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文献翻译研究”专栏

2020-12-19朱鹏霄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日语建构文章

主持人语(朱鹏霄):

近年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成为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遵循,强化外宣翻译研究,服务对外话语传播,增强对外话语体系建构愈发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以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论著、讲话、政府文件、工作报告等为素材的中央文献翻译成为国内新兴的翻译研究方向,并渐成国内翻译学界的显学之一。在诸多方家学者的努力下,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同时应该看到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对象语种分布失衡,成果零散不成系统,国外理论简单流用,翻译与传播联动研究不足,研究方法偏重内省,对经典著作翻译经验总结不足等诸多问题。

本专栏的三篇文章可谓是对上述问题的理论思考和具体实践。朱鹏霄的文章以中日两国日语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报道为素材,从传播学和翻译学两个角度进行了对比,指出了两国日语媒体因利益诉求张力不同而出现的报道主题错位现象以及在对外传播中有效回应相关疑虑避免曲解的意义,同时指出了中国日语媒体尽管体现了高度的规范化效应,但是在兼顾受众可接受性方面尚有提升空间的现实。朱雯瑛的文章以中央文献翻译史上的高峰之作《毛泽东选集》日译本为对象,对翻译原则进行了溯源性梳理和分析,同时结合具体实例就中日译者争论的两个矛盾焦点进行了具体研究,分析了何谓忠实性原则及其对译本的影响。陈双双的文章从时代背景、理论建构、译学发展三个角度高屋建瓴地阐述了构建中国政治文献外译研究体系的现实意义,这种理论思考对理清中央文献翻译研究的范畴与边界,扩展现有研究内容,引导未来的研究,进而推动该领域的系统深化具有重要意义。这三篇文章可谓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引发更多关注和探讨。

猜你喜欢

日语建构文章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建构游戏玩不够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