APP下载

界画:远去的辉煌

2020-12-23永辉

美文 2020年23期
关键词:画院刻画名家

永辉

界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即使在美术界内有些人也不太清楚中国画里还有这样一个特别的门类。说起界画的代表作,恐怕大家都熟知非常——被列为中国十大传世名作的《清明上河图》。界画,即是以界尺为主要辅助工具,依托界尺可以勾勒出均匀笔直的线条,主要适用于描绘亭台楼阁等建筑题材和景物,并配以工笔画的技法,故名“界画”,也作“工笔界画”。其画作“以毫计寸”,楼台水榭,屋桥船车都是比例精准,刻画细腻,甚至工匠据此可换算尺寸施工;再者其“折算无亏”,刻画建筑景物线条平直,长宽随透视深度而折减,画面透视感强,富有立體感。

界画,源于晋,成于隋,兴于唐、五代,至宋为盛。元代以后日渐式微,尤其在文人画兴盛的元明以后,因其匠气太浓,与“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写意”审美取向向背,被文人画家所轻视,以致没落。《明画录》“有明以来,以此擅长者益少。近人喜尚元笔,目界画都鄙为匠气,此派日就澌灭者。”以至清代以后的近三百年间仅三位画家以界画闻名(清代袁江、袁耀叔侄,现代黄秋园),界画是片被遗忘的领域。

其实宋代以前的画家大多也是界画高手,晋代顾恺之有“台榭一足器耳,难成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之言;隋代展子虔“触物留情,备皆妙绝,尤垂生阁”;唐李思训,李道昭父子的《九成宫执扇图》《宫苑图》已达到很高的成就;晚唐五代有尹继昭、卫贤、赵忠义等名家。入宋,因皇家的喜好、提倡和大力推动,界画大放光彩,宋徽宗更是其中高手(代表作《瑞鹤图》流传于世)。《宣和画谱》列界画为“画种第三”;宫廷画院界画被列为其考核科目;宋有明文规定,界画家升迁可至“待诏”之职。于是两宋间涌现出郭忠恕、王士元、吕拙、张择端、赵伯驹等大批界画名家,创作了《清明上河图》《雪霁江行图》等大量杰出作品。故宋人有云:“画院界作最工,专以新意相尚。”有宋三百年,界画辉煌达到顶峰。

猜你喜欢

画院刻画名家
一类无理函数的动力系统刻画
名家与楚雄
4 0位老朋友的寄语
名家题词
名家推荐:2018暑假阅读书单(下)
名家寄语
流逝的岁月 流淌的歌声
画院画家,真成了“印钞机”?
建国以来官办画院情状探查
各行各业办画院正造成当代文化灾难和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