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乡村振兴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020-12-20伟,钟

临沂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思想

钟 伟,钟 俊

(江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330022)

马克思认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已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1]这是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经典说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真理,就在于它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同时,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实践的主体性,主张要从主体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这两个方面是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要实现大众化,正确指导中国的实践,就必须要面向群众。理论只有被广大群众所认可、内化和运用,才能真正发挥指导实践的巨大作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需要与世界、中国的发展阶段和新变化相适应,需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群众。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要真正实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近6亿农民的认可和践行。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把三农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乡村振兴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导。而要真正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乡村振兴的理论指南作用,就必须重视农村现状,必须重视农民现状,强化农民主体性,使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为广大农村党员、群众所认可、掌握和运用,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大众化。

一、乡村振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辩证关系

(一)乡村振兴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南

乡村振兴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在当前,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2]。

从理论上看,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和发展的科学观点和理论体系,它正确总结了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认识发展规律,是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解放的学说,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本质,是始终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必须始终予以坚持并要结合实践发展和时代特征不断发展完善。在当前,就是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用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来指导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而且,乡村振兴理念本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要求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等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乡村振兴的思想基础

知之才能行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统一了思想认识,才能提高行动的效果,才能做到步调一致,才能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在新时代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让广大农村党员和群众理解、认同、掌握、践行这两个思想基础,是乡村振兴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内容。只有坚持了这两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才能确保基层党员和群众时刻保持与党中央的高度一致,自觉投身乡村振兴实践,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合力。如果脱离了这个思想基础,乡村振兴就没有了精神动力,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无法得到有效发挥,乡村振兴就成为一句空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成为一句空话。

乡村振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二者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乡村振兴事业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新鲜土壤和宣传阵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广大农村的传播提供了生动的实践载体。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大众化,有利于提高所有参与乡村振兴事业的党员和群众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有利于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有利于为乡村振兴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持。

二、乡村振兴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实是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能脱离现实问题,而应直面实际,保持问题意识,在解决现实问题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社会上对马克思主义存在偏见,对之不认可甚至是否定,认为其已经过时;对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学习人员和从业者抱有一种轻视态度;排斥相关的宣传教育,不愿参加主题活动。这些现象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社会上也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中国现在搞的不是马克思主义;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3]在学术理论界,存在“大众意识的迷失”“大众魅力的旁落”“大众情结的淡漠”的现象。[4]这些现象有不少在农村中也存在,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警惕。

(一)实施主体工作缺位

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主体为各级党委,具体到乡村一级则是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乡镇党委在农村的组织、宣传、统战工作之中,偏向于具体实务,更加注重相关工作怎么做。对于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和理论则不够重视,甚至忽视。而村级党支部则存在自身组织弱化现象。在组织架构和人事配备上,一些支部存在支部书记长期空缺的现象。在支部日常运行管理上,存在“三会”不常开或基本不开、党课不讲的情形。此外,宣教主体较为单一。目前地方宣教主体主要为宣传部和党校,且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专业宣教单位,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存在宣教活动安排少、宣传到乡到村少等问题。

(二)受众信仰缺失

首先是农村党员素质降低。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不高,对党组织相关活动的参与度不高。理论素养、党性意识、生活作风存在一定问题。其次是群众对马克思主义认可度下降。一些农村存在发展党员难的问题。一些村支部不能做到每年发展一个党员,使得所在乡镇无法完成县级党组织下达的年度党员发展任务。

问题12 若函数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且满足f(a)·f(b)<0,还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时,函数f(x)在区间(a,b) 内恰有一个零点?

(三)宣传针对性弱化。当前农村的相关理论宣教与受众之间有一个契合的问题,即受众身份上的变化没有引起相关理论宣传部门的充分重视,没有认识到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农村、农民发生的新变化。尤其是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形成,他们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上的变化,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新的挑战。如果相关宣传工作不能紧跟这一新变化,农村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还停留在过去的方式上,会造成受众不适应性,影响大众化的效果。

(四)宣传机制僵化

首先是传播方式单向化。目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方式多为传统的灌输式。空洞的说教式宣传无法深入到受众的内心,使之产生情绪波动和思想共鸣,从而对宣教内容无法认可。其次是传播媒介单一。单一的会议宣教形式由于时间、地点、空间的制约,使得受众有限,限制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广度。再次是传播缺乏反馈。宣传教育活动普遍缺少反馈评价环节。相关部门对于传播活动的效果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对于受众的感觉和评价缺少畅通便捷的沟通渠道和平台。

