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民俗文化英译研究
——以《我俩的故事》英译本为例

2020-12-22曾霏霏

福建茶叶 2020年2期
关键词:龙灯民俗文化译者

胡 维,曾霏霏

(湖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永州 425199)

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是人民在长期生活生产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较为稳定的风俗习惯,并且经过时间的沉淀愈发承载有其历史厚重感,受到一代代人的沿袭。“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偌大的中国,五湖四海的人各有各的民风民俗,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民俗活动,即便是面对同一事物在不同地区也蕴含有不同的意义,这正是色彩纷呈的民俗文化所导致的。《我俩的故事》由饶平如老人所作,是其为纪念妻子毛美棠所写。2017年6月英国著名翻译家Nicky Harman将此书翻译成英文,并获英国笔会奖。此书中写到了许多不同地方的民俗文化,甚至许多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这些传统。这些民俗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缩影,颇值得深入研究。然而无论是什么民俗文化,也必然与其地域特点有一定联系,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考虑到其文化的生态环境。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论为基础,结合翻译与生态环境,通过举例分析《我俩的故事》中的民俗文化,判断译者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方面的体现。

1 “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概述

生态翻译学提出于2001年,全面开展于2009年,发展至今也有18年之余。生态翻译学以达尔文的“适应/选择”学说为指导思想,强调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理念。“生态翻译学的产生首先是社会文明转型在译学研究方面的一种反映。其次,它又是现代哲学思想转型的必然结果”(胡庚申,2010)。生态翻译学作为我国开创的全新翻译理念,既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变革,它是人类对生态文明开始重视的一种体现。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逐渐意识到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污染与危害,开始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于是开始寻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方式。1972年6月16日,联合国通过《人类环境宣言》,标志着世界各国对生态环境的极度重视,也意味着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必要性。由于受到这一因素的启迪,翻译界也开始意识到翻译生态环境也应该是翻译过程中所要考虑到的因素,翻译原文本时要考虑其文本中所呈现的社会形态、历史时期以及语言特点等,如此才能尽可能翻译出贴近原文本特色的译文。此外,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提出,或多或少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自古以来便尤为重视“天人合一”、“中庸之道”、“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即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中庸之道”则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以人为本”即以人为中心,翻译过程中则要以译者为中心。

生态翻译学作为一个跨学科性质的研究理论,它的出现也引入了一些新的理念,主要包含“译者中心”、“适应/选择”、“‘三维’转换”、“翻译生态环境”等主要内容。“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是翻译过程中一切‘矛盾’的总和。‘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理论把活生生的、感性的、富有创造性的译者推向译论的前台使翻译理论建立在真实的、具体的译者基础上。”(胡庚申,2011)因此,“译者中心”顾名思义即突出译者的主体地位,译者作为连接源语与目的语的桥梁,在处理文本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尤为显著,既要有自己的创新,又不能偏离原文本的感情色彩,这一理论的提出对译者的自律与能力素养方面体现了一定要求;“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对于译者来说,既要适应,又要选择适应中有选择,即适应性选择;选择中有适应,即选择性适应。”(胡庚申,2011)因此,“适应/选择”理论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要适应原文本的翻译生态环境,又要结合其生态环境选择相应的词句进行转换,在准确传达原文意思的同时,尽最大可能做到译文契合原文本特色;“‘三维’转换”包括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简而言之,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对源语语言形式、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以及双语交际意图层面侧重关注;“‘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源语和译语所构成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胡庚申,2011)大自然有自然生态环境,翻译中也有翻译生态环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深了解原文本的写作背景,还要关注到与之相关联的一切,并受当下所存在环境的规范和约束进行译作。

2 《我俩的故事》中体现的中国民俗文化

2.1 岁时节日民俗

岁时节日,主要是指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在《我俩的故事》中,作者多处描写了各种传统节日的习俗。比如说,端午时节,早饭吃点别的东西,午时吃粽子、熟鸡蛋和大蒜头。碱水粽用稻草烧成灰,放在糯米内,打紧煮烂,以红糖蘸着吃;中秋时节,夜里在天井处备上方桌,围上大红桌围,上供香烛果品,大家吃着月饼赏月;上元节时,南城一般从十三日起就闹元宵,郊野的农民组织龙灯进城,敲锣打鼓,在县城里家家户户地巡演。城里的住户则在大门口放鞭炮“接灯”,舞完龙灯后便派发红包。

