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西北地区藜麦栽培技术

2020-12-19曹慧英吕富华郑元刚丁丽梅

天津农林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粒重株距轮作

张 平,曹慧英,吕富华,郑元刚,丁丽梅

(山东省齐河县农业农村局,山东 德州 251100)

藜麦为苋科藜亚科藜属一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已有5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藜麦籽粒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且低脂、低糖、零胆固醇,利用价值高,是未来最具潜力的作物之一。笔者于2019年在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宣章镇农业科技园区试种藜麦46.7 hm2,平均单产达到4 500 kg左右,并对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和归纳总结,以期为藜麦在鲁西北平原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 藜麦生物学特性

藜麦成株高0.6~3.0 m,叶互生,自花授粉,浅根系,种子为圆形药片状,直径1.5~2 mm,籽粒千粒重2~4 g。藜麦具有耐寒、耐旱、耐盐碱及耐瘠薄的特性,生长温度在2~35 ℃,最适温度15~20 ℃,适宜在沙漠、高原等恶劣环境下生长。

2 藜麦栽培技术

2.1 播前准备

2.1.1 地块选择

鲁西北地区春季降雨少,光照充足,土壤pH值为8.3左右,非常适合藜麦生长,只要灌排条件良好,地力中上的沙壤土皆可种植。

2.1.2 轮作倒茬

藜麦不宜重茬,连作会加重病害的发生,合理轮作倒茬有利于藜麦的生长。最好与小米、玉米、高梁轮作,轮作周期至少2年。

2.1.3 精细整地

冬前或早春土壤解冻时,每667 m2施农家肥3 m3左右,复合肥40 kg左右。精细整地,耙透耙实,达到土肥融合,上暄下实。播前再及时耙耱1次,利于播种出苗。

2.2 播 种

2.2.1 播期 藜麦喜温凉,不耐热,土壤化冻后应尽早整地播种。鲁西北地区藜麦播期与冬小麦返青同步,一般于2月下旬—3月上旬(温度5 ℃为宜)播种,播期晚于3月15日会影响结实。

2.2.2 播量 每667m2播量0.3~0.4 kg,留苗8 000~10 000株。

2.2.3 播深 播种深度1~2 cm,切忌播种过深导致出苗困难,播种过浅不利于抗旱防倒伏。

2.2.4 播种方式 使用轮式穴播机播种,每穴3~4粒,行距40~50 cm,株距15~20cm。播种时要经常检查排种器的排种情况,避免漏播和拥堵。

2.3 田间管理

2.3.1 苗期管理(1)查苗补苗:藜麦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发现漏种和缺苗断垄时,应采取补种措施。一是浸种3~4 h后捞出,用湿布盖上,置于20~25 ℃温度条件下闷种10 h以上,开沟补种;二是对少数缺苗断垄的地块,可在4~5叶时,雨后移苗补栽,连续3 d早晚浇水,保证成活率。

(2)间苗定苗:幼苗高度5~10 cm时及早间苗,保持株距15~20 cm。间定苗要结合中耕松土清除杂草,中耕松土可进行根部培土,预防后期倒伏。除草间隔不宜太长,避免出现草荒,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除草。藜麦幼苗生长缓慢,对水肥需求较少,应控制灌水,促根下扎,防止烂根死苗。

2.3.2 中期管理(1)水肥管理:当株高达到10 cm时,生长加速,对水肥需求逐渐增大,可根据土壤墒情浇水1次,切忌大水漫灌。株高50 cm至孕穗期,需水需肥量加大,每667 m2可追施高氮复合肥10 kg左右,结合墒情浇水1~2次,盛花期可浇水1次,促灌浆增粒重。浇水时应避开大风天气。

(2)病虫害防治:藜麦虫害主要包括地上害虫(小菜蛾等)和地下害虫(地老虎等),可用20%氯戊菊酯乳油稀释1 500~2 000倍液,于傍晚成虫集中活动时喷雾防治地上害虫,田间撒施毒土或者毒饵可防治地下害虫。藜麦病害主要为根腐病和霜霉病,可用根腐灵喷洒植株的根部和叶面防治根腐病,用800倍液的普立克、甲霜灵锰锌等喷雾防治霜霉病。

2.3.3 后期管理 为提高灌浆质量,灌浆中前期可结合防病治虫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促灌浆、增粒重、防早衰。成熟后期要严防麻雀危害,及时收获,防止谷穗随风相互磨损脱粒,造成损失。

2.4 收 获

鲁西北地区春种藜麦一般于6月底—7月初成熟,当谷穗变黄断青、籽粒变硬时即可收获。

猜你喜欢

粒重株距轮作
外源激素与蔗糖对冬小麦穗粒数和粒重的调控效应
蚕羌种植最佳移栽密度研究
烟稻轮作对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及青枯病发生的影响
农民瓜菜“接茬轮作”增效益
干热风对冬小麦不同穗粒位粒重的影响效应*
轮作制度对敦化市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
洋马高速插秧机株距调节方法
离体穗培养条件下C、N供给对小麦穗粒数、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2018年大豆粒重低于常年的原因分析
寒地水稻良种良法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