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解构乡村传统文化保护

2020-12-21肖汉臻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20期

摘要:为系统解构如何保护乡村传统文化,结合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建立精神生产解释框架,以仓东计划为例,总结不同时期仓东村的文化遗产保护系统,解释其面临的困境和摆脱困境的做法,提炼实践经验,以期为各地乡村振兴战略中保护乡村传统文化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精神生产;乡村传统文化;仓东计划

中图分类号:A81;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 2020)20-0229-05

D01:10.1408 8/j .cnki.issn0439-8114.2020.20.051

文化遗产涵盖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遺产[1],其中,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文物[2],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语言、艺术、技法、民俗、游艺等[3]。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并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将文化遗产保护作为保护利用乡村传统文化、重塑乡村文化生态的重要手段[4]。

如何保护利用乡村传统文化、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实现乡村振兴,是目前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学界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蔡天抒等[5]认为文化遗产是地方文化认同感的源泉;林晓桃[6]认为文化遗产具有激发当地社区和企业家认同感的作用;王媛等[7]认为文化遗产的保护重点就在于维系地方认同感;黄涛[8]认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应该以社区民众和传承人为主;王隽等[9]认为在文化遗产保护中政府起组织和推动作用;杨辰等[10]、万婷婷[11]学习外国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张杰[12]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黄永林[13]分析现有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方式和问题;袁奇峰等[14]、孙文学[15]、樊友猛等[16]探索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方式,提出以社会参与、乡村图书馆、乡村文化遗产旅游等方式来保护乡村文化遗产。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与乡村的经济水平差距逐渐加大,导致工作生活条件差距拉大[17],农民向城市流动以追求更好的工作、生活条件[18],乡村人口长时间、持续性大量流失,陷入“无主体”化[19]。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缺乏主体支撑,面临困境[20,21]。

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塘口镇仓东村是著名的侨乡,改革开放以来同样陷入“无主体”化,文化遗产缺乏保护,村庄原有的文化遗产自发保护系统失灵。华侨谢天佑先生与村民集资,请谭金花教授协助开展村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辟了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保育相结合的文化遗产保育新道路,重塑了文化遗产自发保护系统[22]。为更好地总结推广仓东计划的实践经验,本研究结合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建立精神生产解释框架,总结归纳仓东村文化遗产自发保护模式的变迁过程及其中的经验启示,以期为保护乡村传统文化提供参考。

1 框架建立

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条件下,为适应物质生产要求,完成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分工,产生专门精神生产者,形成精神生产过程。

总结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将精神生产过程从物质生产过程中分化出,与物质生产过程同属社会生产过程,以社会物质条件为基础,精神生产过程与物质生产过程基本一致,全过程包括5个要素和5个环节。5个要素包括精神生产者、精神劳动资料、精神劳动对象、精神产品和外部因素[23]。精神生产者,即现实生活中的人;精神劳动资料,有思想性和物质性手段2种;精神劳动对象,有物质和思想对象2种;精神产品,即物质形态的精神载体;外部因素,即与精神系统物质基础相关的系统外物质条件。5个环节分为系统中循环和外部力量2个部分,其中系统中循环又包括4个环节,分别是①精神生产者依据客观条件选择并运用精神劳动资料,②精神劳动资料作用于精神劳动对象,③精神劳动对象生产精神产品,④精神产品反作用于精神生产者。除此之外,由于精神生产过程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还受到外部力量影响。

据此,组合5个要素和5个环节,建立精神生产解释框架,如图1所示。

同时,在理论运用上,王济远[24]利用精神生产理论分析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王银灿等[25]、白振祥[26]将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作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张培奇等[27]、李汉杰等[28]分析精神生产理论对中国文化产业所带来的启示;甘子成[29]将精神生产理论深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中。总结学者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精神生产理论解释,文化遗产是一种观念载体和产生器,一经形成,就会不断向外产出观念,这些观念就是精神产品。因此,精神生产过程就是通过保护文化遗产,维持其观念产出,获得观念产品的过程。

