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期肺癌疼痛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2020-12-19师洋李欣睿魏峰王荃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9期
关键词:评量护患循证

师洋,李欣睿,魏峰,王荃*

(1.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 保健七科,北京;2.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干部病房二科,北京;3.北京市东直门中医院 骨科,北京)

0 引言

晚期肺癌是一种病死率较高的呼吸系统疾病。化疗是临床主要治疗方法。虽然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癌细胞的生长、扩散或转移,但也会给患者带来并发症和痛苦,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1-2]。为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通常在其护理中实施疼痛护理,但由于其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应用效果有待提高。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护理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循证护理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通过循证护理,取目前能获得的最有价值、最准确的研究依据,准确、明智、谨慎地运用,同时参考临床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知识构成和实践经验,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个人价值和愿望,最终给出完整有效的护理方案。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以疼痛为主,因此从心理、心理、社会、生理、药物等方面对晚期肿瘤患者的护理多以疼痛为主,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和高质量的循证护理,可大大提高了治疗有效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3-4]。本研究探析了晚期肺癌疼痛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的可行性,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80 例晚期肺癌疼痛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每组例数40。其中实验组年龄31-76 岁,平均(56.21±5.27) 岁,男29:女11。对照组年龄32-79 岁,平均(56.78±5.98)岁,男27:女13。两组一般资料统计P>0.05。本研究经伦理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循证护理模式。①首先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培训成员了解循证护理的概念和特点,然后提出循证问题:晚期肺癌患者疼痛的原因及治疗措施。针对循证问题,查阅相关病例、数据库和相关研究文献,结合实际情况和护理经验,制定并实施循证护理方案。②环境和睡眠护理:入院后帮助患者熟悉病房环境,多与患者沟通,减少陌生感。了解患者喜好和需求,根据患者意愿控制病房探访人员流量,不打扰他们休息,病房温度在25℃左右,湿度在55-55% 左右,日常噪音小于45dB,仪器声音小于30dB,提高他们的舒适性,改善他们的精神状态。③卧床护理:为避免卧床期间移动或与床上用品产生摩擦或压力,可将海绵或气垫放在患者床上,在枕骨、肩胛骨、臀部、膝盖和脚上垫软枕头,协助患者每2 小时翻身一次,并取下软枕头按摩患者的局部组织,避免疼痛、刺激或压疮等并发症。④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减轻他们的恐惧情绪。对于有心理问题的患者,请心理咨询师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医疗护理方案。⑤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疼痛发生机制,介绍疼痛分级、使用止痛药的目的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加深他们的了解。⑥给药护理。护士要熟练掌握止痛程序的基本原理和麻醉、止痛知识,掌握止痛药物的使用原则,以免出现药物依赖。⑦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指导患者按医嘱服药,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采取听音乐、看电视、聊天等形式将注意力转移到疼痛上,以减少痛感。指导家属尽可能多地为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⑧饮食护理。医护人员要向患者家属详细了解患者的日常习惯和饮食喜好,明确食品含量和口味喜好,科学调整患者饮食结构。以确保患者的食欲刺激并维持充足的营养摄入。饮食护理工作要遵循营养均衡、低脂易消化的原则,增强患者身体抵抗力,帮助患者提高疼痛耐受度。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0-10 分,分值越低越好)、焦虑自评量表评分(20-80 分,越低越好)、护理满意度水平(0-100 分,越高越好)、疼痛减轻的时间、护患纠纷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SPSS 23.0 软件中,构成比用卡方统计,计量则行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

护理前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两组均显著降低,而其中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护理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s,分)

表1 护理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s,分)

组别(n)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SDS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40) 6.84±1.33 4.32±1.03 65.33±1.22 46.13±1.74实验组(40) 6.37±1.21 2.05±0.12 65.45±1.15 35.65±0.93 t 0.185 12.256 0.134 14.313 P>0.05 <0.05 >0.05 <0.05

2.2 护理满意度水平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水平比对照组高(t=7.912,P=0.000<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水平是94.68±3.21 分,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水平是82.44±2.25 分。

2.3 疼痛减轻的时间

实验组疼痛减轻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疼痛减轻的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疼痛减轻的时间比较(±s)

组别(n) 晚期肺癌疼痛减轻时间(d)对照组(40) 5.40±2.17实验组(40) 3.21±1.41 t 6.021 P 0.000

2.4 护患纠纷发生率

实验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178,P=0.012<0.05)。实验组护患纠纷发生有1 例,占2.5%,而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8例,占20.0%。

3 讨论

临床上,肿瘤患者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恶性肿瘤癌变的几率很高。在临床治疗的后期,晚期肿瘤患者出现癌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烦恼,也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5-6]。因此,晚期癌症患者的护理更为关键,在我们的传统护理中,不能完全满足晚期癌症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只做常规护理,没有真正关注患者的内在需求。晚期肺癌患者疼痛较重,约占70%,占80%,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因此,除了有效的止痛治疗外,患者还应该给予有针对性的疼痛护理,以减轻他们的痛苦,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7-8]。

循证护理是以科研成果为基础,结合临床经验和患者需求,将科研证据转化为护理措施,以达到相应的护理目的的专业综合护理模式。在晚期肺癌患者的疼痛护理中,循证护理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有疼痛症状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护士根据疼痛原因实施循证护理。比如卧床压力、床铺摩擦刺激、心理敏感度等因素,改善患者的病房环境,减少疼痛刺激,提高患者舒适度,有效缓解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9-10]。

该研究的成果显示实验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水平高于对照组,疼痛减轻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可见晚期肺癌疼痛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模式效果确切,主要是因为循证护理中,可针对疼痛的原因,询问缓解措施,结合患者的需求和临床经验,从内外部因素的角度进行干预。通过改善病房环境,减少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消除休息时卧床压力、床铺运动摩擦等因素,可以减少疼痛刺激,同时提高患者舒适度,全面缓解患者痛苦,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晚期肺癌疼痛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模式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疼痛和焦虑,并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评量护患循证
护患沟通:妇科护理工作中具体应用探讨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现代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及对策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台湾地区素养导向的语文评量研究及其启示
心理量表,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