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淡水小龙虾的(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

2020-12-20刘金萍何东洲

渔业致富指南 2020年4期
关键词:蜕壳石灰水生石灰

○刘金萍 何东洲

克氏原螯虾原产于北美,1918年引入日本,1929年经日本引入中国。现已形成全国性分布。全世界有560多个品种,克氏原螯虾占70%-80%。主要养殖区域: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湖北、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区。

一、淡水小龙虾(克氏原螯虾)生态习性

淡水小龙虾具有掘洞穴居习性,水温低于6℃进入洞穴越冬,32℃以上也进入洞穴或深水区避暑。适应性广,有很强的抵御恶劣生态环境能力。昼伏夜出,有自相残杀习性。温度适应范围0-37℃ ,pH值5.8-8.2;对重金属、敌百虫、菊酯类等杀虫剂非常敏感。

淡水小龙虾营底栖爬行生活,栖息于河道、田沟、池塘、沼泽、湖泊、水库和稻田等淡水水域中,营造洞穴栖居和繁殖。离水后可存活7-15天;夏季离水后在保持湿润的条件下可存活2-5天。冬季枯水期,泥洞中的成虾可自然越冬。

淡水小龙虾为杂食性虾类,植物性和动物性饲料均能食用,能将腐殖质转化为蛋白质。虾苗阶段:藻类、轮虫、腐殖质和有机碎屑等和小型浮游动物如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成虾阶段:以水生植物为主,水草、植物的根、茎、叶,甲壳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幼体以及底部腐殖质有机碎屑等。

淡水小龙虾捕食力弱,野生虾的食谱主要是水草、贪食、争食的习性,常相互残;其生长快,蜕壳生长,春秋季生长旺盛;有再生能力。

淡水小龙虾饲养2-3个月即可上市,

二、小龙虾成虾养殖技术

小龙虾养殖模式主要有:①池塘养殖(亩产200-300kg),主养(轮捕轮放);鱼虾、虾蟹混养套养。②稻田养殖(亩产50-200kg),虾-稻、虾-麦、虾-油菜等同作、轮作。③大水面粗放式养殖。

本文主要介绍小龙虾的池塘养殖技术,捕大留小、轮捕轮放的循环养殖模式。

1.池塘的面积:几亩至几十亩的小池塘-精养方式,而大池塘大水面-粗养方式。

池塘深1.2-2.0m,水深为0.8-1.5m。坡比为1∶1.5-2.5,池坡不可太陡,否则极易发生坍塌。

2.池塘生态条件:水源要求无工业、农业废水污染,水质清晰,透明度为30-50cm。在水草种植前10-15天用生石灰清塘,用量为75-100kg/亩。进水用60目过滤筛网,严防敌害生物进入。

3.水质调控:养殖水源充足,水质以地表水为宜,符合相关要求;养殖水体要有一定的肥度;中后期应适当瘦些;透明度35cm左右,溶解氧5mg/L以上,pH值7.5-8.5;虽然小龙虾对水体溶氧要求较宽,但在缺氧环境下的小龙虾会爬上岸呼吸,或借助漂浮物或水草侧卧于水面,利用身体一侧的鳃呼吸维持生存,

长期缺氧条件下的小龙虾,降低其体质和免疫力,使虾壳变厚,体变红,形成“钢虾”。因此,养殖水体应有适度的肥度和微流水,要适时使用增氧设备。

4.营养与饲料:

(1)人工配合饲料(精饲料):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在28%-36%之间。

(2)不同水温的投饲率标准:根据天气情况灵活掌握投饲量。天气晴好、水温适宜时多投,气压低、阴雨天少投。水温高于32℃,控制投饲。傍晚至黎明为摄食高峰。每天投饲2次,上午6-8点投全天的30%,下午17-18点投全天的70%。投饵方式采用沿池四周布撒,呈多点块状分布。

三、常见病害

细菌性疾病,可泼洒二溴海因,用量为0.1-0.5mg/L。

大批死虾时应区分病因,若为纤毛虫等寄生虫引起:泼洒“虾蟹甲壳净”,用量为150-250g/亩。营养性疾病,增加投饵量,补种伊乐藻;

若为应激反应引起,可用免疫多糖以0.3%比例拌饵口服,并全池泼洒维生素C用量为0.2-0.6mg/L

四、日常管理

坚持以防为主,健康养殖。这是水产养殖业的原则。重点是调控、保持良好水质状况、水体生态环境以及饲料控制。

(1)每15-20天换水1次,换水量1/3以上。

(2)勤捞残饵,每20-30天定期用生石灰消毒一次(用量10-15kg/亩),化水稀释全池泼洒,以改善水质及增加水体钙质。

(3)药物使用应符合低毒安全要求。各种细菌性疾病如烂鳃、烂肢、甲壳溃烂、黑鳃病应用消毒剂(海因类0.3mg/L、氯制剂0.2mg/L、碘制剂0.2mg/L、微生物制剂0.5mg/L等)防治;原生动物病(聚缩虫、累枝虫、钟形虫、肺及虫等)则根据具体情况慎选药物治疗。

五、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1.生石灰使用过量的危害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每隔15-3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水已成为调理水质的基本方法。泼洒生石灰水后不但可以调高养殖水体的pH,而且可以加快有机质的分解和刺激虾蟹蜕壳。当克氏原螯虾蜕壳不遂时泼洒生石灰水后的确能起到一定的刺激蜕壳的作用。

养殖户普遍认为使用生石灰水后克氏原螯虾能够蜕壳是由于水体pH有所提高或是增加了水中的钙离子浓度所致,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生石灰水的成份为氢氧化钙,呈强碱性,虾蟹类均无法直接从未经转化的氢氧化钙中吸收钙离子作为甲壳中钙的来源。而过量使用生石灰水不但会使水中的氨氮在pH值大幅度上升后释放出更多的游离氨,从而增强了毒性,同时还会影响到虾蟹壳上钙离子的沉积,容易发生软壳现象每亩虾池(1m水深)生石灰用量控制在10kg以内是安全的;当每亩用量超过15kg时对幼虾毒害作用则十分明显,因此建议追施生石灰时用量不应超过10kg/亩,每次使用量以5kg/亩为宜。总之,少量多次才是正确的生石灰使用方法。

2.常见的死虾原因

①亲虾或虾苗在捕捞过程中受伤;②长途运输后脱水引起的代谢混乱;③软壳虾抗逆性差,经不起运输;④高密度养殖的应激反应;⑤饲料缺乏或质量问题引起的营养不良和蜕壳不遂⑥养殖池缺少水草和天然饵料,生态恶化;⑦水质或底质污染造成中毒或缺氧;⑧体质差、免疫力下降和寄生虫泛滥引发的病害;⑨养殖技术、管理水平低;⑩操作不当。

显然,非病原性死亡是死虾的主要原因,此时若盲目用药物治疗非但于事无补,而且将造成浪费和更大的损失。

猜你喜欢

蜕壳石灰水生石灰
不同生石灰用量对早熟马铃薯生长及土壤pH的影响
生石灰对辽东南地区酸化土壤改良及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蜕壳的歌唱家
螃蟹
蜘蛛蟹:我的蜕壳“苦”旅
树木为啥穿“白衣”
17次蜕壳
树木为啥穿“白衣”
消毒巧用生石灰
树干为何冬天穿“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