三、影响乡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重维度分析

(一)基层党建工作弱化造成主体缺位

这是影响大众化效果的政治维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到城市,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在这一大背景和大环境之下,农村的意识形态工作和马克思主义的宣教工作也在经历“过左”阶段向适度放松阶段转向。这是由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决定的。当时农村农业工作的重心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打破农业上的平均主义,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有所放松。随着时间的推移,基层组织建设相对滞后,少数基层党组织弱化涣散,党支部丧失了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作用,对群众的影响力、号召力、带动力下降。

(二)价值观和文化的新变化造成信仰缺失

拜金主义盛行是腐蚀信仰的价值观因素。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实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实践证明,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使得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执政地位更加巩固,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但市场经济的逐利性,开放伴随而来的资本主义价值观的侵蚀,带来了官员腐败、道德滑坡、信仰危机等问题,给农村群众造成许多负面影响。农村集体经济的消解,使得农民集体意识开始消退。农村党员和群众思想开始发生变化,部分党员信仰动摇。拜金主义流行,个人利益至上思想开始蔓延。

思想文化多元化是动摇信仰的文化因素。多元文化和意识形态多样化是当前农村思想文化领域的一个突出特点。传统农耕文化的遗留、正统宗教的蚕食和部分邪教异端的侵蚀、现代时尚文化的庸俗化传播是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20世纪末以来,传统农耕思想在农村有复苏的迹象,不少地方重修族谱,重建宗祠。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佛教、道教、基督教在农村的传播和发展也有加速的趋势,教堂、道观、寺庙在这一时期也得到大量新建。如在重庆市,目前已有基督教、佛教、天主教、道教、伊斯兰教这五种宗教,信教群众合计182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5.7%。而农村地区信徒占全市信徒的54.1%,农民教众数量与年俱增,已经成为当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5]与此同时,一些邪教也开始活跃,如法轮功、“全能神”教等。这些传统文化和宗教思想影响较深的主要对象是农村中的中老年群体,但对青少年的影响有加大的趋势。影响青少年思想最深的是现代社会求新求异的潮流思想,尤其是影视文艺作品的庸俗化和追星现象,小资情调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等思想潜移默化影响着青少年。这种思想文化多元化易给群众造成思想上的混乱,给党的意识形态统一工作和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农村的有效传播造成障碍。

(三)忽视农民工新阶层造成宣教缺乏针对性

当前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向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社会转型阶段。乡村社会正在经历着深刻变化,社会产生了一个新的阶层:农民工阶层。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 《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8年农民工总量为28836万人,比上年增加184万人,增长0.6%。[6]伴随着这一新群体的形成,农村留守现象、农民工权益保障等问题日益凸显。欠薪问题、户籍问题、子女受教育问题成为农民工关切的重要现实利益问题。此外,征地拆迁、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土地山林承包等问题带来的农民上访事件居高不下。农村原有的管理模式已日渐不适应新时期农民的实际,农民对执政者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满情绪。由于市场行为的影响以及私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滞后,农民工阶层的思想发生深刻变化,部分人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庸俗化倾向。而对这一社会现象缺少充分的研究,势必会影响大众化的效果。

(四)传播理念偏移造成宣传机制的僵化

思想观念上的保守主义是造成宣教机制滞后的深层原因。不关注、不吸收宣传教育研究和现实中的新情况、新理念、新载体、新方式,满足于现有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必然使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工作落后于实践的发展,造成机制僵化。还有一种误区,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纯粹的理论形式的宣传活动,把理论宣教完全等同于大众化的唯一路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体现在理论宣讲活动、条幅墙画等途径上,更重要是体现在相关实务工作之中,尤其体现在民生工作之中。许多地方将关系国计民生的实务性工作与理论宣教完全分开,没有将宣传教育寓于具体工作过程之中,没有做到将理论与群众利益具体结合。

四、当前乡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路径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实现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结合乡村振兴的鲜活实例,从多角度多方面整体推进。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与主体建设相结合、与受众思想观念变化相结合、与对象身份相结合、与方法革新相结合。

(一)全面加强农村宣讲工作

一是要专门成立农村宣讲组织。打造一支理论过硬、吃苦耐劳、富有活力的专业农村宣讲队伍。抽调地方党校、宣传部门党员干部,组成农村宣讲团。由地方党委拨付专项宣讲经费,配备电脑、汽车等必备设备,定期奔赴农村开展宣讲活动,及时向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宣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二是加强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宣传。及时宣传单位和部门帮扶成功案例,重点宣传基层党支部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典型事迹,使农村党员和群众从脱贫攻坚中深切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三是采用标语、墙画、黑板报、宣传栏等载体,广泛宣传十九大精神。四是统一制作悬挂经典作家和当代党的领导人人物像片,制作张贴马克思主义经典语录,在农村营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浓厚氛围。五是加强对流动党员的宣教工作。加强民企党组织建设,健全民企三会一课制度,定时定量对党员尤其是农民工党员进行党性教育。六是完善第一书记制度。优先选派具有马克思理论学科背景的大学生为村第一书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作为村第一书记的工作内容之一。

