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中国茶叶发展的历史节点

2020-12-22

福建茶叶 2020年6期
关键词:茶艺饮茶食用

倪 凯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杭州 311300)

茶叶是发源于中国的一种古老饮品,也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在国内外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在茶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中国茶叶也走过了起伏跌宕的岁月。沿着历史的脉络,依据人类在不同时期对茶叶的认识和利用特征为节点,茶叶大致经历了食用、药用、饮用和品茗的四次升级转变。

1 中国茶叶发展的历史节点

1.1 茶叶被食用的开端

人类对茶叶最初的利用方式应该就是食用。早在旧石器时代,那时农业生产还未出现,五谷粮食还未发明,杂草和百花开在一起。我们原始社会的先民们在长期搜寻食物的过程中尝百草之滋味,食草木之实。他们依靠着采集到的野生植物和一些水生螺蛳、蚌壳等来充饥。因此,结合当时人类的生存方式可以推测,那时人们在采摘的各种可食用的花、果、叶、草当中把野生的茶叶、茶芽当作食物直接吃的情况是十分有可能的。

关于茶叶食用的这一点,实际上在今天依然可以得到验证。至今,在我国西南边境的很多少数民族依然有把茶叶当菜吃的习惯。比如云南西双版纳基诺山上的基诺族,他们选用新鲜茶叶拌盐巴辣椒吃,在采茶的过程中也有边采摘边吃茶的习惯。而像傣族、哈尼族、景颇族等,他们将新鲜的茶叶经过日晒、蒸煮、晾干、搓揉和发酵,继而做成竹筒茶来食用。这些都是最古老的吃茶遗俗,即使在现代社会交往中,我们平常仍然会有请“吃茶”的说法,这也是吃茶习俗的流传和演变。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和推测数万年前的生存环境,可以判定人类最早使用茶叶的方法就是吃茶。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个时期人类对茶叶的认识和表达只是处在最基础且最为粗放的果腹阶段。

1.2 从充饥到药用的升级

到了新石器时代,随着原始农业和陶器的出现,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们的祖先在吃茶和劳动生活过程中,发现了茶叶具有解渴、消食、提神、解毒等保健与治病功能[1]。这时,茶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逐渐变得广泛起来。除了食用以外,人们还会将采摘的新鲜茶叶和茶芽放进陶器之中熬煮成汤汁来喝,以达到去除病痛的效果。这个阶段茶叶的功用已经发展到了药用阶段。古代神话传说中神农氏“一日遇七十二毒,得涂乃解”,描绘的就是远古时期茶叶被当作药用的情境。

2001年杭州萧山发掘的跨湖桥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在清理器物时发现一只用于熬煮汤汁的“陶釜”里面存在着一束植物的枝芽,釜的底部有被柴火烧过的痕迹。这说明原始社会的人们已经学会用陶釜来熬制草药,虽然釜中枝叶已经腐烂不易辨认,但在陶釜旁边,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一棵茶树的树脂,可见当时跨湖桥附近生长了野生茶树,足以验证陶釜里头所熬制的汤药应该是野生茶树的枝叶。专家经鉴定分析认为,这很有可能是一种原始的煮茶遗迹。这一发现将茶叶的蒸煮历史推到公元前8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比西安半坡遗址中发现的食物蒸煮方式又推进了两千多年。

经过长时间的生活实践,这一时期原始社会先民们已经对茶叶有了新的认识,茶叶的功能也由最初的食用逐渐延伸到药用,人们对茶叶也有了简单的加工,从一开始直接生吃到进行蒸煮,做法上开始走向了粗制。