为深入了解仓东村文化遗产保护系统——仓东计划,课题组于2019年4月14日和6月26日2次前往仓东村实地调研。通过和开平市仓东文化遗产保育与发展中心负责人、村民交流,查阅相关资料,实地考察村庄文化遗产保护方式,深入了解改革开放前、仓东计划前和仓东计划后的文化遗产保护系统。将相关要素代人精神生产解释框架中,解释其相互联系环节,仓东村原有的自发保护系统包括村民运用文化遗产保护手段、文化遗产保护手段作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生产文化产品、文化产品反作用于村民、外部力量作用整个系统的5个环节,如图2所示。总结出仓东村原有的自发保护系统失灵的过程及仓东计划重塑仓东村自发保护系统的经验启示。

2 面临困境

改革开放前,仓东村与外部经济体经济实力差距较小,原有的自发保护系统受外部力量影响较小,文化遗产主要靠村民自发保护。因此,在改革开放前,仓东村形成了独立的文化遗产自发保护系统。精神生产者主要包括常住村民和外出华侨。作为华侨村,仓东村地少人多,人口溢出成为华侨,在大量人口溢出的同时,村中处于非“无主体”状态。精神劳动资料主要是自觉保养、自发保养和自发传承。由于仓东村处于非“无主体”状态,文化遗产时刻处于被村民使用、保养和传承的状态。精神劳动对象主要是文化遗产。仓东村的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村中碉楼、民居、祠堂、村道等设施以及村中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精神产品主要是文化产品。在获得保护条件下,仓东村的文化遗产不断产出文化产品,即村民的村庄记忆和认同感。

2.1 外部力量影响

仓东村受到2点外部力量影响。一是外部工作条件。二是外部生活条件。相比外界,仓东村经济、生活条件较差,村民受外界较好条件吸引,外出谋求更好工作、生活条件。村民反映,“大量村民外出到其他城市或国外谋生,回村后难以适应村中生活”。

受外部力量的影响,仓东村精神生产者即村民的情况呈现出3个特点。一是常住人口少。仓东村剩余常住人口仅70人,且大都居住在仓前新村,村民反映,“仍在仓东本村居住的仅10余人”。二是外出人口多。仓东村华侨人数为当地居民的三、四倍,且改革开放40多年来,村民多外迁到国内其他城市或开平市区[22]。三是周期性熟人社会特征不明显。外出村民与村庄联系减弱,村民反映,“重大节假日回乡村民数量较少”。因此,受外部力量影响,仓东村原有的自发保护系统从精神生产者要素开始失灵。

2.2 文化产品产出减少

在村民运用文化遗产保护手段方面,受外部力量影响,村民运用文化遗产保护手段的强度降低。

在保护手段作用文化遗产方面,发生3点变化。一是自觉保养失效。村中生产生活活动减少,在日常生活中村民不如以往自觉保养房屋,自觉保养失效。村民反映,“村中房屋因无人居住开始破败”。二是自发保养失效。村中公共活动减少,原有的、村民自发组织的每年多次公共设施打理活动不再,自发保养失效。村民反映,“村中公共设施因无人使用开始破败”。三是自发传承失效。村庄传统活动数量减少,原有的传统特色文化传承展示平台消失,年轻一代村民没有机会接受老村民的文化传承,自发传承失效。村民反映,“村中传统特色文化因无人传承开始失传”。

在文化遗产生产文化产品方面,发生2点变化。一是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产出减少。因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失效受损,间接导致基于其上的精神产品产出减少,回乡村民无法从老建筑中获取原来回忆。村民反映,“回乡眼见破败景象,难以勾起从前美好回忆”。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产出减少。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失效受损,直接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给村民的回忆减少,回乡村民从特有传统文化中不再能感受到从前生活。

在文化产品反作用于村民方面,发生2点变化。一是外出村民认同感下降。村庄文化产品产出减少,受村庄文化产品作用减弱,回乡村民对村庄认同感下降。村民反映,“回乡眼见村庄破败景象感到失望”。二是常住村民认同感下降。较差的生活环境导致村民向外搬迁,常住居民虽仍居住于村庄周边,但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社区活动却难以为继,对村庄认同感下降。村民反映,“常住村民现大多居住在村外生活条件较好的新村”。

2.3 自发保护系统失灵

总结仓东计划前仓东村的文化遗产保护情况发现,原有的自发保护系统中精神生产者要素受外部力量影响而流失,仅存的精神生产者数量难以维系仓东村原有的文化遗产自发保护系统,导致自发保护系统失灵,文化产品产出减少,对精神生产者文化输出减少,导致精神生产者要素进一步流失,仓东村文化遗产保护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图3),