(二)重塑契合村民需要的新时代乡村文化

以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为总方针,实现新时代乡村文化质的变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是促进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加强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亲源性解读,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契合,借鉴新儒家思想,推进传统文化现代化、生活化工程。开展国学经典进农村校园活动,以经过现代解读的传统道德思想影响农村青少年。通过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赢得部分持有传统思想的农民的认可与支持。二是加强文化活动场所和文化设施建设,为村民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便利。三是举办以红色为素材的多种文化娱乐活动。以“七一”“国庆”等重大节日为契机,举办红色文艺演出活动。鼓励以红歌作为广场舞的背景音乐等。四是改革政绩考核方式,将宣传组织文化活动作为乡镇党委、政府考核的重要项目,适当提高考核分值,鼓励基层政权抓好文化建设。五是加强意识形态管控,严厉打击有境外势力支持的邪教组织。通过多措并举的方式,有效抢占农村思想文化阵地,让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文化陶冶农村群众。

(三)突出农民工在乡村振兴中主体地位

有学者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启示之一,是基于社会结构变化找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点对象。[7]鉴于此,当前要加强对新生农民工群体的研究,深入调研其生存现状、生活习惯、思想观念,有针对性地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科学合理采用适应对路的传播方式,让农民工群体对马克思主义感兴趣,自觉接受科学的世界观,培养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以农民工主体地位为抓手,提高农民工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是改革乡镇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将群众代表参与作为乡镇党委、政府决策的必要环节,并将这一规定列入纪检监察部门监督的重点,以便有效减少侵害农民利益的政府行为的发生,维护农民基本权益。二是优化对返乡返村农民工群体的服务。乡村振兴离不开回流人员的参与和支持。这些回流人员带回了先进的理念、娴熟的技术、创业的资金,理应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基层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尊重回乡回村人员,以座谈会、上门谈心等形式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了解其需求和想法,竭力为其回乡创业提供政策和资金扶持,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三是进一步推进党委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完善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大会制度,发扬农村民主,提高农民工在村级事务管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话语权。

(四)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法

一是重新审视原有的宣传主体,实现单一化宣教主体向多元化传播主体转变,以适应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的需要。与此相适应,也要对单一模式的灌输宣传方式进行改革,多开展由多元主体实施的启发式宣传和教育。二是对传统的宣教方式进行适当改革,既要设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又要大胆探索现代宣传媒介,实现载体传统化转向现代化。一方面,要加强对乡村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将会议旧址、战争遗迹、监狱旧地、经色政权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成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基地。将典型产业、典型村庄打造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展示基地。以基地为载体,通过虚实结合,提高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感性认识,实现阵地宣教的现代化转换。同时,运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尤其是手机移动平台,开发相关应用软件,激发群众观看和学习的兴趣。三是实现内容抽象化转向生活化。

改革革命影视剧作叙事方式,多采取生活化的语言和题材,既要展示宏大历史叙事,又要将伟人平民化、生活化。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伟人的生活点滴为蓝本,加强以伟人传纪为内容的儿童动画作品的创作,让儿童先熟悉、认可人再介绍其思想,使其通过爱其人再爱其理论,这才符合青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四是实现传播对象笼统化转向分类化。对于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基础的受众,可以多宣传基本原理和抽象理论,使他们能够对马克思主义是什么,有什么基本内容,为什么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增强认识的深刻性。然而,对于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的党员和群众,就需要结合日常生活百态,以山歌、俚语、戏剧、歌舞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具象化宣传,做到通俗但不庸俗。总之,要通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而达到贴近群众的目的。

五、结语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意味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宣传与传播,更意味着要通过生动实践,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理论指导实践,以主体多元化为切入点全面加强宣教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繁荣农村文化;充分发挥乡村群众尤其是新生农民工的主体作用;与时俱进地运用多种宣传方式和载体。当前,最关键的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乡村振兴的各项事宜,真情实意为群众谋福利,让农村群众重新认同马克思主义,践行马克思主义,自觉传播马克思主义。这是实现新时代中国乡村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长久之策。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思想与“剑”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