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就医成本、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20-12-19陆惠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9期
关键词:股骨颈置换术髋关节

陆惠华

(徐闻县人民医院,广东 徐闻)

0 引言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常见骨折类型之一,骨折原因与交通事故、骨质疏松、脏器病变等有关[1],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当前骨科治疗股骨颈骨折常用的一种手术方法,可采用特定材料的人工髋关节替换自体关节,发挥着髋关节作用,但术后需长时间卧床,进而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比如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等[2],因此需要应用系统化的护理服务,合理优化医疗资源,积极促进术后康复,尽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保证手术效果[3]。本研究选取60 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病人,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其就医成本、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具体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实验资料

选取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于本院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病人60 例,根据随机电脑等量法分组,对照组30 例中男女例数比17:13;骨折位置:右髋9 例、左髋21 例;年龄43—75 岁,平均(54.29±4.40)岁;骨折原因:重物压伤3 例、交通事故22 例、跌倒5 例;研究组30 例中男女例数比18:12;骨折位置:右髋7 例、左髋23 例;年龄区间42—74 岁,平均(54.37±4.28)岁;骨折原因:重物压伤2 例、交通事故21 例、跌倒7 例。两组患者性别、骨折位置、年龄、骨折原因等临床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即指导病人完成各项检查,告知患者手术内容、麻醉方法、手术注意事项、并发症、注意事项等,叮嘱病人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研究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方法:①入院时护理:护理人员需详细录入病人基本资料信息,告知病人实际病情、病房环境、规章制度等,科学评估病人心理状态、生理状况,指导病人进行床上排尿排便训练,为病人营造舒适、安静、整洁的环境,为病人和家属讲解骨折与手术相关知识,介绍手术成功案例,引导病人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②入院后第2—3d 护理:观察病人睡眠情况,按照医嘱为睡眠障碍病人用药,指导病人合理调节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充足,叮嘱家属帮助病人定时变化体位,注意床单被罩平整、干净,帮助病人排痰,每天均需清洁会阴部,注意会阴部干燥、隐私保护,每天查房次数≥5 次,了解病人身心变化,给予心理疏导,告知家属多鼓励、支持病人;③术前1d 护理:主动询问病人心理状况,耐心讲解手术流程、注意事项、术中可能出现问题等,告知病人术前禁止饮食6h,帮助病人完成肠道灌洗,准备好输血、药品、备皮等工作;④术日至术后24h 内护理:密切观察病人血压、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定时查看病人各种留置管状态,给予心理疏导,通过听音乐、按摩等方式分散病人注意力,减轻疼痛,消除紧张感;⑤术后1-4d 护理:将患肢放置在软垫上,防止压疮,鼓励患者及早进行肢体被动与主动训练,帮助病人更换体位、完成功能锻炼,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综合评估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指导患者每天下床活动3-4 次,包括双臂悬吊抬臀、肢体运动等,每次活动5-10min,同时给予易消化、高蛋白、富含纤维素、清淡的食物,叮嘱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预防便秘,针对腹部胀气者,指导家属按摩其腹部,维持肠道正常蠕动;⑥出院前护理:指导病人进行踝关节缓慢屈伸旋转主动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注意运动循序渐进,再逐渐开始膝关节与髋关节屈曲运动,角度<90°,每天运动3—5 次,每次运动15min 左右,根据病人床上与床边坐起情况,通过医生指导用助行器进行站起训练,并缓慢移动,综合评估病人康复情况,讲解康复相关知识;⑦出院后护理:每周对病人进行电话随访1 次,每个月对病人进行上门随访1 次,了解患者出院后康复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病人解决疾病相关问题。

1.3 评定标准

记录两组病人住院时间、就医成本,在出院当天、术后30d,采用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4]对两组病人髋关节进行评估,分值0—100 分,评分越高说明病人髋关节越好。应用问卷调查表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5],内容包括护患关系、护理质量、护理态度、专业素质等,标准:评分≥80 分为十分满意、80 分>评分≥60 分为基本满意、评分<60 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将试验结果录入SPSS 20.0 软件,定量资料检验行t,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定数资料行χ2检验,表示用百分比(%),当P<0.05 时,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就医成本与髋关节恢复情况对比

研究组病人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就医成本明显低于对照组,出院当天、术后30d 的Harris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就医成本与髋关节恢复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病人就医成本与髋关节恢复情况对比(±s)

分组 住院时间(d) 就医成本(元) Harris(分)出院当天 术后30d研究组(n=30) 15.90±1.38 33880.51±6658.43 55.59±6.80 82.47±8.75对照组(n=30) 29.07±1.52 37856.64±6712.35 42.96±5.61 71.32±7.69 t 35.136 2.303 7.847 5.243 P 0.000 0.025 0.000 0.000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病人对护理不满意1 例、基本满意12 例、十分满意17 例,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病人对护理不满意6例、基本满意15 例、十分满意9 例,护理满意度为8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几年,国家经济快速增长,交通运输行业不断发展,交通意外事故频发,人口逐渐老龄化,股骨颈骨折发生率出现逐年增长现象[6],一旦形成骨折,多需要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及时替换损伤的髋关节,维持髋关节功能,但病人术后需卧床一段时间,且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7],故需要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根据病人手术方案和实际骨折情况,给予入院时护理、入院后第2—3d 护理、术前1d 护理、术日至术后24h 内护理、术后1—4d 护理、出院前护理、出院后护理,在不同时间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8],指导患者充足睡眠,加深病人对手术与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可引导患者积极配合康复训练,促使髋关节功能及早恢复,且充分突出了护理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有效提高护理质量[9-10]。该结果显示,研究组病人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就医成本明显低于对照组,出院当天、术后30d 的Harris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为96.67%,也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

总而言之,临床护理路径对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就医成本、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较好,能有效降低病人就医成本,提高治疗效果,明显改善髋关节,可提升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大量推广应用在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

猜你喜欢

股骨颈置换术髋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有髋关节手术史的全髋置换术与单纯全髋置换术比较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系统(FNS)比Hansson钉稳定性更好、固定更可靠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研究进展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颈短缩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