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音乐班级合唱策略初探

2020-12-23冯艳萍

锦绣·中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班级合唱合唱教学策略

摘要:合唱教学是音乐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班级合唱教学是学校开展合唱训练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要想学生能够全员参与合唱中来,只有从低年级开始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循序渐进的开展合唱教学。

关键词:合唱教学;班级合唱;策略

一、合唱教学的意义及作用

合唱教学是音乐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班级合唱教学是学校开展合唱训练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要更加重视并着力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积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当前社会生活证明,群体意识、协调合作能力对于未来社会的发展、对于当代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而中小学歌唱教学要选用一定比例的合唱歌曲。教学中要让学生唱好教材里的合唱歌曲,在可能的情况下,還可以适当增加合唱曲或为歌曲增配合唱声部。

二、当今合唱教学的现状分析

人音版一到六年级的音乐教材也是遵循着由易到难,形式也是越来越多样化,内容越丰富的原则。一年级基本是单声部旋律,二年级有一首较为简单的二声部轮唱歌曲《两只老虎》,再到三年级的两首简单的轮唱和单个小节的合唱;四年级基本上是几个乐句的合唱,较少的歌曲是整首合唱。五、六年级则有大半歌曲都有两个声部和声演唱,六年级的合唱除了合唱篇幅的增加还有变拍子的合唱。那么针对教材中大篇幅的合唱歌曲,对学生的要求就很高了,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又要学会歌曲,又要正确、和谐地合唱歌曲无疑是有难度的。

再者,班级合唱与合唱队不同,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嗓音条件都是参差不齐,难以做到两个声部人数的平衡。毕竟是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也无法达到相应的合唱效果。

综上所述,要想学生能够全员参与合唱中来,只有从低年级开始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循序渐进的开展合唱教学。

三、小学低年级进行合唱教学的措施和策略

(一)营造氛围,培养多层次的“立体”听觉习惯

音乐是聆听的艺术。而敏锐的听觉是唱好合唱的前提。通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欧美孩子的生活与学习中,接受多声部音乐熏陶的环境和条件非常充足周末做礼拜时,教堂合唱的耳濡目染;合唱节、音乐节等盛会的举行,给予了鉴赏机会;学习乐器的孩子几乎占到他们学生群体的全部,乐曲演奏将会频繁的接触多声部乐曲。而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是没有这些机会的。因此,多声部音乐氛围的营造,主要靠我们老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

我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一些简单又比较好听的合唱歌曲,在听辨演唱形式的过程中,感受多声部的和声效果,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并让学生跟着老师唱一唱低声部中出现得比较多的音符,或编成简短的乐句唱一唱,不求数量的多少,只求音准、节奏的准确,从而加强多声部的层次感。

再者,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资源,每天播放中外的儿童合唱歌曲,歌曲每月换一首,使他们耳濡目染,慢慢培养学生他们的和声层次感。

(二)运用多声部合奏、轮唱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合唱学习的积极性

1.运用多声部的节奏,让学生感受声部,培养学生关注声部的习惯

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的限制,在进行班级合唱训练时,参与多种方式,既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要达到学习效果。如:在一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你的名字叫什么?》,有一个乐句是“我叫X X │或X X X │”,说自己的名字,有的同学两个字的名字就是X X │这个节奏,有的同学是三个字的名字就是X X X │这个节奏,当老师和学生对唱时,学生说自己名字,虽然没有音高,但也接触到了多声部,知道了关注另一个声部,对声部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再比如:二年级上册第三课中的《唢呐配喇叭》在学会唱歌曲的基础上,将学生分为两组,用两种打击乐器边唱边伴奏,在整个过程中,既有演唱歌曲,又有伴奏,还有对另一个节奏声部的关注。

2.以轮唱形式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人音版一二年级的教材很多是没有声部的,那么我根据歌曲的特点适当的添加声部,或是在结尾,或是在高潮部分自创短小的乐句以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比如:一年级下册歌曲《布谷》中,结尾处3 1 │ 1-│,我加入了5 3│3-│,跟前面的“布谷”的音高是一样的。刚开始,学生爱跑到高声部,经过老师的引导,记住前一个“布谷”的音高,按节奏唱,有部分学生很快找到感觉,在那几位学生的带领下,其他唱低声部的学生也很快找到感觉了。或者在结尾处唱一样的音高,进行一个小节的轮唱,只在力度上做处理,让学生用声音表现布谷鸟飞远了的情景。学生在这个活动中进一步体验到声部的魅力,感受到了合唱的魅力,并在成功进行轮唱中获得了成就感。

3.根据歌曲的特点,在歌曲中加入简单的声部,提高合唱能力

有的歌曲速度比较慢,而且节奏舒展,可以适当加入短小的乐句,既让歌曲生动形象,又对合唱能力进行了培养。如:二年级上册第七课《大海》,

在 5 - 1 2 │ 3 - 5│ 中加入比较简短的乐句,学生在演唱时,

摇 呀 摇 呀

5 -- │ 5 --│

摇 啊

不觉得很难,又有点挑战。学生乐于去演唱,又使合唱能力得到了锻炼。

(三)关注歌唱习惯的培养和养成

“对合唱整体在技术及艺术手段上,最基本的要求:良好的音准,准确的节奏,理想的音色变化。”

那么怎么做到这些呢?我们都知道,音乐就是聆听的艺术。合唱也不例外,要想唱准音符,首先就要有双会聆听的耳朵。我根据每课歌曲的特点,加入和声视唱练耳练习。将三度音程与和弦引入到课前发声练习唱之前,先让学生听辨和声音程,跟着琴声找准并默唱自已的声部;然后,控制着声音,轻轻地边听边唱和声。每节课练习的时间控制在2-3分钟。

再者,很多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唱着唱着就兴奋了,音量也变得很大 ,完感全没有美感可言,像是完成任务似的。这时,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受歌曲的情绪及歌曲表达的思想情感,启发他们用声音来表现出来,并采用对比法,让学生对比聆听哪一种声音更适合,并用动作加以辅助,加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合唱作为一门群体性艺术,它的成功必然来自于多方面的努力与实践。在合唱教学的研究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怎么在我国把童声合唱教育发扬光大,仍需研究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 杨鸿年.《童声合唱训练学》.人音出版社.

[2]《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冯艳萍,1975.12 女 汉族 湖北武汉人,径河小学,音乐专职教师,研究方向:小学音乐低年级班级合唱教学。

猜你喜欢

班级合唱合唱教学策略
班级合唱教学的有效方法
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实践研究
浅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基于能力培养的合唱教学方法探究
Passage Four
初中阶段开展“班班有合唱”的实践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