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萍乡地区私人藏书现状调查分析与发展对策探讨

2020-12-19贺卫兵

萍乡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藏书家萍乡藏书

贺卫兵

萍乡地区私人藏书现状调查分析与发展对策探讨

贺卫兵

(萍乡市图书馆,江西 萍乡 337000)

通过对萍乡市私人藏书现状的调查分析,指出应积极促进私人藏书的发展,以弥补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之不足,并提出鼓励私人藏书事业发展策略。

私人藏书;现状分析;萍乡市

一、引言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各类典籍丰富多彩。中华民族是崇尚科学文化、勤奋好学的民族,素有爱书、藏书的优良传统。纵观历史长河,我国丰富文化遗产的保存、传承和发展均与历代私人藏书不无关系,古代私人藏书活动对文化传播、文明进步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化,特别是数字时代的日新月异,当人们普遍使用数码设备、智能手机去获取知识、查询信息、享受文化时,有人认为图书馆会走向衰落,私人藏书更是无关紧要。甚至有人认为有了现代化高科技设备,不再需要纸质书籍了。然而,我国正处于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刻,经济和社会发展正面临着爬坡过坎的艰巨任务,迫切需要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和智力支撑。面对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的高速发展与高度融合以及智能手机用户数量的直线上升,如何发挥私人藏书的作用,公共图书馆怎样推动私人藏书发展,以期弥补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不足,更好地推进全民阅读深入开展,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

为此,从2019年5月开始,笔者采取实地采访、电话咨询、微信交流等方式对萍乡地区的私人藏书现状进行了调查,总结分析私人藏书特点,同时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二、私人藏书的主要作用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主要载体。我国自古就是崇文重教的国家,中华民族读书、爱书、藏书的优良传统由来已久。历代公私藏书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其中,私人藏书的主要作用有:

(一)可以有效弥补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不足

在我国古代,私人藏书是继官府藏书、书院藏书、宗教藏书之后的第四大藏书体系。但是,每当改朝换代,必定战火纷飞、生灵涂炭,书籍往往会成为战争的牺牲品,特别是公共机构藏书最容易遭到毁损乃至灭失。这时,不少的私人藏书由于主人的精心保护,甚至被藏于地窖或墙壁夹层中,从而幸免于难。当战后重建时,许多私人藏书家向政府贡献自己的书籍,为保存文化遗产立下了功劳。近现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和人们思想日益解放,私人藏书不仅仅只供个人和家庭成员阅读,而且还为亲朋好友、邻里乡亲、街坊同事以及素不相识的人提供借阅服务。这就较好地弥补了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不足,因为我国目前平均40万人才配备一所公共图书馆,相对于发达国家平均3万人就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差距显而易见。这样,私人藏书尤其是农村私人藏书显得更加重要。在我国农村,尽管目前绝大多数行政村建有农家书屋,但由于无专人管理、无专项运行经费,基本处于关闭状况,远不如私人藏书所具有的灵活性、便利性。

(二)能够促进全民阅读氛围的形成

开展全民阅读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举措。从2014年起,李克强总理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及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2]。图书馆作为全民阅读的主阵地,肩负着传承社会文明、传播知识信息的重要职责,在推动全民阅读、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更是责无旁贷。然而,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集合全社会的力量,需要各阶层人士的共同参与,也需要藏书家、藏书爱好者利用自身优势来协助配合。调查发现,除极少数官员或商人为装饰门面、故作风雅而藏书外,绝大多数藏书人士是爱读书、爱学习的,他(她)们不但自己读书,还能带动家人、亲属及其他身边人员读书学习,甚至可以引领所在单位、社区、本村及邻村的读书风尚。可见,一位藏书家就能够成为一盏照亮全民阅读之路的明灯。

(三)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播传承

地方文化是一个地方区别于其他地域的特色文化,最具地方色彩,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的人文底蕴。而地方文献就是那些记载、体现地方文化的书籍或其他信息载体。大多数藏书家和藏书爱好者有收集、保存、利用地方文献的习惯,这就为传播传承地方文化增添了力量。比如:上栗县彭高镇农民藏书家刘炳继先生,数十年来节衣缩食,精心收集、保存了4万余册藏书,其中有不少方志、族谱以及其他与萍乡有关的书刊等,除供他自己和家人学习利用外,还提供给本市民众及外地大学生、研究生和专家学者查阅,有效弘扬了萍乡地方文化,扩大萍乡文化知名度。

