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江生态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测度

2020-12-21杨瑛娟郭磊磊高妍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20期
关键词:经济

杨瑛娟 郭磊磊 高妍

摘要:汉江生态经济带涵盖湖北、河南、陕西3省部分城市及县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汉江生态经济带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却面临区域差异明显、产业发展不平衡、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严重制约汉江生态经济带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构建包含经济发展有效性、经济发展创新性、经济发展分享性、经济发展持续性4个维度的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汉江生态经济带14个城市2010-2017年的相关指标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进行横向对比及纵向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汉江生态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虽然逐年上升,但经济发展创新性、经济发展分享性增长缓慢,且经济发展持续性在后期出现下降趋势,最后提出提升汉江生态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汉江生态经济带;经济;经济发展质量

中图分类号:F3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 2020) 20-0192-05

D01:10.1408 8/j .cnki.issn0439-8114.2020.20.043

漢江生态经济带覆盖湖北省、陕西省、河南省等省份的14个城市,是与长江经济带、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相连接的重要经济高地,对中部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2016年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正式纳入“十三五”规划,湖北省分别与河南、陕西2省签署合作开发协议,共同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发展,大力推进流域的保护和发展。2018年中国政府发布了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发展规划,汉江生态经济带内各城市的经济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关于生态经济带的研究是在1985年国家决定重点发展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岭南三角洲等区域之后才开始暂露头角。例如,宋国娟[1]重点关注现有生态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余东勤等[2]认为流域经济是一个中观经济体系,包括以河流为维系水利行业和经济发展程度呈阶梯式分布等特征;张红[3]提出提升经济带的经济发展质量,首先得明确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目前处于什么状态和水平;毛广雄等[4]集合协同理论,对淮河生态经济带主要区域进行产业协同评价;张铮等[5]认为依靠流域内产业自身发展不可能达到均衡有序发展,只有树立统一的发展目标,将目标内化为产业发展动力,才能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王冰玉[6]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汉江生态经济带湖北省境内的10个城市进行城市质量综合评定;马成文等71则将多种统计方法相结合,对淮河生态经济带各城市的城市生态水平进行评价;丁晓云等[8]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淮河生态经济带内20个城市进行评价。目前针对包括鄂豫陕3省范围的汉江生态经济带研究相对较少,难以对其城市发展进行科学指导。基于此,本研究从流域角度建立汉江生态经济带的经济发展评价模型,分析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具体优势和劣势以及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促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各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汉江生态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1 经济发展质量

经济发展意味着可以通过优化经济结构来改善和提高经济质量。经济发展不仅表明国民经济的扩张,也表明经济和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经济发展的内涵超越了纯粹的经济扩张,且比经济扩张更为普遍。对目前的经济扩张形势来说,经济发展的内涵相当的错综复杂,经常与产业化、多元化、发展速度之间循环更替。因此,经济发展质量是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活动的角度去衡量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变化,以此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状况,而不仅仅是看其经济总量,是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

1.2 汉江生态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可操作性、科学性的选取原则下,根据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实际发展状况,将各指标分为四大类:经济发展有效性、经济发展分享性、经济发展持续性、经济发展创新性。其中,经济发展有效性指在经济发展中分配各种资源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收益作用的过程,共包括16个二级指标。经济发展分享性指国民收入在国民间的分配以及政府、企业和国民对经济发展成果的分享过程,共包括12个二级指标。经济发展持续性包含的事项较为丰富,指经济发展的进步与资源消耗、维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共包括6个二级指标。经济发展创新性指依靠技术及创新的不断进步对生产效率的提高程度,共包括2个二级指标。

2 汉江生态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分析

2.1 指标权重的确定

基础数据均来自于2010-2017年汉江生态经济带14个城市的统计年鉴和经济统计公报,三大产业地区GDP、CDP构成等。例如湖北省、陕西省、河南省统计年鉴,陕西省研发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河南省环境统计公报以及各省份各年度的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等。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汉江生态经济带各城市的若干个数据进行降维,确定各指标权重,得到汉江生态经济带内各城市的经济发展质量。使用SPSS19.0软件对收集到的原始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原指标体系中36个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后,根据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等于85%的原则确定主成分个数,得到6个可表示整体数据的新指标。将获得的成分矩阵及特征根复制到Ex-cel中,用标准化数/对应主成分特征根的平方根,得到线性组合中的系数。综合得分模型中的系数是用每一个主成分方差×对应主成分线性组合中的系数之和/所有主成分方差之和得到的。利用公式单一指标综合得分模型系数/全体指标综合得分模型之和得到每一个指标的权重。所得到的汉江生态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36个基础指标权重和4个维度指标权重见表1。

