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检监察学院办学模式研究
——以攀枝花纪检监察学院为例

2020-12-19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廉政纪检监察学院

彭 徐

(攀枝花学院 纪委,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是纪检监察学院的立院之本,建一个什么样的纪检监察学院,怎样建设纪检监察学院,是我们举办者需要回答的重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是办学定位,只有确定了办学定位,才能明确办学方向,理清纪检监察学院的发展思路。

党的十九大以来,《监察法》的颁布,进一步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急切需要纪检监察专业人才的培养,急切需要加强纪检监察一线干部的业务培训以及开展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廉洁教育,开展反腐倡廉理论研究,同时为深化校地合作的力度,提高攀枝花学院服务地方、服务党政企事业单位、服务区域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面向全省纪检监察干部、党员干部、青年大学生依托攀枝花学院教学资源、学科资源、人才资源,依托《廉政瞭望》杂志社媒体平台资源和攀枝花市纪检监察学会行政资源,由攀枝花学院、《廉政瞭望》杂志社、攀枝花市纪检监察学会合作共建攀枝花纪检监察学院(以下简称“纪检监察学院”)。该学院是由攀枝花学院党委批准设立,攀枝花市委批准成立的四川省首家纪检监察学院。这是一所以增强四川省纪检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和纪检监察业务能力为根本目标的干部培训学校,是以纪检监察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为目的纪检监察学院。

一、纪检监察学院发展定位

纪检监察学院近期目标是建成四川省纪检监察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省内高校廉政研究基地,服务和保障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工作顺利推进。中期目标是建成四川省纪检监察学院和省级党性教育基地,建成全国高校廉政研究基地,服务和推进廉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远期目标是力争把攀枝花纪检监察学院建成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分院,成为面向全省、全国的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基地、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培训基地。建成“两基地两中心”,即:纪检监察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廉政教育培训基地;反腐倡廉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反腐败交流与合作中心。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科学文化素养、扎实纪检监察本科功底和较强纪检监察实务技能,适应地方党建、社会治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面向一线的应用型纪检监察高级人才。在大量培养纪检监察一线的干部和满足大多数学生成为应用型纪检监察人才的同时,支持和鼓励部分毕业生报考纪检监察专业硕士生。

二、纪检监察学院办学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照《党章》、《监察法》、《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党规党纪、法律法规,坚持办学的政治性、理论性、实践性、创新性,充分利用攀枝花丰富的三线建设资源,传承三线红色基因,弘扬三线精神,开展纪检监察实务的理论教学和具有三线特色的实践教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科学文化素养、扎实纪检监察本科功底和较强纪检监察务实技能,适应地方党建、社会治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面向一线的应用型纪检监察高级人才。

三、纪检监察学院机构设置

“攀枝花纪检监察学院”由攀枝花市纪委监委委托攀枝花学院委派有关领导同志负责具体领导和管理工作。学院院长1名,由攀枝花学院纪委书记担任。学院副院长5名,由攀枝花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院院长、党支部书记和攀枝花学院纪委副书记3人担任;由《廉政瞭望》杂志社派1人担任;攀枝花市纪检监察学会派会长1人担任。攀枝花纪检监察学院下设办公室、培训部、教务部、教研教材部,负责日常管理、培训、教学科研和服务工作,成员由攀枝花学院相关成员组成。在市纪委监委设工作联络组。负责与攀枝花纪检监察学院及其办公室进行相关事宜的沟通协调,成员由市纪委监委分管领导、有关室(部)负责人组成。院长、副院长由攀枝花学院发文任命。

四、纪检监察教育培训设置

(一)学院干部培训的中心任务包括两部分内容

其一:政治培训。包含党性教育、忠诚教育、理论教育、纪律教育,目的是培养忠诚、干净、有担当的纪检干部。其二:业务培训。纪检监察法律法规、纪检监察实务,培养知法懂法,业务精湛的纪检干部。

(二)学院教学模块的构架

纪检监察学院教学模块采取部门管理体制,分为教务部、培训部、教研教材部三块。

1.教务部负责的职能工作:招生工作、学科建设、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质量监控、课程设置、教师聘任、教学方法创新等,学院师资队伍由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和客座教授三部分组成。其中兼职教师主要由省、市纪委监委机关的领导干部担任;客座教授由中央、省党校、著名高校的法学类知名教授以及部分企业来源的教师组成;专职教师是纪检监察学院内部教师,采取集体备课制度。

