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城市食品安全工程的调研

2020-12-19张耀华孙小媛段春娟王玥婷吕梦蕾

农产品加工 2020年2期
关键词:韩城市小作坊监管

薛 婷,张耀华,孙小媛,段春娟,吉 波,王玥婷,吕梦蕾

(韩城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陕西韩城 715400)

民为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是全球面临的挑战,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吃得更放心、吃得更健康[1]。韩城市作为第一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截至2017年,共有户籍人口40万人,为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韩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夯实基层基础、创新监管方式、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食品保障能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韩城市食品安全工程为调研对象,通过对快检室管理建设、小作坊园区化管理、流动小摊贩集中监管等方面的食品安全民生工程的调研,以期为其他县市的食品安全工程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

1 食品快检工程的现状调研

1.1 基层监管所管理建设

韩城市9个基层监管所中已有6个完成标准化建设,并通过验收,剩余3个(芝阳、板桥、乔南)基层监管所已建成并达到检验标准。在日常监管中,制定了《关于推行食品药品网格化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 《市场巡查监管工作规范》,根据韩城市街道、农村、社区布局、经营户分布情况和监管职责分工,将管辖区域划分成56个网格单元,实现了监管执法全覆盖。

1.2 商超农贸市场管理

韩城市城区共有桢州市场、南关市场、象山市场等6个大型农贸市场,阳光超市、天惠亿家等5家大型商超,全部配备了标准化快检室,具备农药残留、兽药残留、亚硝酸盐等多个常规检测项目的定性或半定量检测能力。快检人员每天开店经营前半小时完成对食用农产品的随机检测,对结果进行公示,让群众的菜篮子、米袋子更加安全放心。2018年配备的食品快速检测车不定时、不定期地对集市、乡镇的蔬菜、水果、鲜肉等食品进行快速检测,进一步筑牢食品安全防火墙。

1.3 学校食堂管理

韩城市象山中学和西庄中学两所寄宿制学校设立了快检室,通过定期检查和抽查等方式,为学校食品安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其他学校和幼儿园的快检室也在建设之中。此外,学校食堂食材的选购,采用标准化模式进行严格把控、索证、索票,按照要求记好台账,实现所有食材追踪溯源。构建由市教育局、基层学校、学生家长代表为成员的“三位一体”的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络,联合市场监管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经常性开展抽查、专项督查或整治活动,不定期对学校餐厅及周边的流动摊贩、餐饮门店、食杂店等进行检查和规范,对校外“小饭桌”进行检查和结果公示,不断提高校园及周边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

2 明厨亮灶工程

韩城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很多特色小吃,餐饮单位的数量巨大,而监管人员数量相对不足,靠现有的监管方式难以实现有效的监管,明厨亮灶工程作为一种有效的监管手段于2016年开始推广,主要通过采用隔断矮墙、透明玻璃幕墙、视频显示等方式,将菜品的切配烹饪、冷食类和生食类食品加工、餐饮具消毒等直接展示给消费者。该工程2107年在韩城市推广使用,使原来闲人免进的厨房重地,变成欢迎监督的阳光厨房。董村餐饮示范街和古城美食街作为典型,组织300余家餐饮和食品经营单位参观学习,通过典型效应进一步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3 “三小”监管

“三小”监管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硬骨头、深水区,结合韩城市的实际情况,推出了小作坊园区化管理,小经营、小摊点集中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3.1 小作坊园区化管理

据统计,韩城市现有从事馒头、豆腐、熟肉制品、糕点面包等小作坊400余家,针对小作坊规模小、基础薄、数量多、分布散、监管难的实际,韩城市通过“政府扶持补贴、企业投资运营、部门集中监管、社会共同监督”的方式建成了盛龙小作坊园区,园区内设有食品检验检测室、操作全程电子监控等设施,通过严把食品原材料质量安全关。实现原材料“追根溯源”,严抓信息公示,严查存在问题。通过大量的宣传和引导,“小作坊园区化”的集中规范管理,降低了监管成本,提高了监管效能,破解了监管难题。

