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智慧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2020-12-23姜雪楠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21期
关键词:智慧养老养老服务互联网+

姜雪楠

[摘    要] 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到2050年,老年人口数量将会达到4.87亿,占总人口的34.9%。现阶段,老年人文化水平逐渐升高,进而增强了对心理慰藉、老有所养、文娛活动以及情感疏导的需求,并对养老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尽快构建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促进智慧健康养老系统的集成,并完善老年健康动态监测机制,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将人工智能融入养老服务体系之中,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够享受到智慧健康养老服务。

[关键词] 互联网+; 智慧养老; 养老服务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21. 071

[中图分类号] C91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21- 0162- 02

0      引    言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互联网进入到我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2015年,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大力推动“互联网+”发展,对整个社会,均发挥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老龄化属于我国现阶段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更需要和“互联网+”进行融合,让传统单一养老模式进行转变,结合老年人需求对各类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做到科学护理、养老养生以及精神慰藉,建立智慧养老产业,并构成多元参与、公治的科学化系统,以便于为老年人建立良好的养老家园。

1      国内养老服务需求状况

现阶段,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形势下,我国养老政策和市场衔接呈现出了脱节的情况[1]。虽然社会对居家养老智能化予以了认可,并且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在建设方面也逐渐成型,但在实现智慧养老全覆盖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智慧养老在保障水准方面较低,难以对逐渐增长的养老保障需求进行满足。近几年来,我国老年人照顾服务需求日益升高,其中上门看病的需求处在首位。就城乡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项目而言,上门看病、上门做家务以及康复护理,排在前三的位置,分别占比38.1%、12.1%、11.3%。当前,立足于互联网平台,预约挂号、家政服务、关怀陪伴以及在线咨询等服务得到了普及,设计专门供老年人使用的健康手环、腕表等设备,也日渐流行。

2      “互联网 +”与智慧养老的内涵

互联网在线服务、电子商务等相关产业的不断进步,形成了“互联网+”的概念。“互联网+”是互联网与产业的融合和裂变。简而言之,“互联网+”指的是运用云数据、物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将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融合在一起,建立新的业态。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需要立足于互联网资源以及社会力量,将社区作为基础,构建养老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完善康复照料、护理看护以及健康管理等相关养老服务。就智慧养老而言,指的是运用互联网平台,对养老信息予以收集、分析、存储以及传递,以便于实现饮水照料、生活管理、精神抚慰等相关服务,核心在于凭借互联网技术实现低成本、全方位、灵活性以及及时性的服务。

3      我国养老服务现状分析

在我国老龄化问题越发显著的背景下,增强了对智慧型健康养老产业的需求,目前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也更加显著。

3.1   养老资源有限

在我国老龄化逐渐加剧的形势下,“十三五”末我国老年人口比重预计会升高10%,特别是空巢和留守老人等特殊群体,会进一步的增长[2]。所以,现存养老院以及福利院等,难以对老年人需求进行满足,并且对老年人进行资金、医疗救助也十分有限,进而出现了看病难、养老难等情况。

3.2   养老责任不清

尽管子女赡养属于天经地道,但是房价、物价的不断提升,年轻人需要面对工资难以维系生活以及就业压力大等状况,独生子女家庭还会陷入赡养四位甚至更多老人的困境,因此子女无力赡养的状况,屡见不鲜。针对上述问题,大部分老年人选择忍耐,就算自己权益被侵害也不会进行维权,进而难以享受到赡养权利。

3.3   养老管理不细

为了能够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目标,应对养老产业进行规范与细化,秉承“以人文本”的基本原则,尊重老年人的需求,为老年人建立起和谐、安心的养老环境。现阶段的大部分养老院属于“一波哄”,养护方面的精细化细则不完善,特别是无法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再加上配套设施以及基础建设缺乏科学管理,导致养老环境欠佳。

3.4   养老隐患较多

现阶段,随着社会节奏的逐渐增快,大部分年轻人会选择外出就业,缺少在家照顾老人的时间,这也是留守、空巢老人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而造成了诸多问题与隐患。一方面,安全隐患。老年人独自居住,若出现生命危险,难以得到及时的救治,并且老年人健忘,经常会忘记断火断电。另一方面,部分独居老年人由于腿脚不便等,缺乏和外界的交流,精神上也得不到关爱,进而形成心理疾病,近年来我国老年人抑郁症患者逐渐上升,还出现了一些恶性事件,值得我们关注。