3 摆脱困境

通过总结仓东计划前仓东村文化遗产保护困境,得出精神生产者受外部力量影响,是整个困境循环产生的起始点。作为由村庄华侨引进的另一股外部力量,仓东计划团队如何抵消外部力量影响,维持村民认同感,是制定仓东村文化遗产保护方案需要解决的2个关键任务。

3.1 抵消外部力量影响

导致仓东村村民流失的外部力量主要是外部生活、工作条件,仓东计划通过改善村庄生活条件和提供工作岗位,部分抵消外部力量影响,有助于留下村民,重塑仓东村文化遗产的自发保护系统。

一是改善村庄生活条件。仓东计划借文化遗产保护契机,修缮村中民居和道路,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从村民反映来看,村中居住条件和公共设施与之前相比有较大改善,基本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能部分抵消外部生活条件对村民的影响。二是提供工作岗位。仓东计划借文化遗产修缮和保护之机,在选工时优先选用仓东村常住村民,以补贴形式鼓励村民继续种植传统作物,为村民提供符合需求、体现传统的工作岗位。从实际情况来看,吸纳了一定数量的村民留在村中工作,能部分抵消外部工作条件对村民的影响。

3.2 恢复文化产品产出

仓东村文化遗产保护失效是由以村民流失为起始点的一系列因素传导造成的,反过来又是导致村民进一步流失的内部原因之一。在华侨谢天佑先生资助下,仓东计划(图4)帮助仓东村重塑文化遗产自发保护系统,有助于恢复文化产品产出,重塑仓东村文化遗产自发保护系统。

一是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仓东村采取遵循古制、尊重歷史、可逆式的建筑修缮方式,尽可能地还原建筑原貌,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继续产出文化产品,维持村民认同感。从村民反映来看,能展现出村庄原来的生活状态,勾起村民对村庄的回忆。二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仓东计划为村民提供了传统文化交流的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继续产出文化产品,维持村民认同感。从村民反映来看,村民对所传承的传统文化感到自豪,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自豪感。

3.3 重塑自发保护系统

通过改善村庄生活条件、提供工作岗位、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仓东计划围绕文化遗产保护,抵消外部力量影响,恢复文化产品产出,重塑文化遗产自发保护系统。

在村民运用文化遗产保护手段方面,村民表示,“现在重大节日回乡村民数量较之前上升,村民在村中可以找到工作,生活条件较之前改善”,且由于文化产品产出恢复,吸引外出村民周期性回乡,为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人力支持。

在保护手段作用文化遗产方面,在精神生产者回归条件下,结合专业的文化遗产养护指导和乡村旅游经营,各种文化遗产被重新使用,对文化遗产的自觉保养、自发保养和自发传承得以恢复。

在文化遗产生产文化产品方面,村民反映,“外出回乡后能根据受保护的文化遗产回想起原有的生活状态”。在受到保护后,村中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恢复了文化产品生产力,继续产出村民对村庄的记忆和认同感。

在文化产品反作用于村民方面,村民表示,“村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获得了回乡外出村民的称赞”,文化产品激发和提升了村民特别是外出村民对村庄的记忆和认同感,进一步固定常住村民,并吸引外出村民周期性回乡。

4 经验启示

仓东计划前仓东村原有的自发保护系统的失灵,正始于外部力量对村民的影响,造成精神生产者流失以及后续精神劳动资料失效、精神劳动对象受损和精神产品产出减少。因此,精神生产者是仓东村原有的自发保护系统失灵的起始点,也是解决仓东村文化遗产保护困境的着手点。保证外部力量影响被抵消,在获得正面推动的情况下,仓东村原有的文化遗产自发保护系统就能得以恢复。

仓东计划正是抓住了精神生产者这个要素,以留下村民为中心目标,通过改善村庄生活条件、提供工作岗位,抵消外部力量影响,在获得正面推动条件下,保护村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恢复文化产品产出对村民的反作用力,重塑仓东村文化遗产自发保护系统,使其在没有持续投入的情况下实现长效运转。总结仓东计划实践经验,可以获得