1.3 汉代正式形成的饮茶风气

时间流转,经过几千年,喝茶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茶叶熬成的汤汁逐渐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饮料,茶叶的发展也进入了第三个阶,即饮用阶段。这个阶段茶叶的功能主要是日常解渴,提神,和保健,这种生活习惯一直保留至今。现在大多数人喝茶主要也还是因为茶叶具有的这些益处。据陆羽《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这说明在周朝时茶作为饮品已经出现在宫廷贵族之中,但茶叶成为民间流行的饮料却是发生在西汉时期。宣帝时期有个叫王褒的文学家写了一篇叫《僮约》文章,详细记载了四川成都地区的饮茶情况,其中就有讲到“武都买茶”,“烹茶净具”等事宜。这说明两千多年前人们把茶叶当作日常饮料在四川成都地区已经普及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马王堆汉墓中出土过作为陪葬的茶叶;1990年,浙江湖州的一座东汉晚期墓葬中出土了一只完整的盛装茶叶的青瓷瓮。可以看出,这时中国的茶叶已经有了精细的储存技巧,茶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些记载比世界茶叶学者乌克斯在其《茶叶全书》中说:“5世纪时,茶叶渐为商品”,“六世纪末由药转为饮品”的记载足足早了五个世纪[2]。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茶叶由药用变成饮料早在周朝时宫廷贵族中已经出现,但到了汉代在民间才开始盛行。这时茶叶已成为大众所接受的商品,对于茶叶的加工、储存也已经走向了精细,标志着中国的茶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1.4 走向成熟的唐代茶艺

关于茶叶食用的最高层次是品茶阶段,因为吃茶,喝茶,所满足的都是人们生理上的需求,而品茶满足的则是人们心理上的需求。随着对茶叶的效用及色、香、味、形的不断认识和利用,人们开始把茶叶、茶汤当成艺术欣赏的对象,品茶变成了生活中的艺术行动,这也是茶叶发展的最高阶段[3]。

关于茶艺的萌芽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的晋代。西晋时,一大批文人雅士喜欢喝茶,他们介入了茶事活动以后,把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也带入了茶事活动之中。所以,他们喝茶不再只是为了解渴,提神,治病或是保健,而是为了一种审美的需要。西晋的大诗人张载在其《登成都白菟楼》中这样写道,“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土聊可娱”,这里很清楚地描写了人们对茶叶芳香和滋味的感悟,美味的茶汤赛过了当时社会上的所有饮料。杜育的《舛赋》里除了描述茶树生长环境和茶叶采摘外,对喝茶用水、茶具、茶汤泡沫及茶的功效等进行了描述,由此可见当时人们对茶叶的艺术欣赏[4]。而茶艺真正走向成熟则发生在唐代。当时,随着佛教的兴盛,茶事被纳入佛门清规,“人自怀夹,到处煮饮”,大量文人雅士投入茶事活动之中,饮茶之风盛行。同时,茶叶产销事业和茶叶加工技术的空前发展,推动了唐代茶叶饮用方法与文化的变革[5]。到了唐朝中期,一部震惊中外的茶叶著作《茶经》问世,该书重点总结了唐朝的品茶艺术。从陆羽《茶经》总结的“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中共列举了23种的煮茶器具和设备,13个煮茶步骤,不难发现,唐代的茶艺已经非常完备了,证明茶艺在唐朝正式形成。这一时期也涌现了大量的咏茶诗文,把中国茶叶文化推向高峰。

在唐代,我国的茶艺正式走向了成熟。这个时期茶叶摆脱了一般的饮食形态,步入文化圈并发挥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把民间一般的饮茶行为提升到品茶的高级阶段。极大的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

2 余论

茶既是一种生活元素,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人类社会利用茶叶的主要特征可以看出我国的茶叶经历了多次的升级,最为显著的转变分别发生在旧石器时期和可以考证的八千多年前以及汉代,唐代这四个时期。通过对茶叶利用方式转折节点的把握,我们能清晰对中国茶叶的发展进行分段。可以发现茶叶的应用历史,不仅是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的历史,也是大众普遍认知不断提高的过程。在对茶进行理解与应用过程中我们所能感知到的不仅仅是茶的物质属性和生活价值,同时在具体饮茶过程中也形成了系统的茶叶文化。这些具体的文化内涵不仅表达了大众的饮茶生活,同时也将具体的人文认知融入其中,从而实现了整个茶文化的全面认知。

猜你喜欢

茶艺饮茶食用
冷冻食品,如何选购和食用?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校园茶艺飘香
试析茶艺表演中舞蹈元素的文化表达
办好茶艺技能大赛推动茶艺教学发展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花下饮茶,光阴含香
月下饮茶
甜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