4      “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发展的路径探讨

4.1   开展老年人信息技术教育

将老年人的具体需求作为立足点,提供科学的服务与管理,并结合不同老年人的不同需求,提供多元化以及个性化的服务[3]。对此,智慧养老服务的政策、产品制定人等,需要尊重老年人,对老年人真实想法进行深入的了解。例如,养老机构需要通过社会资源对老年人开展走访调查,并向其子女发放调查问卷,然后分类汇总,对老年人开展评分分级。其次,对老年人开展信息教育属于跨越银色鸿沟的主要途径,对此需要设置以老年人为主要对象的技术培训班,亦或是有市场主导的老年人大学,结合老年人的具体需求,对教学模式进行明确,让老年人能够基本掌握对信息技术予以运用的能力。

4.2   加强信息化建设

要想解决人口老龄化造成的诸多问题,我们应适当的学习发达国家的做法,构建养老服务信息系统,落实好居家养老信息平台在试点方面的相关工作,进而确保此项工作能够得到良好的推广。增强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通过现代化技术,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完善行业流程,促进养老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对此,全国各地需要紧跟国家发展的脚步,落实各项政策,正确运用政策环境,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由于老年人在行为习惯以及认知能力方面,难以与互联网+进行结合,因此养老机构对养老设备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应对老年人需求要素、生活习惯等进行全面的考虑,促进产品利用效率的提升。例如,椿熙堂养老服务中心正是建立起了“市场化”的特征,对敬老院式的“国家养老”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弥补,并较好的贴合人们的个性化养老需求,值得行业其他机构进行学习。

4.3   与传统产业相结合

养老服务行业需要对网络技术进行科学的运用,例如乌镇推出“乐享卡”对老人基本信息予以收集,由政府牵头,椿熙堂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落实,构建了乌镇数据中心,运用智能手环,将老人身体情况对数据库进行实时传输,以便于更好的进行管理,让养老服务提供方可以结合数据内容,做到对症下药,政府也可以监督养老机构的运行状况,最终凭借智能技术所具备的便利性、时效性特点,消除独自居家老人的忧虑,子女也能够放心的在外工作。通过互联网增强“医养结合”,在线监控老年人身体情况,实现网上就医预约、问诊以及专家会诊等,以便于消除医疗和养老存在的滞后性。其次,椿熙堂养老服务中心,立足于“乐享卡”构建的数据库,对自己的养老服务产品开展了个性化设计,针对存在上门服务需求的老人,提供定期上门理发以及检查身体状况等服务,并经常和老人进行交流,进而实现了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并且,在椿熙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人们能够凭卡消费、生理检测和智能预警系统则进一步增强了养老服务质量,以及降低人工监控成本。

4.4   注重养老服务人才培养

首先,养老机构需要对养老服务职业教育进行加强,秉承“产教社政企融合、教研用教育导一体”的基本原则,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4]。其次,适当的提升养老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以便于将懂老年医疗、营养以及心理咨询的人才留住,并使更多懂信息数据分析的人才进入到养老产业中来,以便于将智慧养老平台具备的优势全面地展现出来,即深入挖掘处理老年人日常监测数据,主动向老年人提供各类服务。

另外,需要重视智慧养老服务团队之中的心理咨询人员,经常性的给予老人各方面的关怀,并定期在平台之中开展各类文娱活动,以便于老年人之间进行更好的交流,或是对生活能够自理、具有独立社交能力的低齡老人开展基础护理照料培训,然后融入养老服务中,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智慧养老专业护理人员不足的问题。

5      结    语

综上所述,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中,怎样解决老龄化产生的社会问题,和国家发展全局、人民福祉紧密相关。“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是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主要途径,但是现阶段的“互联网+”智慧养老还停留在初始阶段,需要积极探索与实践,各养老服务机构则需充分利用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智慧社区、智慧家居、智慧机构养老创新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闵锐,马晓敏.“互联网+”背景下智慧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8(15):17.

[2]闾志俊.“互联网+”背景下智慧养老服务模式[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38(17):4321-4325.

[3]刘娟,冯峥,张婷婷,等.基于互联网思维的社区智慧养老服务设计系统建设[J].工业设计研究,2018(z):56-57.

[4]郑聪颖.“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养老新模式问题和发展思路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8(3):161-162.

猜你喜欢

智慧养老养老服务互联网+
智慧养老的信息服务终端设计研究的必要性
开启“智慧养老”新模式
烟台市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