由表1可知,其中经济发展有效性指数为4.380 3,在第一主成分指数中位于第一位,说明2010-2017年汉江生态经济带经济发展有效性的好坏对经济发展质量的优劣影响很大。经济发展分享性指数为3.056 7,在第一主成分指数中位于第二位,说明民生建设是产业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经济发展持续性指数为0.959 3,在第一主成分指数中位于第三位,说明随着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经济发展不再是走高污染、高能耗的道路,而是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道路,但后期随着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有了渐渐下降的趋势。经济发展创新性指数为0.591 2,在第一主成分指数中位于第四位,说明经济发展过程仍然依靠要素驱动,与工业化及信息化的融合相对较低。

2.2 汉江生态经济带经济发展横向分析

为了对汉江生态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进行深入分析,在计算出基础指标权重以及4个维度指标权重的基础上,进一步计算汉江生态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值,分析了2010-2017年汉江流域整体以及上游、中游、下游主要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其中上游城市主要包括汉中、安康、商洛、十堰、神农架;中游城市主要包括南阳、襄阳、荆门、随州;下游城市主要包括天门、仙桃、孝感、潜江、武汉。汉江生态经济带各城市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及其构成见表2,汉江生态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指数见图1。

从表2和图1来看,2010-2017年汉江生态经济带各城市经济发展质量最高的是武汉,最低的是神农架,形成了巨大的经济落差。在经济发展有效性方面,下游地区的武汉排名第一,中游地区的南阳、襄阳排名次之,上游地区的神农架排名落后。在经济发展分享性方面,下游地区的武汉排名第一,中游地区的南阳和襄阳、上游地区的十堰次之,神农架、天门、潜江等排名落后。在经济发展持续性与经济发展分享性方面,各城市间相差不大。从上中下游地區分布来看,上游地区4个维度相差最大,中游地区4个维度较为相近,下游地区4个维度次之。汉江生态经济带上游地区大部分城市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区位优势较差,尤其是神农架,长期的封闭环境导致其经济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经济发展仍以粗放型为主,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水平较低,从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方面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甚微,从而导致了地区整体经济发展的落后。武汉位于汉江生态经济带的下游地区,是湖北省的省会城市,在正常状况下也会形成以省会城市为核心的经济网络,将促进中下游地区人口、物流、信息流、技术流、资本流的高度集中,因此代表汉江生态经济带经济发展的最高水平。

具体来看,经济发展有效性对经济发展质量指数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在经济发展有效性维度中,第一产业产值的权重为0.387 4,说明这一指标对汉江生态经济带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大。固定资产投资的权重为0.380 3,说明汉江生态经济带投资带动经济增长显著,有利于经济发展有效性。

在经济发展分享性维度中,卫生机构床位数和卫生机构人员数的权重分别为0.394 8和0.389 7,说明人们对社会发展质量越来越重视。普通中学数、公共图书馆个数和国际互联网用户数的权重分别为0.357 0、0.327 0和0.316 0,主要是由于随着经济增长的数量扩展,人们对教育、享受现代化信息的成果在总体上得到了改善和提升。

在经济发展协调性维度中,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和工业SO2排放总量的权重分别为0.317 0和0.249 1,说明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方面,汉江生态经济带产业粗放化较严重,没有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全面发展。

在经济发展创新性维度中,专利申请数和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的权重分别为0.306 3和0.284 9,说明汉江生态经济带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创新性的提高。

2.3 汉江生态经济带经济发展纵向分析

在对汉江生态经济带3个省14个城市测算得出实际值并进行研究分析之后,需要再对2010-2017年汉江生态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的4个维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情况见表3。

由表3可知,2010-2017年汉江生态经济带的经济发展质量在逐年递增,这与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有很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对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建设具有较强的助推作用。

由表3可知,经济发展质量指数的变化趋势与经济发展有效性、经济发展分享性、经济发展持续性和经济发展创新性相一致,说明4个维度的改变对经济发展质量的改变起着重要作用。4个维度指标的增长并不代表汉江生态经济带经济发展现状较好,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这一点可以从综合数值上反映出来。

3 小结与建议

3.1 小结

选取汉江生态经济带3个省份的14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以2010-2017年为研究期,选取横向和纵向基础数据,从经济发展有效性、经济发展创新性、经济发展共享性和经济发展持续性4个方面对汉江生态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汉江生态经济带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但流域内各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较大。上游地区生态环境良好,经济基础较差;下游地区经济实力较强,但生态环境恶化,流域空间发展不协调,随着时间的推移,差距会越来越大。汉江生态经济带上游地区多位于秦巴山脉的核心地带,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汉江生态经济带中下游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地势较为平缓,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较强,适合经济发展和人口聚集,经济实力雄厚。在地理位置、资源、设施、资金、科技、人才等方面,汉江生态经济带中下游地区的优势比上游地区明显。