3 点经验。

1)村民自发保护是有效方式。乡村传统文化保护难度大、成本高.收益小,投资回报期长,缺乏投资吸引力,难以以市场方式吸引投资。仓东村文化遗产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得到村民的自觉维护和传承,形成事实上的村民自发保护。仓东村房屋多为砖木结构,若无人居住易受自然因素破坏。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村中有人居住的房屋完整程度明显高于无人居住的房屋,这是因为居住者为满足自身居住需要,会自觉保养、打理房屋,即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完成了乡村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因此,村民自发保护是乡村传统文化保护的有效方式。

2)精神生产者是关键要素。乡村传统文化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涉及要素多,可用资源有限,需要围绕关键要素构建传统文化保护系统。根据仓东村的实际情况,仓东计划将精神生产者作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要素,围绕精神生产者重塑文化遗产自发保护系统。仓东计划重点在于调动村民参与,通过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抵消外部力量对村民的影响,使常住村民留在村中生产生活。通过构建文化传承平台,使乡村传统文化成为村民村庄记忆的物质载体,维系外出村民与村庄的联系。因此,精神生产者是乡村传统文化保护的关键要素。

3)实现长效运转是首要任务。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长期稳定的保护投入,包括人工、时间和资金。重新塑造的仓东村文化遗产自发保护系统,从一定程度上采取措施抵消了外部力量对村民的影响,使村民在村中工作生活,恢复了村庄文化遗产自发保护模式。在日常生活中,村民为满足自身需要,会自觉地保养、打理文化遗产。将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从政府的工作转变为村民的事情,在无政府持续保护资金投入的情况下,使乡村传统文化的长期有效保护得以保证。因此,实现长效运转是乡村传统文化保护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Z].2005-12-22.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Z]1982-11-19.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Z]2011-02-25.

[4]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Z].2018-05-31.

[5]蔡天抒,袁奇峰以“地方文化认同”为动力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基于广东地方文化保育行动的实证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17,32(2):114-120.

[6]林晓桃.我国遗产旅游地的价值认同及其影响机制[J].社会科学家,2015(5):89-93.

[7]王媛,胡惠林,文化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发展的核心机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 10):49-55.

[8]黄涛.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J].河南社会科学,2014,22(1):109-117.

[9]王隽,张艳国.论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的角色定位——以江西省域为个案的分析[J].江汉论坛,2013(10):115-121.

[10]杨辰,周俭.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历程、方法与实践——基于中法经验的比较[J].城市规划学刊,2016(6):109- 116.

[11]万婷婷.法国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研究及其启示[J].东南文化,2019(4):12-17

[12]张杰.乡村振兴下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的“固旧”与“维新”——兼论改革开放40年乡村发展制度解读[J].规划师,2018,34( 10):26-31

[13]黄永林.乡村文化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基于乡村发展相关数据的分析[J]文化遗产,2019(3):1-12.

[14]袁奇峰,蔡天抒.以社会参与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来自广东的实践[J].城市规划,2018,42(1):92-100.

[15]孙文学.留住乡愁:构建乡村图书馆保护与传承乡村文化遗产 的有效机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9(4):74-77.

[16]樊友猛,谢彦君记忆、展示与凝视: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协同研究[J].旅游科学,2015,29(1):11-24.

[17]张伟进,方振瑞,黄敬翔,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的变化——基于经济周期视角分析[J].经济学,2015,14(2):651-676

[18]权衡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流动性与长期不平等:实证与比较[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5,17(2):4-19.

[19]吴重庆,无主体熟人社会[J].開放时代,2002(1):121-122.

[20]孙喜红,贾乐耀,陆卫明.乡村振兴的文化发展困境及路径选择[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35-144.

[21]贾云飞.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的三大困境[J]人民论坛,2017(8):136-137

[22]谭金花,乡村文化遗产保育与发展的研究及实践探索——以广东开平仓东村为例[J].南方建筑,2015(1):18-23.

[23]赵家祥,聂锦芳,张立波.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4]王济远.马克思理论视域下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13(5):149-152.

[25]王银灿,邢红梅,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基础及时代背景探析[J].经济论坛,2016(9):88-90.

[26]白振祥.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评《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研究》[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3):96.

[27]张培奇,张生.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及其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J].文化产业研究,2016(1):228-236.

[28]李汉杰,王树松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义[J].理论观察,2016(9):12-13.

[29]甘子成.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阐释[J].理论与改革,2016(5):33-37.

作者简介:肖汉臻(1994-),男,广东汕头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村发展,(电话)15362360607(电子信箱)6033805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