2.培训部负责的职能工作:目前纪检监察学院的培训业务主要以短期培训为主,以调训任务为指引,开展为期3、5、7、10天的短期培训。培训类型包括组织类培训、岗位类培训和个人需求类培训,以组织类和岗位类为主。班型设计分四种:任职类培训班(新任纪检员干部)、业务类培训班(如宣传类、信访类、办案类)、党风廉政类培训班以及党性教育类培训班。培训课程设置方面分三类:A党的理论和党性教育。含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B纪检理论和实务教育。如当前纪检理论和工作重心的转化,监督的法律法规等。C综合思想类。如历史人文、国防国际关系等。D三线文化及三线精神传承。教学方法方面以讲授式为主,也积极探索体验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现场教学、微党课教学。负责班型设置、培训学员的报到报名、学员手册的制定、开课结课、学员管理。负责配置班主任、组织员,落实班级管理、住宿、生活等后勤保障工作,具体包括学员报名、分组、支部建设、教师接待等。

3.教研教材部的职能工作:教材建设部则负责教学资料建设,包括教材的编写和选定、教学资料的印发等。

五、纪检监察培训课程设置

理论教学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党性教育课、纪检监察实务课、素质能力课、形势政治课。特色实践教学课设置了四条主题线路:一是“英雄攀枝花”系列点位。以三线建设博物馆、三线建设时期遗留下来的纪念地址为主;二是“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系列点位。主要展示攀枝花生态文明暨阳光康养产业发展面貌和攀枝花纪检监察“心向阳光、干净担当”的工作典范。如米易法治公园、廉洁广场、三线廉洁馆等;三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系列点位。主要展现攀钢、攀煤等工业成就;四是“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系列点位。主要有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现代农业方面的内容。课程设置紧紧围绕攀枝花三线建设历史遗迹、攀西国家战略资源综合利用实验区,让学员现场感受攀枝花开发建设的艰苦历程、攀枝花建设发展的成就。

六、师资队伍

攀枝花纪检监察学院教师队伍由4类教师组成:理论教育和微党课教师队伍、纪检监察实务教师队伍、外聘专家教师队伍及管理及现场教师队伍等4类。

理论和微党课教师队伍主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院、人文社科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康养学院、艺术学院等学院中遴选优秀教师组成。

纪检监察实务教师队伍主要由省、市级纪检监察系统领导、全省各级纪检监察务实干部、公检法和市直有关部门专业骨干、专兼职律师、乡镇管理干部等构成。目前,有全省纪检监察系统66位实务精英,授课内容涵盖信访处置、审查调查、派驻监督、巡视巡察等方面课程。

外聘专家教师队伍主要聘请市外的领导、专家、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学术造诣深厚的学者、教授组成。管理及现场教师队伍由班主任、组织员、宣传员、亲历者、素质教师构成。在康养学院、艺术学院、校史馆等单位中遴选优秀教师,有全市60名廉洁文化宣传员、30位三线建设亲历者。通过探访三线建设旧址、寻访三线建设者、讲述三线建设故事、重温三线建设历史,深入挖掘三线精神的时代价值、廉洁价值。

七、纪检监察学科与廉洁文化教育研究

(一)纪检监察学科研究

纪检监察学是指研究纪检监察一般理论和规律的学科[1]。党的十九大以来,虽然我们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但是反腐倡廉形势和任务依然十分严峻复杂。一方面,我们急需开展纪检监察学得实证研究、系统研究,特别是《监察法》出台后,怎样加强纪检监察工作开展纪检监察人才培养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另一方面,纪检监察学科尚不成熟,“必须研究纪检监察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必须解决纪检监察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2]在高校学校和政府机关,我们的廉洁教育、廉政教育的建构或不够全面、或工作缺失、或教育形式单一,距离实践的需要有较大差距。纪检监察学究竟应该研究哪些问题与现象,这些现象之间关系如何,研究视角与基本逻辑结构如何,这是作为一门学科发展必须解决而现在仍未解决好的问题。对一些概念、问题的研究中还存在着边界不清,内涵和外延不规范等问题[1]。

目前,国内多所高校都在开展纪检监察学科建设研究工作: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开办2019年非全日制公共管理硕士(MPA)纪检监察班,于2018年10月面向全省纪检监察干部开展招生工作;北京大学在“政治学”“法学”一级学科下进行纪检监察学科研究;广州大学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置“政府治理与政府监控”学科点、在“行政管理”二级学科下开展研究;清华大学在“公共管理”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级学科下开展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置“行政监察与廉政文化建设”学科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下开展研究;中国科技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等在“行政管理”二级学科下开展研究;南开大学在“理论经济学”“经济法学”“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行政管理学”等学科下开展研究;河南大学在“历史学”“政治学”和“中共党史”等学科下开展相关研究;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将《监察法学》纳入法学专业本科必修课,将《党内法规学》纳入法学专业选修课,将两门课纳入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研究生学位课程。

