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温胃散寒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

2020-12-19梁志海陈艳妮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9期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脾胃

梁志海,陈艳妮

(韶关市曲江区人民医院,广东 韶关)

0 引言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又名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胃粘膜上皮与腺体萎缩,胃粘膜变薄,同时伴有幽门腺化生、肠腺化生,导致黏膜基层增厚所引起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常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为:①上腹胀满;②嗳气;③阵痛;④食欲不振;⑤逐渐消瘦等[1]。且该疾病发生主要与饮食习惯、人体质因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吸烟、饮酒、刺激性食物等均会对胃黏膜造成较大的损伤;再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胃黏膜抵抗能力也会逐渐减弱,从而更加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遭到损坏。此外,缺铁性贫血的人群更易患萎缩性胃炎。若是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病情,则易诱发胃溃疡、胃出血等并发症,病情严重者甚至可能会直接致癌[2]。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尚无特效药,以往采用的西药虽能短期控制疾病,但长期使用并还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且患者应用后副反应大。因此,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主要将2017 年1月至2020 年1 月,我院医治的30 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拟温胃散寒汤治疗后,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所纳入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医治的30 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选取的时间段为2017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15)与观察组(n=15),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其中男性患者有9 例,女性患者有6 例,年龄范围28 岁至74 岁,平均(52.39±2.21)岁。观察组采用自拟温胃散寒汤治疗,男性患者有10 例,女性患者有5 例,年龄范围30 岁至75 岁,平均(52.42±3.18)岁。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比较各项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七味胃痛胶囊(生产厂家:青海益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6459)治疗:口服,3粒至4 粒/1 次,3 次/1 次,饭前服用。

观察组采用自拟温胃散寒汤治疗:(1)药方:①炙黄芪与炒白术各15 克;②党参、炒山楂及香附各10 克;③生半夏、桂枝、陈皮及高良姜各8 克;④茯苓、炙甘草及川芎各6 克。(2)煎服方法:均由我院中药房统一煎制,150mL/1 袋,1 袋/1次,2 袋/1 天,每日早饭晚饭半小时后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八周[3]。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评估:参照《中医病症诊断标准》判断治疗疗效[4],①痊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消失,经胃镜检查下黏膜颜色恢复正常,病理结果显示为腺体萎缩;②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经胃镜检查下黏膜颜色基本恢复正常,病理结果显示为基本腺体萎缩;③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经胃镜检查下黏膜颜色变浅,病理结果显示为有所腺体萎缩;④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无变化或加重。

(2)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TXB2 水平;应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PG 水平。

(3)症状积分评估:主要症状积分包含①口干口苦、②上腹饱胀、③乏力、④纳差、⑤消化不良,分为4 个程度,无症状者0 分,轻度症状者2 分,中度症状者4 分,重度症状者6 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为93.33%,χ2值为14.398、P值为0.000,对照组患者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P<0.05)。

2.2 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血浆TXB2 与PG 水平比较

对照组TXB2 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PG Ⅰ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PG Ⅱ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3 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

对照组口干口苦、上腹饱胀、乏力、纳差、消化不良评分,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血浆TXB2 与PG 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血浆TXB2 与PG 水平比较(±s)

组别(n=例数) TXB2(pg/mL) PG Ⅰ(ug/l) PG Ⅱ(ug/l)对照组(n=15) 554.25±95.38 71.40±8.60 13.45±5.41观察组(n=15) 439.74±91.17 77.41±7.15 12.79±3.68 t 3.362 2.081 0.391 P 0.002 0.047 0.699

表2 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s)

项目 对照组 观察组(n=15) t P口干口苦(分) 2.42±0.29 1.04±0.72 6.886 0.000上腹饱胀(分) 3.43±1.02 1.36±0.95 5.752 0.000乏力(分) 3.42±0.27 1.54±0.93 7.519 0.000纳差(分) 2.42±0.96 1.42±0.84 3.036 0.005消化不良(分) 3.49±0.87 2.16±0.97 3.953 0.001

3 讨论

近年来,人们工作与生活节奏变快,生活方式与习惯发生改变,导致患胃部疾病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其中萎缩性胃炎则是常见的一种慢性胃疾病,具有高发病率的特点。根据相关文献报道的资料数据显示,我国慢性萎缩性胃炎在受检人群中占比约13.8%左右,且每年癌变率约为0.5%至1.0%,若同时伴有异型增生患者发生癌变的几率更高,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5]。

以往临床上主要采用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此方式对患者虽有一定疗效,但因该疾病的发病是由多种因素索所引起,若是单纯的采用西药治疗,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激活某些隐藏因素,从而导致并发症发生,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不利影响。我国中医学中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归属于“痞满”、“胃脘痛”等范畴,而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则表现为胃脘痛、食少纳呆、乏力倦怠等症状,病位在胃脘部的同时,又于肝、脾、胆等脏腑有着密切关系,其主要发病因素为外邪入侵、优思倦怠、饮食不节及情志不畅。因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应以运脾健胃、化瘀益气为主。温胃散寒汤中的高良姜具有止痛行气、祛风散寒、温胃的作用;香附具有止痛调经、宽中理气、解郁疏肝的效果;生半夏则可起到化痰燥湿的作用;炒白术具有益气健脾、燥湿利水的功效;党参则能起到甘补而平、生津与养血的作用等。将所有药材共用,则可起到固护中焦之气,从而缓解患者的胃部不适感[6]。从以上研究结果中可看出,观察组应用自拟温胃散寒汤后,治疗总有效率、PG Ⅰ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积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采用自拟温胃散寒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机体血浆TXB2 与PG 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萎缩性胃炎脾胃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四问”慢性胃炎
新年心愿宝宝有个好脾胃!
细嚼慢咽护脾胃
加味异功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
谈谈萎缩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