当然,私人藏书还有保存文化遗产、净化民风、助推社会文明进步、修身养性等功效。

三、萍乡地区私人藏书现状与特点

我国是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来重视文化教育,从而促进了私人藏书发展。据载,孔子是我国最早的藏书家。萍乡虽然是地处赣湘边界的小城,但因深受吴楚文化的影响,私人藏书历史也较为悠久。据民国时期县志《昭萍志略》记载,早在唐代,萍乡籍进士唐廪就编辑众书而成《贞观新书》[3],可见当时爱书、藏书之风已然兴起。至宋元明清,私人及家族藏书的数量逐步增多;到民国时期,私家藏书数量更多,地理分布更广了。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私人藏书逐渐成为一种普遍文化现象。从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虽然全市藏书10万册的个人与家庭还没有,但是藏书1万册以上的家庭已不少,至于藏书千册的就不胜枚举了。当今萍乡私人藏书主要表现出如下特点:

(一)藏书人群分布越来越广

随着社会的进步,书籍已不再是富贵人家的专利品、奢侈品,现已成为许多人能够拥有的精神食粮。无论是各级公务员、商人、教师,还是大中专学生、工薪阶层人士、普通农民,都可成为藏书爱好者乃至藏书家。从本次调查了解到的23位藏书较多的人士(五千册以上)来看,其中公务员3人、教师6人、商界人士3人、医生2人、农民3人、作家3人、银行工作者2人、在读大学生1人。从年龄上看,既有20岀头的年轻人,也有60、70余岁的老年人。从文化程度上看,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的人士占了80%。可见藏书已成为各行业、各年龄段人员的普通爱好。

(二)藏书群体地理分布范围较广

调查发现,从地理分布上看,安源区作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比其他县区的藏书家、藏书爱好者要多出不少,家住城市的要比住在乡村的多岀许多,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要比其他行业单位多。或许由于职业需求,大中专学校成为了藏书人士最多的机构。目前,农村喜爱买书、读书、藏书的人也逐步增加。可见,只要爱学习、爱读书,无论身处何方,都会想方设法买书、藏书。

(三)藏书质量不断提高,特色藏书越来越多

随着书籍的出版量逐年增长,岀版质量也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因此,藏书家和藏书爱好者们十分注重文献质量,并根据自己阅读学习需要和职业需求,形成了各自的藏书特色。

1. 注重收集地方文献,积极传承地方文化

不少藏书家、藏书爱好者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广泛收集反映萍乡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各类书刊、画册、宣传折页、挂历、光盘乃至明信片等,为未来保存史料。如:藏书家刘炳继、敖桂明、李汝启、何应葛、卢彬、易晓俊、汤利群等,都收集了大量的萍乡地方志、家谱、期刊报纸以及自己撰写或主编的著作。还有80后公务员兰侠先生从学生时代开始,着力收集地方文献,从清代方志、民国时期志书,到当代萍乡文史类书籍、期刊乃至地方名人手稿,他都尽力收藏。

2. 专题收藏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利用价值明显提升

安源区的高洪年先生有藏书2万余册,由于长期研究汉语言文字,主要收藏语言文字类的书刊,家中字典、词典琳琅满目,其中有全套《汉语大字典》,3个版本的《辞海》,5个版本的《二十五史》,《新华字典》更有12个版本之多。作家赫东军先生,诗人朱吕、金道华等均收藏了数千册文学类书刊。上栗县的李启汝先生藏书1万余册,其中有不少诗词类、传统国学类书刊。知名学者何东萍女士,则致力于研究晚清实业家、著名词人、爱国学者文廷式,因而家有不少关于文延式生平、著述及研究文集。书法家周友田先生收集了大量篆刻、书法研究等方面的工具书及其他有关文献

3. 文献收藏与文物收藏相得益彰,保存价值大大增强

文物就是固化的文献。许多文献本身即是文物,如古籍和民国早期的书刊报等。部分藏书家在收藏纸质型文献的同时,也注意收藏一些相关文物,提升了收藏品位与收藏价值。如:刘炳继先生收集了部分古籍、地图和数十年前的唱片、磁带等;知名实业家敖桂明先生藏书3万余册,还有不少“文革”时期的瓷器、像章、奖状等,可谓类型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这些特色藏书,不仅有利于收藏者本人及家人、友邻的学习研究,而且弥补了公共图书馆藏书的不足。因为有些私人藏书是公共图书馆所没有的。

(四)藏书开放程度日益上升,藏用并重的理念正深入人心

书是为了用的。只有不断提高利用率,才能彰显书籍的价值。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人们的思想观念也进一步解放,私人藏书者们愿意将自己的书籍无偿提供给社会各界有关人士阅读学习。比如:藏书家刘炳继先生不但将藏书向四周乡邻开放,还为远道而来的外市外省乃至境外的专家学者、大学生、研究生提供服务。江西师范大学的梁教授多次到刘先生家查阅有关古代军事及武装起义方面的书籍。早在23年前,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郑锐达为了研究赣西棚民,经介绍来到刘先生家里查阅有关书籍。刘先生不仅无偿提供了有关文献,还免费为香港客人提供了食宿,让郑同学感动不已。兰侠先生表示将来会把自己的藏书捐赠给市图书馆。