3.2 促进汉江生态经济带经济发展的建议

1)深化流域内外开放,加强经济发展有效性。汉江生态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有效性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最大。然而汉江生态经济带起步较晚,与其他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有效性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对汉江生态经济带内部来说,应加强各城市间的产业协作。比如将上游地区的有机生态农业与中下游地区的加工业相融合,形成合作模式,实现上下游合作共赢。对汉江生态经济带外部来说,应加强与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关中城市群的合作,利用汉江生态经济带的水资源优势,以长江与汉江航运联系为出发点,加强对汉江生态经济带的整合和发展,共同提升各区域经济实力。三大城市群可以作为支持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的依托核心,而汉江生态经济带也可以作为三大城市群的生态屏障。

2)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提高经济发展分享性。经济发展分享性在研究阶段呈匀速增长的态势,但汉江生态经济带民生建设仍需关注。在汉江生态经济带部分地区还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群众生活不便、公共教育发展缓慢、贫富差距大、就业率不高等问题。汉江生态经济带下游地区工业较发达,土地、人力资源成本较高等问题可以依托在上中游地区设立机构、工厂等来解决,帮助上中游地区居民解决就业难、工业发展缓慢等问题。上游地区人口分布较分散,教育教学问题是发展的第一大问题。政府应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设立教学点,重点关注高校建设。促进全民就业、尽一切办法提高人民收入、全面推进城乡社保建设体系的发展。要把民生问题放在规划布局的重要位置,探索不同地区的特点,寻求改善民生问题的途径,以提高整个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3)设定规范,加强经济发展持续性发展态势。在保持近几年稳定增长的条件下,汉江生态经济带经济发展持续性在后期有所下降。汉江生态经济带上游地区的秦巴山以及大别山是中国重点的生态功能区,经济发展以第一产业为主,自然生态环境较好,但中下游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工厂等加工制造型企业集聚,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首先,需要鼓励清洁生产企业、节水产业和绿色产业的发展。在清洁生产企业和节水产业方面,制定合理的生态保护标准,严格监控污染物的排放。对沿河污染物排放,应当制定对应排放量指标,建立水生态保护联合监测机制,将汉江生态经济带水质区域评价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部分,实施生态补偿机制,提高“谁污染谁治理”的意识,规划建设生态资源补偿机制方案,强化沿江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其次,应科学合理地计算补偿标准。根据生态系统建设和维护成本对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科学合理地确定生态补偿标准,促进汉江生态经济带生态补偿机制的培育与规范化。

4)提高经济发展创新性以推动经济整体发展。汉江生态经济带经济发展创新性不高,但新技术远比要素投入更具有发展潜力。因此,有必要探索汉江生态经济带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实施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国家发展战略。例如,在汉江生态经济带中游地区建设科技创新示范园区,依托下游地区经济发展创新优势建立一批科技创业孵化体系和平台,重点关注地域创新,积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突破性进展,带动上游地区经济的创新发展,为汉江生态经济带整体科技创新提供强力支持。武汉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城市,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并且教育资源和科研院所数量较多,汉江生态经济带可以依托武汉、襄阳、孝感、十堰等教育资源,大力扶持科研事业,促进经济创新,增加研发资金投入,以下游地区技术优势带动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创新性,提高流域科技产业比重,延伸原有产业链,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宋国娟.西江流域经济开发对策分析[J].中国商贸,2012(18):236-237.

[2]余东勤,茹继田.流域经济基本特征的探讨[J].陕西水力发电,2015(3):62-64.

[3]张红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测度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5.

[4]毛广雄,陈海廷,胡相峰.淮河生态经济带产业协同发展研究[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7.

[5]张铮,王宇波,熊丽娟.汉江流域产业发展差异化战略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7(8):62-67.

[6]王冰玉.湖北省汉江经济带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强度初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5):93.

[7]马成文,彭娜淮河生态经济带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J]. 中原工学院学报,2018(2):41-48.

[8]丁晓云,阮厚松淮河生态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J].山西农经,2018(4):74-76

[9]蔡述明,陈国阶,杜耘.汉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4):411-418.

[10]沈玉芳,张超,张之超.上海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4):397-404.

[11]张静.將汉江经济带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J]政策,2014(11):38-41.

[12]肖金成,申兵,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发展与合作[J].中国经贸导刊,2016(8):20-24.

作者简介:杨瑛娟(1986-),女,陕西西安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管理系统T程研究,(电话)17792940956

(电子信箱)cmyyj1986@163.com;通信作者,郭磊磊(1983-),男,陕西商洛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

(电子信箱)89538920@qq.com;高妍(1996-),女,陕西咸阳人,在读本科生,(电子信箱)1906307048@qq.com。

猜你喜欢

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经济下行不等同于经济停滞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分享经济能给民营经济带来什么好处?
拥抱新经济
“怀旧经济”未来会否变怀旧?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