3.2 小经营、小摊点管理

对于小经营、小摊点存在范围广、流动强、情况杂、难监管的实际,韩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把监管责任目标化、责任化,对韩城市人流量比较大的西峙路、乔南路等区域规划了食品小摊贩专营区,配套了水电等设施,统一推车、棚等设施。通过强化错时监督、规范监督抽检等手段,使“三小”卫生条件、管理水平、食品质量显著提高,社会效益大幅提升,日常监督更加有力,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

4 厨师备案食品安全监督员监督

韩城市共有276个行政村,农村集体聚餐一般聚餐群众多、卫生状况堪忧、食品安全隐患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对韩城市的农村厨师服务队进行备案和培训,出台了统一备案、统一着装、持证上岗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消除了安全隐患,从2017年开始对辖区举行的集体聚餐活动进行现场指导,实时监管。此外,通过配备乡镇、村街、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 队伍,聘请社会热心人士参与日常监管。对韩城市的食品安全依靠群众监督,发动群众举报,通过舆论宣传和广泛参与,形成层层关注食品安全、人人维护安全利益的良好氛围,不让违法者有空子可钻。

5 存在问题

目前,韩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上的一系列监管举措已经取得显著的效果,但是,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大工程,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不足之处仍然存在。

5.1 专业人才还需充实、专业技术有待提高

快速检测作为一种成本低、效率高的监管手段,对操作人员的学历要求比较低,一般经过简单的培训即可上岗。但由于专业知识的缺失,导致大部分快检人员对于快检的原理、检测结果判断等专业方面的知识似懂非懂,在快检试剂的选购、储存、规范操作等方面能力参差不齐,检验室的使用、维护、资金的投入、检验的计划、问题食品后续处理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均不完善,亟需专业的培训指导来健全管理体系,以提升业务水平。

5.2 传统监管模式效率低、质量有待提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亟需大数据的融入来提高监管的效率。明厨亮灶、快检室建立等设施没有纳入统一的数据库实时监管,检测结果不能实时传输到监管部门,快检工作未与日常食品安全监管充分衔接,所以检测室使用效率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更多的是依赖相关单位的自律,这些都需要技术手段才能得以实现。

5.3 公众的参与度低

面对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公众也迫切地渴望有一种途径可以方便地了解食品生产企业及餐饮单位的食品安全状况,12315投诉平台和政府网站公布的每月一期的食品安全抽检情况公示等措施,群众的知晓率、参与度并不高,需要进一步创新监管模式,提高群众的参与度、满意率。

6 对策建议

6.1 引入专业人才,定期培训指导

随着新形势下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的深入发展,“大市场、大监管、大服务、大维权”的新型市场监管格局正逐步形成,具备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需要扩充到监管队伍中[1]。此外,还要加强对各个农贸市场和商超快检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工作,建立长效的食品安全管理机制。

6.2 智慧监管提上议程

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为指挥调度、调查取证等多种后台应用提供及时、可靠的监控图像信息、业务数据,提升监管的主动性、覆盖面和工作效率;同时,加强信息公开力度,突出政府服务职能,遵循属地管理原则,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形成政府监管和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共用保障食品安全。

6.3 营造全民监督的良好氛围

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公众也有知情权,通过“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开放日”“你点我检”等活动,进一步宣传食用农产品快检工作,加强与韩城市民的互动,增强韩城市民的参与度和知晓度,并通过专业人才的输入、大数据的投入、规范的管理和培训,以及经营者的诚信自律和守法经营意识的提升,进一步筑牢韩城的食品安全防火墙。

猜你喜欢

韩城市小作坊监管
韩城市:首次自主采集市“两会”影像资料
江苏启动食品小作坊第三方技术帮扶工作
数字监管 既能“看病”也能“开方”
韩城市文化馆:韩城市文化馆新馆正式开馆
韩城市文化馆“云上幸福年”韩城市首届网络春晚成功举办
安徽: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行动成效显著
安徽:启动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行动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南乐县张果屯镇食品小作坊开展提档升级工作
监管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