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认识及对策

2020-12-21张柯刚

甘肃农业 2020年9期
关键词:水费用水农户

陈 军,张柯刚

甘肃省临泽县水务局,甘肃 临泽 734200

临泽县现有灌溉面积80.81万亩,其中农田灌溉面积57.8万亩,生态林草灌溉面积23.01万亩,2019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7.78万亩,其中玉米制种24.63万亩,大田玉米14.51万亩,蔬菜面积5.8万亩,蔬菜制种、甜叶菊、芦笋、中药材、花卉等特色产业面积2.84万亩。全县总人口149 249人,其中城镇人口64 600人,农村人口84 649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 69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 932元。2015—2020年全县年度总用水量控制在4.64亿~4.06亿m3,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04,全县各类农业灌溉机井1 824眼,2017年以来,农业灌溉水水价地表水为0.168元/m3,地下水水价为0.1元/m3,全年约为4 800万元。

一、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

(一)农业种植结构单一,种植成本高

临泽县是灌溉农业县。近年来,种植作物主要以玉米制种为主,玉米制种面积在25万亩左右,亩保收入在2 400元左右,亩均化肥、种子、地膜、农药、机耕费共计800元,亩均水费支出150元左右,亩均毛收入1 450元左右。低耗水高收益的经济作物占比小。临泽县2019年种植低耗水、高收益的经济作物8.64万亩,仅占全县播种面积47.78万亩的18%。大部分农户“求稳怕乱”,习惯于种“放心田”。像甜叶菊、洋葱、高原夏菜等耗水低、收益高的经济作物,前期育苗、灭菌、移栽等工序技术要求高,生长期需要开展适时喷药、科学施肥等田间管理工作,成熟期还要考虑如何销售,需要大量投入劳力,更需要科技人员的精心指导,部分农户感到种这样的田风险大,不愿种。

(二)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素质不高,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入快车道,农村空心化、老年化、妇女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民对耕地的“感情”越来越淡,在广大农村,受过中高等教育、年富力强的年轻人,绝大部分外出务工,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都是没有受过中高等教育的妇女和老人。在相当一部分农村家庭中,从事农业生产成了“副业”,家庭收入主要依靠外出务工收入。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阻碍了农民接受新事物,学习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同时,也使一些高新技术成果难以推广应用,难以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直接导致农产品质量和数量不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

(三)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效率低,农产品增收缓慢

由于受传统农业的影响,人们习惯于谁种谁的田、谁干谁的活的小规模、低水平、传统粗放型生产方式,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推广落实缓慢,各种大型农机具、移动式喷灌机、无人机喷洒农药等先进设备及技术无法广泛推广应用。

(四)节水意识不强,普遍存在超定额用水现象,亩均水费居高不下

一方面,大部分农民习惯于大水漫灌。按照《甘肃省2017年用水定额》规定,西部地区玉米畦灌灌溉定额为440m3/亩,而实际每亩用水量达到600m3/亩,每亩地每年多用160m3;另一方面,个别村社灌水面积不实,造成水费虚高。农业灌溉水费征收的原则是“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按方收费、计量到斗口”,每轮灌溉水量的测量和计算,都有管水员同各用水者协会或用水小组灌水人员进行实地测量计算确认,年底汇总后,由用水者协会或用水小组分摊到各用水户,并对水量、水价、水费进行公示。个别村社有意隐瞒灌水面积,没有将村集体、社集体土地和新开荒地纳入水费分摊面积,导致农户水费分摊过高,群众意见大。

二、解决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很多“三农”工作的新概念、新表述。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乡村振兴提高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政府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

(一)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乡村发展新模式,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

以村为单位扩大种植规模,按照“农户找能人,能人找产业、产业找销路”的模式,发展壮大一批“韭菜村”“辣椒村”“花卉村”等特色村镇。

(二)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一户一块田”改革步伐,为推进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智能化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农村的耕地高低不平,大小不一,小的面积只有100多m2,大的面积不超过3 000m2,大型机械无法进入开展作业,只能靠小型机械和劳力进行作业,工作效率低,成本高,农产品品质和质量无法保证。只有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现耕作机械化、施肥一体化、管理标准化,才能有效提升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三)扩大农业保障体系,确保农民有稳定的收入

出台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降费”政策,积极引导种植业和养殖业农户参保投保,扩大主导产业保险覆盖面,有效防范自然灾害,价格波动等风险,提升现代农业抗风险能力,确保农民在发生自然灾害,价格变动时也有一定的收入。

(四)加大农业科技人员的培训力度,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

根据不同耕地土壤情况,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为耕地“把脉开方”,对“症”施肥。据统计,测土配方施肥的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比常规施肥亩均增产30kg以上,亩均节省成本35元以上。积极推广无人机在田间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替代人工喷药,避免了施药人员与农药近距离接触后产生中毒的危害。无人机施药均匀、准确到位,比人工喷药省时省力省钱。

(五)大力引进农作物新品种,适时调整作物种植结构

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应用是农业生产中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增产措施。研发推广适用于临泽本土的玉米、谷子、大豆、洋葱、甜叶菊、番茄等高产优质新品种,围绕马铃薯、中药材、食用菌、高原夏菜、油菜等特色作物,扩大种植规模,形成“农户+合作社+企业”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模式,进一步促进土地集中流转、作物新品种的引进和种植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猜你喜欢

水费用水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校园宿舍洗浴用水余热回收节能分析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西营河灌区2020年地表水水费测算探讨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
没付水费
迎接高风险的用水时代——读《大水荒:水资源大战与动荡未来》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
用水漱口可预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