总之,纪检监察学科还没有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目录》。学科归属上,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监督学应作为政治学的一个重要二级学科,但由于监督学科自身特点,最终应使其从政治学学科中独立出来发展为独立的一级学科[3]。

(二)纪检监察学院学科建设初步设想

1.积极组建纪检监察课程班

组建原则:针对有从事纪检监察工作或从事党政机关工作意愿的学生从大三上学期开始开设纪检监察相关课程(首期班针对大三下学期学生和大四下学期学生),每期16学时,可由几名老师(含纪检监察工作经验丰富的纪检干部)从不同内容来共同完成授课,按一门选修课计学分。思想政治合格,修完“纪检监察课程班”规定的所有课程,经考核合格,获得相应学分颁发攀枝花纪检监察学院纪检监察课程班合格证。鼓励参加纪检监察课程班的学生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等课题研究,鼓励有条件的学生毕业论文围绕反腐倡廉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来开展,攀枝花学院为该类学生提供便利条件。

2.招收纪检监察方向专业学生

专业设置:参照云南师范大学做法,在攀枝花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法学专业设置纪检监察方向,以现有的法学专业基本课程要求为本,开设纪检监察方向的课程及教学环节,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坚定的民主法制信念,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和纪检监察理论知识,掌握纪检监察专门技能、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法律人才。毕业授予法学学士学位。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以突破学校的一般政策,在课程数、学分上有所增加。

主要课程:除公共课程和法学重要专业课外,本专业增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监督学、纪检监察概论、纪检监察政策法规、纪检监察实务、廉政文化概论、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工程管理等课程,要求学生毕业应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等。实践教学:主要包括法律和纪检监察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法律辩论、模拟审判、社会调查以及纪检监察办案文书和毕业论文撰写等实践活动。

班级组建:法学(纪检监察方向)专业从2020级开始设置,在法学专业招生方案中明确。学生第一学期不分方向,第一学期结束后,从法学专业中选拔30名有意愿的、政治过硬的优秀学生单独组班,从第二学期开始分方向培养。该专业方向由纪检监察学院领导,人文社科学院具体实施。由人文社科学院院长负责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协调各方资源进行建设;人文社科学院党委书记负责组建包含纪检监察相关领导在内的管理导师团队,强化学生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

3.积极争取设置“监督学”学科

我们“先搭建反腐倡廉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科研平台+组建纪检监察课程班,后招收纪检监察方向专业本科生”的思路,开展纪检监察方向学科建设工作。在反腐倡廉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建设初具规模,纪检监察课程班和纪检监察方向专业学生培养具备一定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向上争取在全国本科院校中率先设置独立的“纪检监察”“监督学”等学科。

八、结语

(一)坚持办学的政治性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办好纪检监察学院。坚定不移把党的旗帜举起来,坚持党的领导,始终保持正确办学方向。围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着力强化对参训学员的党性教育,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

纪检监察学院是全省纪检监察系统的一笔宝贵财富,必须办好、用好、发展好。纪检监察学院的开办,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为主线,要学习宣传和应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忠实的信仰者和践行者,并以此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和实践工作。纪检监察学院是一所党校,在攀枝花大学办党校,就是要求我们,要开展纪检监察的学科建设,就要研究政党学科、政党的建设和从严治党。学院首先要对党建知识、从严治党的知识进行传播学习,围绕助力全面从严治党、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蹄疾步稳、步伐铿锵。纪检监察系统目前处于大变革、大发展的快车道上,形势不断变化、思路不断更新、举措不断丰富,对纪检监察工作及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乘势而上,在加强反腐败理论研究上下功夫,切实增强反腐败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在强化党员干部思想教育上下功夫,进一步夯实拒腐防变基础;在加强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培养上下功夫,持续提升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推动实现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省纪委监委大力支持学院的建设发展,协调资源,加强业务指导,在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方面给予倾斜,为学院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纪检监察学院建立是第一步,破局开路,发挥第一的作用,办成“旗帜鲜明”的学院,办成“主业突出”的学院,办成“创新引领”的学院,办成“健康向上”的学院,办成一流的学院。