四、进一步推动私人藏书事业发展的建议

私人藏书对于促进公民素质提升、家庭和谐、社会进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家庭的建设十分重视,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先后表彰了四批全国书香家庭,萍乡市有四个家庭获此殊荣。这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藏书爱好者的积极性,也促使各级党委政府更加负有责任推进此项事业发展。因此,笔者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营造多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提高民众买书藏书积极性

读书是传承文脉、提升国家创新力与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5]。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我国国民的阅读量偏低,纸质书籍的阅读量更低。据有关权威机构抽样调查,2019年我国成年人平均每人阅读纸质书4.65册,相对于以色列人均每年阅读64册、俄罗斯人均每年阅读55册、日本人均每年阅读40册,差距十分明显。

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主动作为,各级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带领身边人与广大民众多读书、读好书。此外,要定期以政府的名义,评选表彰一批读书学习积极分子,并适时评选岀全市十大藏书家、十佳书香家庭,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借此推动全民阅读广泛深入开展。

(二)建立藏书协会,活跃民间交流

民间组织是集合社会力量、促进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为加强全市藏书家、藏书爱好者的联系交流,让更多民众领略藏书文化魅力,充分发挥私人藏书的社会作用,市图书馆应尽早牵头成立萍乡市藏书协会,团结带领全市藏书爱好者,加强藏书家与图书馆、藏书家与会员、会员与会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共建共享藏书资源,共同推动私人藏书事业进一步向公益性、社会化方向发展。

(三)定期开展专题藏书展览、讲座

市藏书协会成立后,应经常举办藏书展览或交流会,让那些收藏在家中的特色私人书刊展示给广大民众,激发大家读书、藏书、爱书的热情,让更多人加入到藏书队伍中来。另外,市图书馆与市藏书协会可定期联合开展藏书知识讲座,邀请资深藏书家前来为广大读者及藏书爱好者分享读书、藏书、护书的经验,介绍推荐经典阅读书目,讲述读书、藏书、护书的感人事迹,吸引广大民众经常走进图书馆读书学习,培养更多的藏书家,为建设书香家庭、书香社会提供指导。

(四)鼓励藏书界爱心人士为山区儿童捐书,开展帮扶活动。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萍乡市一些偏远山区的贫困家庭儿童,除课本外,无其他书可读。为培养山区贫穷少年儿童从小爱读书的良好习惯,使人人有书读、家家有书藏,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应积极鼓励藏书界爱心人士向山区儿童捐赠书籍,发挥私人藏书的社会职能。如:藏书家卢彬曾多次为山区贫困家庭捐书,累计达三千余册。李汝启先生为山区农村儿童赠书五千余册。

总之,私人藏书事业具有悠久历史和自身优势,能够为人类文明进步发挥应有作用,无论各级党委政府,还是各级各类图书馆,以至于全社会,都应该关心重视私人藏书,做好这项利国利民利子孙的事业,使私人藏书科学、健康发展,为普及私人藏书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构建畅通有序的运行平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岀贡献。

[1] 桑良至. 中国藏书文化[M].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12.

[2] 邱冠华, 金德政. 图书馆阅读推广基础工作[M]. 北京: 朝华出版社, 2015: 9.

[3] 刘洪辟. 昭萍志略[M]. 萍乡: 萍乡市图书馆藏, 1936.

[4] 来新夏, 等. 中国图书事业史[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5] 刘大军, 喻爽爽. 中国私家藏书(上): 先秦至明代[M].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8: 12.

Survey an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ivate Book Collections in Pingxiang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its Development

HE Wei-bing

(Pingxiang Library, Pingxiang Jiangxi 337000, China)

Through a survey an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ivate book collection in Pingxiang,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book collection should be actively promoted to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public library, and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to encourage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book collection.

private book collection; status quo analysis; Pingxiang

G259.29

A

2095-9249(2020)05-00099-04

2020-08-11

贺卫兵(1966—),男,江西萍乡人,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地方文献工作。

〔责任编校:王中兰〕

猜你喜欢

藏书家萍乡藏书
我在萍乡过春节
Spring Festival in Pingxiang 我在萍乡过春节 Fawn Li
A Guide to the 4 Best Independent Bookstores in Paris
用音乐唱响萍乡故事——《萍乡百年原创歌曲精选》新书首发
萍乡春锣的起源和流变
小毛驴藏书
从藏书家之藏书看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
全是书
全是书
珍惜每一本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