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农机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思考

2020-12-19赵昌娜

天津农林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农机化机械化农机

赵昌娜,房 骏,隋 华

(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 300061)

京津冀经济圈是我国北方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土地面积21.6 万km2,人口1亿多。三地有着天然的农机协同发展的条件与优势,将三地农机化的资源优势、科技优势、市场优势有机整合,不仅能进一步发挥农业机械化的支撑引领作用、推进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对全国农机化发展也将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1 京津冀农机化发展特征

1.1 发展特征

京津冀经济圈农机化是京津冀农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其中北京的农机化研发工作始终起着农机科技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天津的农机化试验示范基础地位较为突出,河北省为京津农机装备的最佳承接地。目前,京津冀农机化特征总体为“农机装备种类齐全、农机科技发展迅猛、农机服务提质增效”。在农机装备方面,基本涵盖了种子处理、耕整地、播种、植保、田间管理、收获、农产品初加工、农业废弃物处理等农业生产全过程。2018年,北京市农机总动力125.65 万kW、农业机械保有量20.52 万台套,天津市农机总动力347 万kW、农业机械保有量34.49 万台套,河北省农机总动力7 706 万kW、农业机械保有量670 万台套。2018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北京为91.2%,天津为87.7%、河北省为77.2%,可以看出,三地农机化均达到较高水平。

1.2 交流合作成效显现

1.2.1 技术培训研讨 2018年以来,京津冀三地开展了多次技术培训研讨。2018年6月,三地联合在天津举办“京津冀农机推广技术人员培训班”,加强对农机技术人员知识与能力的培训;召开“环京津冀第二届保护性耕作论坛”,推动环京津冀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协同发展;同年11月,召开“京津冀水产健康养殖机械化技术研讨会”,促进京津冀水产健康养殖机械化技术的交流。

1.2.2 参观学习 2018年10月,天津市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分别参加了由北京市农机试验鉴定推广站组织的“北方地区叶菜生产机械化技术暨北京市农机推广田间日活动”、河北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总站组织的“河北省棉花机械化采收现场观摩会”。

通过交流学习研讨,加强了京津冀三地农机技术的交流合作,三地农机推广部门签定了京津冀农机化技术推广交流备忘录,为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共同促进京津冀三地农机化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存在问题

2.1 技术发展不均衡,资源共享不足

目前,三地以种植业为主的旧格局依旧存在,面向多产业的农机化发展还不均衡,尤其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加工方面技术创新少、水平差距大。三地在农机科技、制造领域资源优势、示范推广方面差距大,资源共享不足[1]。如天津市是机械装备制造的重要基地,随着勇猛机械、德邦大为等一批农机企业相继落户天津,已初步形成新的农机工业集群;北京市在农机化科学研究方面实力雄厚,拥有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等中央级农机机构;河北省在农机具制造领域优势较强,并具有广阔的示范基地。但目前三地农机资源共享不足,缺乏有效的协同发展机制。

2.2 农机组织化程度低

目前,京津冀三地的农机合作社发展程度不一,缺乏协同发展的相关体系和机制。主要表现为农机合作组织分散,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难以形成共识的农机化作业格局,阻碍了农机市场的开拓,加之农产品价格近年来波动较大,农机化效益得不到大幅提升,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三地的农机协作和发展。

2.3 缺乏大项目带动

目前,京津冀三地之间虽具备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各自实施相关项目,但缺乏贯通整个经济圈的大项目推动,使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新技术和新机具未能很好的在三地推广应用[2]。

3 对策与建议

3.1 明确发展定位

在京津冀农机协同发展中,应明确三地总体发展战略和各自定位,以首都的科技优势和天津的制造优势为依托,以京津冀巨大的市场需求为牵引,根据农业生产布局和资源配置,加强京津冀经济圈内农机发展相关要素的交流与融合,重点发展与应用智能化的现代农机装备,打造市场、营销、品牌为主的现代农机一体化经营体系。

3.2 以大项目推动京津冀农机协同发展

通过大项目带动,进一步优化和均化三地农机装备结构,打破农机化发展地域界线,构建具有京津冀经济圈特色的农机化创新服务体系。一是围绕关键技术、关键项目开展技术攻关。如围绕农业污染、土地退化、农产品质量下降以及农业效益降低等共性问题;二是围绕可持续发展技术进行联合推广。如农作物秸秆全面禁烧、保护性耕作机械化、蔬菜机械化技术、现代物理农业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等;三是围绕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等组织开展大规模的开发应用。加大区域内适用农机技术的研究,加快农机科研成果转化,建立京津冀农机作业联合调度平台,推动京津冀农机化水平大幅度提升。

3.3 推动农机一体化示范基地建设

加强京津冀农机市场的调研,推动三地农机技术装备一体化示范基地建设,将北京的科技、天津的制造、河北的市场通过示范基地融为一体,形成一批具有先进农机技术装备配套的农业产业园区,创新三地农机服务的体制机制,提高农机组织化、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为开展农机实施效果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使京津冀成为创新引领中国农机行业的示范区域。

3.4 培养新型农机人才

京津冀地缘相接,经济融合度高,应从全局的高度和更长远的发展做好京津冀人才协同培养。通过大量引进、培养农机高级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高级经营人才以及高水平的农机操作人员等,提升现有农机人员的文化技术素质。

猜你喜欢

农机化机械化农机
沃得农机
洋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队伍现状及对策
必须为县域农机化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CHAME 丞华农机展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加快促进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健康发展的思路探究
强化农机技术推广科学发展农机化探述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