(二)办学模式的创新性

校政企共建办学机制,形成“改革创新、跨界融合、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办学模式。《廉政瞭望》是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唯一公开发行的反腐败大型时政期刊,杂志结合专业需求与大众传播,聚焦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是全省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宣传阵地,是影响高层决策的重要参考指南,是中央纪委、中宣部、中央政策研究室重点关注期刊。在建设攀枝花纪检监察学院过程中,我们依托此优势,用好用活廉政领域智力资源,建立廉政研究平台,如举办中国廉政与治理研究“太湖论坛”、“天府论坛”、“花城论坛”。《廉政瞭望》杂志社与攀枝花学院、攀枝花市纪检监察学会的全方位、多领域合作,在廉政教育培训、纪检监察专业人才培养、反腐倡廉理论研究和反腐败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提供支持。攀枝花学院依托三线精神文化资源,主要负责党性理论教育、廉政理论教育和纪检监察学科建设;攀枝花纪委监委依托四川省纪检监察学会、攀枝花市纪检监察学会党政资源,负责纪检监察务实教育,落实实际环节;《廉政瞭望》杂志社依托该杂志这种独特的媒体资源和灵活的市场机制,在四川省率先创办纪检监察干部学院,是一种大胆的开拓创新,摸索出了一条“改革创新、跨界融合、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办学模式。

(三)三线特色的实践性

用好“三线建设”历史文化资源,弘扬三线精神。充分利用攀枝花“三线建设”历史文化资源和攀枝花独特的“工业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康养资源”、“暖冬资源”,吸引全国各地党员干部、纪检监察干部,来攀学习培训,高质量地建设攀枝花纪检监察学院。学院开发了独特的现场教学、体验教学、模拟实战教学、主题教学、微党课教学等为主的复式教学方式,针对受训人群主体不同,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设立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攀钢百米长轨生产线、二滩水电站展览馆等18个已经建设成熟的现场实践教学点,由学院安排课程模块,选配好讲师,统筹好相关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努力做到“四个结合”,首先是政治培训和纪检业务培训相结合。以纪检监察业务培训为根基,纪检业务类课程占培训总学时的60%,政治理论类课程占20%,三线历史、人文类课程占20%。其次,是课堂讲授与岗位实训相结合。这是的模拟实战教学,即干部培训拥有成人教育自身的特点,知识性的课堂讲授只是培训的一个方面,另一个重点任务是要提高纪检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的业务能力。因而知识讲授与岗位实训有机结合。再次,是理论教育与学员互动交流相结合。纪检工作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自上而下的教育指的是中纪委精神的下达。但同时学院也注重从学员中挖掘优秀工作经验,通过学员参与的交流课、讨论课等形式挖掘优秀案例、优秀学员,甚至聘请优秀学员作为后期培训的教员。简言之培训过程注重教学相长和学学相长。第四,是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纪律严明,学习生活内容充实,时间紧张,既要学员学到知识,还要学到优良的作风。

学院把师资和教学质量作为培训的生命线,采取“外引+内育”、专兼职并举方式,形成了“理论知识有教授专家讲、实务操作有业务骨干讲、三线精神有亲历建设者讲”的特色教学模式。

(四)纪检监察学院的办学成效

2018年11月26日,攀枝花纪检监察学院成立并揭牌,攀枝花纪检监察学院由攀枝花学院、《廉政瞭望》杂志社、攀枝花市纪检监察学会合作共建,是四川省首家纪检监察学院。该学院在省纪委监委的大力支持关怀下,攀枝花市委的领导下,由攀枝花学院党委批准设立,攀枝花市委批准成立。建成了“两基地两中心”,即: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培训基地,纪检监察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反腐倡廉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反腐败交流与合作中心。学院课程设置了“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影视教学、访谈教学、拓展训练”六大模块,开设“英雄攀枝花”、“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四大现场教学专题。坚持立足四川、辐射全国,推进党员干部廉政教育、依法行政、党风廉政建设理论研究和交流合作,开展廉洁文化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高质量建设纪检监察学科。培训内容主要有全面从严治党、廉洁政府建设、传承三线精神、廉洁文化教育。从开办至今,已办班48期,培训纪检监察干部3129人。2019年9月25日,攀枝花纪检监察学院被省委省直机关党校授予“党性教育基地”。11月23日,学院被省纪委监委授予“四川省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基地”,被中国政法大学国家监察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湖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江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同时授予“教育研究基地”。这标志着攀枝花纪检监察学院得到了省纪委监委的肯定和认可,并与省委省直机关党校、中国政法大学等5所高校,未来将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突出基地特色,充分利用好攀枝花纪检监察学院的丰富实践和教学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党员干部教育的培训优势,力争建设成为省纪委监委、省委省直机关党校在全省的品牌教学基地。

猜你喜欢

廉政纪检监察学院
攀枝花纪检监察院四川省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基地
《四川省乡镇纪检监察工作规程(试行)》
廉政教育走“新”更走“心”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纪检监察工作也要“高质量”——安康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5年探索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
“三转”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一次深刻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