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文化入侵的影响与文化自信的培育

2020-12-20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民族文化

张 然

(河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

习近平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1]如今,我们的祖国强大了,我们站起来了,当我们以为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与之平等对话时,世界却依旧有很多歧视和谩骂。在世界很多人的眼里我们也许还是那个几十年前电影里留着辫子、抽着大烟的软弱形象。尽管近几年这些形象有所改观,但这本身并不是我们所应该承受的。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在西方或无知,或有意,或用心险恶地诋毁我们的时候,没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我们的文化事业就很难有新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就会被我们自己误认为是落后的,最终消失在历史中。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才提出了“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厚、更持久的力量”[1]。

一、西方文化入侵的根源及影响

2015年12月11日,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道:“如果我们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来剪裁我们的实践,用西方资本主义评价体系来衡量我国发展,符合西方标准就行,不符合西方标准就是落后的陈旧的,就要批判、攻击,那后果不堪设想!最后要么就是跟在人家后面亦步亦趋,要么就是只有挨骂的份。”[1]目前我国在生活、教育、文艺等各个领域都面临着西方文化入侵的威胁,西方文化入侵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西方文化入侵的根源

西方文化入侵具有其历史根源。说起西方文化入侵,就不得不说其残酷的殖民文化。从大航海时代起,西方文明开启了残酷的殖民统治时期,世界各个角落的文明开始被一个接一个地攻陷,印第安人被美国人屠杀殆尽文明断绝,印度被英国殖民统治190年最终分裂,南美成为美国的后花园,最终沦为商品倾销地,伊斯兰文明如今更是被西方国家摧残得焦土遍地。《共产党宣言》中说道,“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2]。随之而来的就是其文化入侵,世界虽大,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西方文化入侵的病毒,在残酷的殖民统治下“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有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2]。这种“世界的文学”的主导正是西方文化,他们吸取了世界的文化,然后加入西方的价值观,最后形成了所谓的“普世价值”,再用这种价值观影响整个世界。

当今的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正在借助其世界霸权和强大的经济实力、文化软实力向文化事业并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倾销其所谓的“普世价值”。由于西方国家的世界霸权地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想当然地认为其本身的文化是世界通用的、人类最先进的、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所有人类种族都应该遵从的文化准则。但是,这样的文化压迫并不能得到世界的认可,因此西方国家将其所谓的“自由”“民主”等思想埋藏在“普世价值”中,通过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媒体实力或明或暗地向世界各国传播。现在,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对于西方文化入侵的防御已经不仅仅是传统媒体,西方的文化渗透已经遍及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比如生活、教育、互联网、文艺等等。

西方文明对中华文明的无知以及我国国民对中华文化的缺乏自信心给了西方文化入侵的民众基础。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参与的国际事务也越来越多,在国际上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是世界人民仍对我国存在许多偏见和歧视。自鸦片战争以来,我们一直都在向西方文化学习先进的制度、文化、科技等,事实上可以说中国人对于西方的了解远高于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而在这个了解和学习的过程中,就不自觉地会将自己带入学生的角色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并且,西方媒体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以及为了达到一些用心险恶的政治目的,一直在刻意妖魔化中国,引导民众仇视中国,对中国的真实情况视而不见,使得西方对中国发展的现状知之甚少,甚至有很多人仍然认为中国人现在还留着辫子穿着大褂。这同样阻碍了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导致西方反华情绪愈加严重,文化入侵变本加厉。如在今年新冠疫情期间意大利威尼托大区主席卢卡·扎亚声称“中国人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更攻击称“中国人都吃活老鼠”。[3]这样的话语从一个大区主席的嘴里说出来,并且还有很大一部分人相信,可见国外对于中国发展情况的无知。文化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了飞速发展,我们学会了西方的先进制度、科学技术,但是文化需要一个民族一代代人的辛勤创作和传承的。由于我国文化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国际上并没有取得与经济地位相匹配的文化地位,精神文明发展相较于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导致中华优秀文化本身虽然并不比西方文明差,却被一些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人解读为落后的文化,使得很多人因此对中华文化失去信心,认为只要是西方的就是先进的。