2.2 人生礼仪

人生礼仪是指在一生中几个重要环节上所经过的具有一定仪式的行为过程,主要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在《我俩的故事》中,作者开篇便提到了“发蒙仪式”。举行发蒙仪式,首先要挑选一个好日子,然后作者当天凌晨三点左右就要起床梳洗。厅堂正面供奉着孔夫子的画像,父亲母亲和发蒙先生端立在前,先生抓着平如的手在书桌前描红,写的是“上大人孔夫子化三千七十士……”发蒙时用的笔和刚刚写下的字也要小心地收藏起来,然后礼毕。此外,在描写与美棠成婚时的场景,虽然举办的当时军人里流行的美式卡其布军便服,但是闹洞房还是颇具中国特色。众人先是吃酒席,到了晚间,新房里便挤满宾客,给新郎新娘“出题目”,有的要求交代谈恋爱经过,有的则跟逗笑取乐,新房外的客厅里也有人通宵打麻将。

2.3 民间观念

民间观念是指在民间社会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生活禁忌的观念。它主要作用于与民众的意识形态领域,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禁忌、俗信、民间诸神。比如说,作者在提到麻源时,说麻源是麻姑山最大的山谷,相传是麻姑修道之处,麻姑其实是传说中的神仙,是个十八九岁的姑娘,却说自己“已见三次东海变桑田”;过小年时,前一天晚上,作者父亲带着他和哥哥、弟弟等人向灶神菩萨行作揖礼,扎爆竹,并将一些剪短了的稻草混合着谷子撒出去,大人在撒稻谷的嘴里要不断喊:“啊……噜噜噜噜……”,还要供奉又甜又黏的饴糖给灶神,如此灶神在汇报工作时就能多为家里说好话了。此外,在写到二十七日的年夜饭时,家人们要去大厅祭祖、各家团拜。首先,所有的屋里点好宫灯,祖先神龛和手绘画像前点好巨型红烛,家人各个都是盛装,供桌上也要摆好酒菜,然后开始祭祖,敲铜锣放鞭炮。大年除一时,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门上写的一对“神荼郁垒”便是两位门神的大名,目的便是为了吓跑一切妖魔鬼怪,从而可以镇宅。

3 《我俩的故事》英译本中民俗文化翻译的三维转换

在《我俩的故事》一书中,饶平如用平淡的口吻书写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朴实又不失韵味,除此之外,还大量引用古诗词,还有许多对传统习俗与民俗生活的描述。本文选取《我俩的故事》中关于民俗文化的翻译文本,从生态翻译学角度分析译者如何在译文中体现“三维转换”。

3.1 语言维的转换

“语言维的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胡庚申,2013)中西方由于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在语言形式方面也有着巨大的差异,语言维的转换注重译文的语言表达,则要求译者在把中文翻译为英文时符合英文的表达特点。

例1:原文:每至中秋夜里,家里便在天井处备上方桌,围上大红桌围,上供香烛果品,主角当然就是月饼。

译文:The evening of the Midautumn Festival,our family put a square table in the courtyard,covered by a crimson tablecloth on which were laid incense sticks,candles,and fruit.The centerpiece of course was the mooncakes.

此例是在语言维角度对原文本进行转换,在罗列事件时,中文通常采用并列结构,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并且多用动词和四字词,言简意赅,如“备上”、“围上”、“上供”与“方桌”、“桌围”、“香烛果品”。译文在翻译“每至中秋夜里”时,省略了“每至”,直接用名词短语作状语,在面对多个动词时,第二个动词处理为分词,同时用一个定语从句连接“香烛果品”。“主角当然就是月饼”则另起一句,使得译文更符合英语的表达特点,清楚地表达了句子中的内在逻辑关系。

例2:原文:诗里的麻源就是麻姑山最大的山谷,相传是麻姑修道之处。麻姑是传说中的神仙,看起来不过是十八九岁的姑娘,却自言已见过三次东海变桑田、海底复扬尘。

译文:The“Mayuan”of the poem is the largest of the valleys of Magu Mountain,and legend has it that is where Magu,the Hemp Goddess,practiced Daoism.Magu was a legendary Daoist immortal,apparently just a girl of eighteen or nineteen when she saw with her own eyes the bed of the East Sea rise up and turn into dry land and mulberry fields three times.

麻姑是中国民间信仰的一位女神,属于道教人物,因她曾见过三次东海变桑田,后世多以麻姑为长寿的象征。此句在描写麻姑时,中文与英文都有各自的特点。中文习惯言简意赅,且中文一个字、词便蕴含丰富的意思。而英文善用长句,表达也清晰、具体。中文一句“三次东海变桑田、海底复扬尘”便将麻姑历经世事时间之长形象地表达出来,而英文翻译这句话时,要具体到是东海河床三次升高再变为桑田。第一句译文中,以麻源作主语,将第一句话与第二句麻姑的传说整合为一句话。因此,作者在将此句翻译成英文时遵循了英文的表达特点。

3.2 文化维的转化

“文化维的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胡庚申,2013)中西方文化差异巨大,甚至对于同一事物所蕴含的内涵也不一样,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注重对源语言文化内涵的把握,避免传达给西方读者错误的信息。

例3:原文:大家来看看他的“八卦衣”!

