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机遇大力发展酒泉文化产业

2020-12-21

甘肃农业 2020年9期
关键词:酒泉经济带敦煌

蔡 莉

中共金塔县委党校,甘肃 金塔 735300

“丝绸之路”是一条历史厚重同时蕴含着丰厚人文情怀的古老通道,在中外文明交流史上曾是最为璀璨夺目的一颗珍珠。经过岁月变迁,21世纪初,贸易和投资在古丝绸之路上再度活跃。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与中亚各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这既是一项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福祉的大事业,又是一篇促进沿线各地产业发展的大文章。伴随着这一构想的实施,“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也应运而生。酒泉作为昔日古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道和商埠重镇,今天更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抢抓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依托境内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将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区域经济支柱性产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1]

一、酒泉拥有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优势

酒泉位于丝绸之路中段,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曾被中科院专家称为丝绸之路上的旅游黄金带。作为丝绸之路重镇,经过几千年的积淀,酒泉境内现已探明可开发利用的文化旅游资源点526处,拥有5处世界文化遗产和2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种多类型、高品位、历史文化遗存与现代科技发展并存的文化旅游资源跨越了历史、现在和未来,不仅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起到了铺底的基础性作用,也为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敦煌文化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多种文化融汇与撞击的交叉点。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古丝绸之路上最具盛名的旅游胜地,更是酒泉境内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敦煌文化博大精深,涉及历史、宗教、地理、文学、医药、美术、音乐、舞蹈等,被称为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以莫高窟和丝绸之路为主体的文化旅游、考古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佛教文化研究、敦煌艺术开发、民族民俗文化发展已成为酒泉发展文化产业的典型代表和深厚基础。

(二)航天文化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被称为“中国航天第一港”,是世界上最宏伟的九大航天发射场之一,是我国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导弹、卫星综合实验、发射基地,曾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十个第一”。从1958年创建至今,几代航天人不负国家和人民的重托,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甘于奉献,创造了航天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铸造和形成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是我们党、国家、军队和人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说,敦煌莫高窟的伎乐天承载了古代人飞天的梦想,那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神舟飞天就是现代人对宇宙太空的科学探索,二者一东一西,交相辉映。

(三)简牍文化

作为居延文化的代表,居延汉简与敦煌遗书、殷墟甲骨文和故宫明清档案一起被称为“我国20世纪初东方文明的四大发现”,并成为一门国际显学。自1907年在敦煌首次发现以来,汉简的发掘就集中在酒泉境内。简牍不仅详实记录了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文史资料,更重要的是它见证了丝绸之路昔日的兴盛和中西文化交流的盛景。可以预见的是,简牍的历史、学术和文化价值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得到更充分的展现。

(四)长城和丝路遗址文化

酒泉境内共有古遗址878处,其中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有长城及沿线烽燧城障、玉门关遗址、河仓城及汉长城遗址、悬泉置遗址、锁阳城遗址、金塔居延“三城一关”遗址等。这些遗址,构制规模宏大,历史传承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在全国同类遗产中极具代表性、典型性和重要性,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宣传教育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五)红色文化

酒泉有着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近年来,立足于红色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先后建成了酒泉起义纪念馆、玉门铁人纪念馆、红西路军安西战役纪念馆等多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这些红色场馆运用现代手段布展,全面、客观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酒泉这片热土上领导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和生动课堂,其中所蕴含的红色精神更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

(六)民俗文化

酒泉地域辽阔,拥有独特多样的自然景观,还有蒙古、哈萨克、裕固等多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酒泉民俗中的节庆风俗、饮食文化、民间娱乐及民族风情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就构成了发展民俗旅游重要的资源基础。近年来,我国的旅游目的地逐步从东部向西部转移,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大力实施,贸易、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提质增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了解酒泉的民俗和风土人情,这将迎来酒泉民俗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二、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机遇,大力发展酒泉文化产业的思路对策

面对大好的政策机遇,凭借丰富独特的资源优势,酒泉市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大有可为。对此,应该准确谋求目标定位,通过创新思路、强化落实,全力推进酒泉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一)科学统筹规划,提高文化产业发展层次

规划引领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要在深度挖掘和科学分析当地文化资源潜力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的各项利好政策,科学制定出台切合实际、适度超前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在编制规划过程中,要本着把地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逐步提升文化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的目的,加强对周边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研究,科学大胆进行资源整合,逐步形成差别发展、错位竞争、共同提升的发展格局。[2]

(二)凸显酒泉特色,打造地方优势文化品牌

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大好时机,创建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这既有利于提高酒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又益于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从而推动酒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把“敦煌飞天”和“酒泉航天”打造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敦煌飞天”和“酒泉航天”是酒泉文化产业发展的两大王牌,因此,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敦煌文化品牌和产业链的深度开发,设计出更多更丰富的如“学术敦煌”“艺术敦煌”“数字敦煌”“佛国敦煌”等“敦煌系列”产品。另一方面,要立足酒泉航天文化资源优势,在吸引国内外游客参观发射基地的同时,设计开发一批如航天体验馆、航天公园等“航天系列”产品。

2.把汉简文化打造成独具特色的国际学术交流高地。汉简的研究工作虽然在全国乃至世界,但它的故乡在酒泉。酒泉应该以汉简发现地的资源优势,运用现代化的数字手段,建立简牍数据库,把酒泉建成汉简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同时开发多种艺术品,带动文化交流和产业发展。

(三)积极引进现代服务业理念,提高文化产品附加值

积极引进和借助现代服务业是推动酒泉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手段。

1.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深度开发文化产品。借助信息和通讯技术、仿真技术、视听表达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对文化产品进行打造包装,表现更丰富更具吸引力的文化特色。例如:对酒泉博物馆、莫高窟壁画、文书、简牍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权威的数据库,这将有助于让敦煌、酒泉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古丝绸之路文化、敦煌学和简牍学研究中心。

2.突破文化产品开发主要以旅游业为主的局面,以文化产业带动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例如:积极开发会展、影视动漫、出版发行、广告、演艺娱乐、信息咨询等新兴高端服务业,必将极大地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形象和内在素质。

(四)优化体制机制,创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1.完善政策扶持机制。本着“政府主导、企业投资、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原则,建立起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将国家、省市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2.强化监督管理机制。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和监管作用,在积极搭建信息平台、加大文化产业投入的同时,重视文化产业对地区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加强对自然和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

3.优化人才引进机制。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优化文化产业人才引进政策、创新育才用才机制等纳入总体性人才规划,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点及文化企业在引才、聚才、留才上的主体作用,夯实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人才基础。

猜你喜欢

酒泉经济带敦煌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月映祁连玉,酒泛夜光杯——酒泉夜光杯雕技艺
亮丽的敦煌
绝世敦煌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教育人才培养
酒泉藏家推介
丝绸之路经济带媒体合作论坛联合宣言签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