目前,我国虽然被文化入侵的情况也很严重,但是仍然是独立于西方文化圈外的唯一一片净土。对于西方文明而言,如今的中国是强大而未知的,让他们畏惧;同样也是兴盛和富饶的,让人觊觎。这也正是西方不遗余力地文化入侵中国的原因。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我们要打造坚实的文化自信之盾,坚守住属于中华文明的精神阵地。

(二)西方文化入侵对中国的影响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此后由于我国腐朽的封建统治、国力的衰微,我国文化一直被西方文化所侵蚀,各种西方的文化、制度、宗教信仰等等开始在全国各地蔓延滋长,直到现在也不能完全消除其影响。在我们落后于世界的这段历史中我们学到了很多,同时也失去了很多,尤其是文化上,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子一直在被悄然无声地剥离。

生活方面。我们上班穿上西装皮鞋、戴上手表。在婚礼上,人们穿上婚纱,戴上戒指,结婚的誓言是上帝保佑,而有人穿汉服却被认为是奇装异服。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在中国大行其道,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却无人问津,端午节反而被韩国人申请注册世界文化遗产,有的如寒食节等等甚至都已经被很多人遗忘。西餐厅开在我国的每一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炸鸡、牛排、意大利面,吃西餐被认为是高档的,浪漫的,有情调的。

文艺方面。西方的体育、音乐、舞蹈、绘画、电影等,如今在中国备受推崇,人们听的是西方流行乐、古典乐、摇滚乐,跳的是街舞、现代舞、国标舞,学的乐器是钢琴、吉他、架子鼓,传统的民族音乐、舞蹈却无人问津。我们常说的琴、棋、书、画中的古琴甚至几近失传。西方电影在中国同样是难以翻越的一座高山,“蜘蛛侠”“钢铁侠”“超人”在很多年轻人心中都是如英雄般偶像,这也导致一些年轻人不思进取,反而会有靠“变异”“一夜暴富”等方式成为超级英雄的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我们的民族英雄黄继光、董存瑞却屡遭诋毁。更为严重的是西方的低俗文化在其影视作品中的展现对我国年青一代的影响更加深远。拜金主义、黑帮火拼、贩毒吸毒以及对中国的妖魔化等都在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着负面影响。

教育方面。由于西方文化入侵,目前我国的人才流失问题十分严重,鸦片战争后,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无数中华儿女抱着学好先进技术回国建设的理想出国留学,孙中山、周恩来、鲁迅、詹天佑、钱学森,等等,他们都最终回国,建设自己的祖国。这样的民族精神曾经存在于中国留学生的群体中,他们以此为荣。然而今天,“回国发展是因为在国外混不好”这样的言论却大行其道,家长们都以孩子在国外工作、得到绿卡、有外国国籍为荣。

21世纪之初,在我国一度流行的西方教育模式,当时人们都说西方老师就不怎么管学生,能释放学生的天性。然而经过了20年的实践,西方的“自由教育”变成了“精英教育”的骗局,在西方私立学校的教育与公立的免费学校教育水平有着明显的差距,当然最后大多数穷人家的孩子和富人家的孩子的最终命运也有着天壤之别,穷人还是穷人,富人在得到良好的教育后成为所谓的“精英”。我们模仿的教育模式最后却是西方阶级固化的根源。20年里,我们固然汲取了许多西方教育经验和先进理念,从前固然有老师中的害群之马,不负责任甚至殴打虐待学生,但总体上老师们是认真负责的,然而现在的大部分老师不敢管学生,孩子受一点委屈家长还会去学校闹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4.5亿人口,80%以上是文盲,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1949年全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生只有11.7万人。[4]我们的教育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短短几十年里,为我们、为世界培育出了数以亿计的优秀学子,使我国从一个遍地文盲的落后国家成为了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大国。事实证明,我国的教育模式是一条康庄大道,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才应该是我们坚持的教育道路,而不是西方所谓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二、只有坚实的文化自信才能从根本上化解西方文化入侵

