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虚体质理论与科学实证*

2020-12-20孙健翔李玲孺

天津中医药 2020年9期
关键词:阴虚体质

孙健翔,王 琦,李玲孺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阴虚体质是由于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以阴虚内热等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类型。在中国一般人群的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中居于偏颇体质的第4位[1]。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有着熬夜频繁,纵欲耗精,情绪易怒,喜食辛辣等不良生活方式,严重损伤体内阴液,使阴虚体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1 阴虚体质的形成原因

1.1 先天禀赋不足 人类的体质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先天禀赋决定的。在阴虚体质形成方面,朱丹溪认为,小儿之体质禀受于先天,与乳母关系最为密切。《幼幼集成》中言:“有察母之阴血不足者,多犯阴虚发热,患痘则多犯肾虚内溃之证,此皆先天不足所致。”说明孕育时父母体弱,或年长受孕,早产等原因可能引起先天禀赋偏阴不足,导致个体素体阴虚的出现。

阴虚体质的遗传学研究表明[2],阴虚体质与平和体质表达差异基因共1 142个位点。其中上调基因645个位点,下调基因497个位点。阴虚质者存在参与蛋白质、糖脂等生物合成的基因表达上调,以及参与胆汁酸、白细胞三烯等代谢的基因表达上调,说明阴虚质者的生物合成与代谢功能有增强的趋势;参与转录、翻译相关的基因表达下调,提示了阴虚体质人群在遗传信息传递方面的能力可能呈现下降状态;而部分与生长发育相关的基因表达下调,以及与金属肽酶、三磷酸腺苷酶等活性相关的基因表达下调,又揭示了阴虚质者可能有生长发育下降的趋势。

1.2 后天因素 先天禀赋决定的体质并不是恒久不变的,后天因素对阴虚体质的形成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在中国一般人群的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阴虚体质在西部地区(甘肃省、青海省)比例较高。这可能与西部地区海拔高、多风、气候干燥,加之日照强烈,容易耗伤阴液有关。说明在特殊的气候、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可形成特定的体质特征。此外,过食辛辣、嗜酒伤阴、纵欲耗精、积劳阴亏等不良生活习惯,或曾患出血性疾病,或误服辛燥之品等原因都会促进阴虚体质的形成,让机体处于阴液不足的状态[3]。

2 阴虚体质的生理及心理特征

2.1 阴虚体质的生理特征 阴虚质在古代医学著作中多称为“素体阴虚”“阴虚之质”“阴虚之体”“阳盛阴虚之质”“素有热者”等。其主要表现特征为阴虚内热,乃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机体失于濡润滋养的一种体质状态。

2.1.1 阴虚体质多见热象 《灵枢·刺节真邪论》言:“阴气不足则内热。”且《伤寒总病论》中也记载:“素有热者,多病阳盛阴虚之候。”说明阴虚体质者机体阴液不足,出现热象。对比阴虚体质与平和体质者外周血基因表达谱[4]发现,阴虚体质上调基因多为炎性细胞相关因子,提示阴虚体质者发生炎性反应较平和体质者为多,可能与阴虚体质者“内热”密切相关。

2.1.2 阴虚体质面色潮红 王琦教授根据中医体质学理论,以及多年临床诊断治疗皮肤疾病的经验,提出了“肤-体相关论”。其中阴虚质的皮肤特征为面色潮红,有烘热感,唇红易干。

城市女性面部皮肤状态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发现[5],招募志愿者2 241名进行体质辨识和皮肤评测,中医体质辨识结果显示阴虚体质位居第3,肤色评测结果显示阴虚质在皮肤偏红者中最多。结合中医体质辨识方法与Baumann皮肤分类方法开展实验表明:阴虚体质者多为敏感型皮肤,而敏感型皮肤中的玫瑰痤疮亚型皮肤多表现为皮肤反复出现潮红,面部红斑,自觉灼热[6]。阴虚体质人群的皮肤与该类型皮肤特征较为相似。

2.1.3 阴虚体质形体偏瘦 古代医家多认为阴虚体质形体偏瘦。如《临证指南医案》:“瘦人阴不足”。又如《金子久专辑》:“形瘦尖长,皮色憔悴,阴虚木火无疑。”据王琦教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阴虚体质者多体型瘦长[7]。

研究发现[8],与平和体质者相比,阴虚体质者尿液中的肌酐含量显著下降、血液中丙氨酸含量减少,说明阴虚体质者肌肉含量较少,能量代谢水平较低下,体型不健壮。这与古代医家对于阴虚体质“形瘦色苍”的形体特征描述相一致。

2.1.4 阴虚体质呈现睡眠生理和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节异常 《灵枢·口问》所载:“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阴虚体质由于阴精不足,阳相对亢盛的特征,在其睡眠状态及睡眠障碍的发生过程中具有其一定的特异性。经过床垫式睡眠状态检测系统对夜间睡眠参数进行对比发现[9],阴虚体质组的总睡眠时间、深睡期百分比和睡眠效率较正常减低,而浅睡期百分比和觉醒时间较正常增加,其总睡眠时间低于平和质组。表明阴虚体质者易失眠,睡眠质量较平和质低。

阴虚体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节异常。研究显示[2],阴虚质血清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显著降低,血清皮质酮稍微升高,说明阴虚质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机体抵抗力和应激能力有下降趋势。此外,阴虚体质者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下降显著,而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素(FT3)水平显著升高,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稍微升高,说明阴虚体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调节紊乱,而阴虚体质者“内热”等诸多表现,可能与该轴调节紊乱、FT3水平升高有关。