译文:Everyone came to look at his Eight Trigrams robe!

“八卦衣”原本是指一种戏装,是黑紫色或宝蓝色的袍服,上绣八卦、太极图形,一般是有道术或军事谋略角色穿的衣服。饶平如在此用“八卦衣”一词,是因为乐曾穿了一件以各色布料拼凑起来再漂洗为一种颜色的衣服,是形容衣服东平西凑,译者在翻译这个词的时候将其直译为“Eight Trigrams”.“Trigrams”在英文的解释中,意为古代中国的哲学概念,是三个字母缩略词。因此,直译保留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吸引读者想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

例4:原文:岳母在女红方面特别擅长……

译 文 :Meitang’s mother was exceptionally good at needlework…

女红是旧时女子所做的针线、纺织、刺绣、缝纫等工作以及这些工作的成品。译者将此处的“女红”翻译为“needlework”,而“needlework”的英文解释是“the activity of art of sewing,or things made by sewing”,正好直白地体现了女红即做针线活这一特点,传达了“女红”的文化内涵。

3.3 交际维的转换

“交际维的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胡庚申,2013)在交际维的转换方面,译者要将侧重点放在交际层面上,做好沟通原著与西方读者的桥梁,使读者尽可能了解原著的思想与内涵。

例5:原文:城里的住户就在大门口放鞭炮“接灯”,鞭炮声炸响,龙灯就舞起来,而后便派发红包。

译文:The townsfolk set off firecrackers at their courtyard gates,to“welcome the lanterns.”As the firecrackers exploded,the dragon lanterns would leap into their dances,to be rewarded with red envelopes of money after they finished.

放鞭炮、舞狮、接龙灯是中国过春节时的一种传统习俗。龙灯接进家寓意着这一年里风调雨顺,龙灯进家门就需要点燃鞭炮,寓意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译者在处理“接灯”这一词时,将其译为“迎接龙灯”,表示家家户户对龙灯的热烈欢迎,若是译为“接住龙灯”就明显理解错了意思。在“舞龙灯”时,译者并不仅仅表达的是跳舞,而是形象译出了舞龙灯时的跳跃与步伐。因此译文在传递原文的内涵信息时处理恰到,使外国读者准确了解到了其内在意思,避免了两国因文化不同而产生误解。

例6:原文:“希曾”的名字是父亲所取,他还说,就在前数日他曾得一梦,梦见一条黑龙在面店门口翻腾飞舞。

译文 :The“Xi”in his name means“hope”and was chosen by my father,who said that a few days before,he had dreamed of a black dragon fluttering and swooping over the shop door.The second character,“zeng,”is shared by all the cousins of his generation.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自诩为“龙的传人”,龙在中国是一种瑞兽,是尊贵的象征,所谓“真龙天子”、“望子成龙”皆体现了龙的象征意义。本句在翻译“希曾”的名字时,特别解释了“希”与“曾”的含义,“希”即希望,也是结合了语境中梦到龙一事,传达了其中的内涵意义,增强了其交际意图。在解释“曾”字时,补充了兄弟、堂兄弟“曾”字辈的意义,使西方读者能更清晰地理解其名字含义,符合交际维的转换。

4 结语

中国民俗文化翻译需要适应其生态环境并做出相应的选择,即要从翻译策略的三维转换——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出发,使译文的适应整合度达到最高。语言维方面,由于中英文表达各有特色,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体现英文的表达特点。在文化维方面,尽可能选择直译或者翻译成英文中直接有其含义的词语,从而保留原文本的文化特色。交际维方面,译者要避免传达给西方读者错误的信息,并达到交际目的。通过运用生态翻译学理论中的三维转换检验Nicky Harman对《我俩的故事》的翻译,发现Nicky Harman很大程度上还原了该书中的民俗文化的语言特色,对于其中某些文化词汇还适当做了解释,既保留了其文化内涵又避免了交际误会。然而,生态翻译学理论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它带有较强的主观主义色彩,翻译过程中主要取决于译者以及译者对原文本的理解,译者需要发挥主体性。

猜你喜欢

龙灯民俗文化译者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中的洁净观与实践研究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舞龙灯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
客家文化探索——江西南康“耍龙灯”习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