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5]

(一)坚定的文化自信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根本途径

《彖传》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已化成天下。”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乃至信仰等,它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感性上的知识与经验的升华。[6]

文化产业,不仅具有经济属性,更具有文化属性、文化功能。当这种文化功能表现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时,它就成为国家主权的重要象征和重要内容。在现代国际文化体系中,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的市场准入制度,就是这一文化主权功能的集中体现。维护文化主权,就是维护国家利益,而这种利益就是在文化上确认“我是谁”的根本文化认同。[7]

文化自信是指“文化主体在历史与现实的权衡中、在本民族与其他民族的比照中形成的对于本民族文化及其价值深度认同的文化立场、积极的文化心理和富于包容的文化选择的总和”[8]。文化自信的来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就来源于几千年来先辈们为我们积攒下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来源于中国红色革命文化传承下的革命精神和革命经验,来源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生活和先进理念。我们有先哲们为我们留下的属于中华民族特有的取之不尽的知识力量,有无数的英雄抵御外族入侵为我们留下的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力量,有我们每个中国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共同建设的美好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5]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在漫长世界史中艰难地一路走来成为唯一尚存的文明古国。这份厚重的文化积淀,是世界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这正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来源,也是如今西方文化在世界大行其道、畅通无阻而我中华文明始终能保持独立性的根本原因。习总书记还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5]只有继续不懈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我们才能保持这份自信,在世界民族的文化发展中不断前进,把我们的文化底蕴转化为文化软实力,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而不是在世界文化的发展中被西方文化所同化。

(二)文化自信的提出与实践是抵御西方文化入侵的坚实壁垒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正式提出文化自信。2016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进一步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9]。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9]。

通过党和政府的不懈努力,我们可以深刻地感觉到近年来我国的网络环境、社会环境、人民的民族认同感、文艺作品的中国文化元素都有了长足的提升和进步。2007年,我国的出国留学人数为14.4万,同年归国人数为4.4万,回国和留学人数比仅为30.5%,2018年分别为66.2万和51.9万,比例为78.4%。虽然国家也出台了许多关于留学生归国的优惠和福利政策,但归国后留学生薪资其实依然没有美国等发达国家高,毕竟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所以促进留学生回国的主要原因还在于我国人民对国家的民族认同感和留学生本身对中华文化自信的提升。在文艺方面我国也有许多优秀的作品涌现,如电影《流浪地球》《百鸟朝凤》等等,在传承中国民族精神和文化上有丰富的体现。在中国各大视频门户网站上,近几年都有推出一些选秀类节目,可以看到其中参赛的年轻人,无论跳舞还是唱歌,都有很多人在尝试做中国风的作品,希望以此来传达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他们的脸上,可以看到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崇和对未来中国文化繁荣发展的向往和期待。

2020年新冠疫情中,全国人民一条心、一盘棋,团结一致共抗疫情,在这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关注疫情形势,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亲自指挥、亲自部署,钟南山院士84岁仍然坚持在抗疫一线,医护人员们逆向前行,站在抗疫一线,志愿者和政府工作人员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为一线医务人员运送医疗物资,为隔离的全国人民运送食物和生活用品。他们,为人民的健康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全国14亿人民同样史无前例地居家隔离2个多月,为抗疫捐款捐物,海外华侨也在国外为祖国抗击疫情筹集了大量的医疗物资,这是中国人才会有的力量,也是中国人应该有的精神。截至4月3日12时,全国抗疫殉职人员381名。在这381人中,有村干部、志愿者、医生、护士、警察、公务员、辅警、工人、保安、央企干部、教师、城管……正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中国仅仅76天就控制住了疫情,这在世界上是史无前例的,这样的奇迹也只有在拥有5000年文化底蕴的、拥有一心为民的中国共产党人、拥有充分文化自信和民族向心力的中国人民的这片中华民族的土地上才能够实现。