2.2 阴虚体质的心理特征 在心理特征方面,《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到:“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说明阴虚体质性情急躁,外向,好动。在对505例大学生中医体质类型的人格心理特征流行病学调查中,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评估人格心理特征。结果显示阴虚体质者具有性格外向、情绪不稳定的个性特点。阴虚体质者由于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阴不制阳,阳热之气相对偏旺而阳热内盛,故个性急躁、好动、外向[10]。

3 阴虚体质的分布特征

3.1 阴虚体质年龄分布特征的古今差异 古代医家多认为年长者多见阴虚体质。刘完素借用“千年之本,其中自焚”的规律,认为年长者多为“气衰”及“阴虚阳实”之体,提出了“老年阴虚阳实论”。随着年龄逐渐增长,人体气血衰弱、脉络瘀阻,肾阴亏虚,不能润泽肌肤、毛发。相关研究显示[11],随着年龄的增加,阳虚质的分布逐渐增加,阴虚质的分布逐渐减少。说明年轻时“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随着岁月流逝,元阳逐渐衰微,故阴虚体质者占比逐渐减少。全国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阴虚体质有年轻人更多见的倾向。江苏地区2 043例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中(学生,15~19岁)阴虚体质占比位列第3。

3.2 阴虚体质的性别分布特征 从各年龄段女性体质分布的研究中发现[11],阴虚质的分布在45~54岁组出现1个峰值,可能和女性的更年期有关。此时卵巢功能衰退,易出现潮热盗汗等阴虚质表现。对于妇人阴虚,朱丹溪认为“妇人以血为主,血属阴,易于亏欠”。唐容川[12]言:“男子主气,女子主血。”女性属阴,血亦属阴,月经周期性的排出血液加之孕育、分娩、哺乳等女性特有的生理功能皆为阴血所维系,故女性体质偏于阴虚。调查显示[13]中国城市女性在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婚姻状况与不同地域的偏颇体质频数分布中,阴虚体质均位居前3位。这可能与女性群体“以血为本”的生理特性、生活压力增大、工作强度增强、社会参与程度提升等有关。

4 阴虚体质的发病倾向

阴虚体质平素易患有阴亏燥热的病变,或病后易表现为阴亏症状,平素不耐热邪,耐冬不耐夏,不耐受燥邪。易患咳嗽、消渴、闭经、内伤发热等病证[3]。

4.1 阴虚体质易发便秘 王琦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共检索《黄帝内经》至民国期间重要古代文献108种及现代文献60余种[7],并统计现近代医家进行1 000例以上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现代文献按照其记录的体质分类及特征表述的统计分析,对11位现代中医体质研究学者有关体质分类及特征的表述进行出现频率的统计。结果表明,在频次大于3次以上的阴虚质体质特征中,“大便干燥”频次为5。说明阴虚体质者常出现大便干燥的体质特征,提示阴虚体质的发病倾向为便秘。

4.2 阴虚体质易发糖尿病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阴虚体质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显著相关,是其发病的高危体质类型[14-15]。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质类型以阴虚质、痰湿质多见[16],可能是由于中医消渴病病机主要是阴津亏损,燥热偏盛。相关研究表明[17]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类型与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相关。其中阴虚质与其他体质相比较,胰岛素β细胞为最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阴虚体质的调体方药研究

朱丹溪提出:“夫阳在外,为阴之卫,阴在内,为阳之守……实非有热,当作阴虚治之,而用补养之法可也。”从而主张“虚火可补”的原则。他认为“补阴即火自降”,故倡导滋阴降火之法。王琦教授提出阴虚体质的调体法则为:滋补肾阴,壮水制火[3]。

5.1 调体要点

5.1.1 滋阴与清热并用 阴虚生内热,故滋阴应注意与清热法同用或滋阴润燥同用。

5.1.2 保津即以保血,养血即可生津 由于人体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关系,真阴不足,可涉及精、血、津、液的亏虚,因此在调治阴虚的同时,注意结合填精、养血的方药。

5.1.3 养阴兼顾理气健脾 滋阴药多性柔而腻,久服易伤脾阳,容易引起胃纳呆滞、腹胀腹泻等,可加木香、砂仁、陈皮、鸡内金等理气健脾消导之品。

5.2 阴虚质调体药物举隅 阿胶,性平,味甘,归肺、肝、肾经。作为“补血圣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位列上品,载其:“主治心内崩,腰腹钝痛,女子下血等。”本品具有补血、滋阴、润肺、止血之功,保津即以保血,养血即可生津,是调节阴虚体质的常用药。

5.3 阴虚质调体方举隅 大补阴丸方出元代滋阴学派代表朱丹溪所著《丹溪心法》,是滋补肾阴的名方,由熟地黄、龟板、黄柏、知母、猪脊髓5药组成。大补阴丸组方体现了“滋阴与清热并用”“保津即以保血,养血即可生津”的要点。方中熟地黄和龟板共奏填精补髓,滋肾益精之功,黄柏和知母共达滋阴清热之效。猪脊髓作为血肉有情之品,以髓补髓,增强填精、保津之效。全方标本兼顾,滋阴与清热并用,填精保津之效尤。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研究[18]统计结果显示,更年期综合征肾阴虚型最多,占所发病的70%左右。中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研究表明[19],大补阴丸配合情志调理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取得良好疗效,因此本方常用于治疗阴虚体质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6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阴虚体质的系列研究,初步明确了其形成原因、生理及心理特征、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发病倾向等客观指标,在临床治疗方面积累了一定的调体方药经验。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合理利用现代研究手段,进一步寻找阴虚体质特征的微观证据;开展前瞻性队列研究,明确阴虚体质易患疾病;开展病例系列研究、方药调体机制研究等,更好地为临床调体防病及成果转化服务。

猜你喜欢

阴虚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自拟地芍龙牡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阴虚热盛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养阴三法治疗糖尿病多汗症的探讨
2型糖尿病阴虚体质者的中医症状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