三、西方文化入侵的背景下培育坚定文化自信的路径

目前我国的社会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上仍然有很多人有着向西方学习的惯性思维。问题的存在需要我们客观对待和分析,有问题就想办法去解决,不能一有问题就怀疑自己,一有问题就照搬别人的答案,那就永远也走不出自己的路。只有具备坚定的文化自信,我们才能真正地把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地传承下去;我们才能在现在这个充满不确定因素的国际环境里,不盲从、少绕路,发展出真正属于中华民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培育坚定的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10]

随着1840年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华文明曾经的辉煌被打落神坛,我们就开始了追赶西方文明的脚步,在这中华民族从落后挨打到繁荣富强的180年里,我国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制度等各个方面对西方进行了学习和尝试并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举世瞩目的成果。但是这也让我们走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西方的就是好的,传统的就是落后的,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么?

文化的发展需要的是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就像我们国家的书法艺术,历史上有很多的名家,如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等。然而在他们背后的是整个中国的学子都在用毛笔、写大字,一代一代,从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流传下来这样丰富多彩的书法文化。而现在我们用钢笔,或者用电脑打字,书法虽然也在发展,却再没有曾经的辉煌。我们的生活富裕了,有了更多时间和财富去休闲娱乐,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听的是西方的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画的是素描、油画,玩的游戏里面是巫师、骑士,看的电影是西方的超级英雄,跳的是街舞、芭蕾舞。在这些西方的文化传入中国时,不可避免地就有许多西方的价值观夹杂其中,就不可避免地有很多人对西方文化产生向往和崇拜,从而也对我们的民族文化失去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积极扶持和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产业,用我们的作品和文化与之抗衡,才能有丰富的精神财富给年轻人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理想信念,让他们有坚定的文化自信,让更多的人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下去。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迷失在西方文化的幻想里,却忘记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美好未来。

(二)培育坚定的文化自信需要加强对新兴文化产业的管理及引导

西方对我国文化入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且潜移默化的,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随着我国科技迅速发展,尤其是在互联网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便利,但是这也给西方文化入侵提供了许多新的平台。

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从空间上来看,“新媒体”特指当下与“传统媒体”相对应的,以数字压缩和无线网络技术为支撑,利用其大容量、实时性和交互性,可以跨越地理界线最终得以实现全球化传播的媒体。人的思维是有惯性的,当你喜欢一件事的时候就会去了解,厌倦一件事的时候就会嫌弃,新媒体中的自媒体为了利益和自身价值观的传递也会主动去迎合用户的喜好。在自媒体时代,每个平台都会推送偏向用户喜好的文章、视频,人人都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很少有人会思考自己的想法为什么对为什么错,因为用户本身会回避持反对意见的观点,再加上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刻意诋毁,对事物保持客观的评价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政府对自媒体的管理应当尽量保持其客观性、真实性、传达的准确性,建立合理管理制度,对于迎合用户的喜好加以限制,而不是任其自由发展。

(三)培育坚定的文化自信需要社会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均衡发展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实现了世界上史无前例的飞速发展,为我国带来了丰厚的物质财富基础。然而在文化发展上,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不断接轨,相对于经济发展的异军突起,中华文化在世界上很难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压制越来越明显。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君子的评判从不以物质财富、地位高低为标准,而是依据权威的仁、理。[11]应该得到尊重的不是金钱,而是人所做的事情,是他们为社会做出的贡献。物质是决定意识的,但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因,只有具有更丰富更广泛的精神财富我们才能创造更丰富的具有中华文化特质的物质财富。习近平主席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1]因此,精神财富要跟上物质财富的发展进程,并且正确地引导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只有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均衡发展,精神和物质的两面盾牌同样坚实,社会才会真正和谐;只有把文化自信深入到人民的内心,让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和理想信念引导创造物质财富,我们才能同心同德迈步向前,让西方文化入侵无机可趁,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美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民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MINORITY REPORT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谁远谁近?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