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品种邯农1412 及栽培技术

2020-12-19李瑞祥段芳芳杨清雯

中国种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播量衣剂白粉病

李瑞祥 郭 琴 张 健 段芳芳 杨清雯

(1 山西省洪洞县种子管理站,临汾 041600;2 山西省洪洞县农业农村局,临汾 041600)

邯农1412 由邯郸县第一原种场和河北工程大学于2011 年共同选育,2016 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16001 号),2017 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认定编号:(晋)引种[2017]第4 号),适宜山西省运城市和临汾市的中、高水肥地块种植。

1 特征特性

1.1 农艺性状该品种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平均生育期242d,幼苗半匍匐,叶绿色,分蘖力强。每667m2穗数48.5 万,成株株型较紧凑,株高75cm 左右。穗纺锥形,长芒、白壳、白粒,硬质,籽粒较饱满。穗粒数32.5 个,千粒重45.4g,容重799.4g/L。熟相中等,抗倒性较好。

1.2 品质2015 年经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品质检测中心测定,粗蛋白质(干基)13.28%,湿面筋(14%湿基)28.8%,沉淀指数(14%湿基)29.5mL,吸水量68.9%,形成时间3.2min,稳定时间4.4min,拉伸面积30cm2。延伸性153mL,最大拉伸阻力141B.U.。

1.3 抗病性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2012-2013 年度中抗条锈,高抗叶锈,免疫白粉病,高抗吸浆虫。

2 产量表现

2012-2013 年度冀中南水地组区试,每667m2平均产512.9kg;2013-2014 年度续试,平均产622.1kg。2014-2015 年度冀中南水地组区试生产试验,每667m2平均产578.7kg,列第1 位。高水肥地块每667m2具有750kg 的增产潜力,2016-2018 年在洪洞县辛村乡马三村、曲亭镇逍洞村等地种植产量可达580kg。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施肥整地深耕耙地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早粉碎秸秆,秸秆粉碎长度≤5cm。深耕深度25cm以上、深松深度30cm 以上、旋耕深度12~15cm。做到不漏耕,深耕、深松或旋耕后耙耱2~3 遍,上虚下实,无明显坷垃。

底肥 每667m2底肥施用量为纯氮(N)8~12kg,磷(P2O5)8~10kg,钾(K2O)4~6kg。腐 熟的农家肥2000~3000kg[1]。

土壤处理 地下害虫严重发生地块,每667m2用50%辛硫磷乳油制成毒土[2],耕地前均匀撒施于地面,随犁地翻入土中。

3.2 种子选择与处理种子选择 播种前精选种子,剔除瘦、弱、秕、小及破碎籽粒,挑选色泽鲜艳、籽粒饱满的种子。

种子处理 播种前选晴朗天气进行晒种,既可提高田间出苗率,又可减少种子带菌带虫。针对地块的实际情况,选用种衣剂进行包衣或药剂拌种。纹枯病、白粉病等病害发生区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0~30mL 或2.5%咯菌腈种衣剂10~20mL加水0.8~1kg 拌麦种10kg。

3.3 播种一般在气温下降到16~18℃播种为宜。适宜播期为10 月8-15 日。每667m2适宜的基本苗15 万~20 万株,播量8~10kg,播种推迟应适当增加播量,但播量最多不应超过20kg。一般采用机械条播技术,行距18~22cm,播种深度3~5cm,播后镇压。

3.4 冬前管理查苗补种 田间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若某行内有10~15cm 漏播、缺苗、断垄的现象,应立即进行补种。

中耕镇压 中耕可以保墒、增温、消灭杂草,加速土壤有机质分解,利于根、蘖生长。尤其是在雨后和灌溉后,田间必须中耕以破除地面板结,镇压以压碎坷垃,弥补裂缝,压缩土块间的空隙,利于保墒和保证麦苗安全越冬。

冬前除草 冬前除草应在11 月上中旬,日均温度10℃以上无风晴天进行化学除草。荠菜、播娘蒿等阔叶杂草每667m2宜用10%的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20g 兑水30~45kg 喷雾防除[3];节节麦、雀麦草等禾本科杂草宜用3%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25~30mL 兑水30~45kg 喷雾防除。

适时冬浇 浇冬水是保护麦苗安全越冬的重要措施。冬浇应在日平均气温3~4℃,夜冻昼消进行冬浇;12 月上旬进行冬浇,一般每667m2浇越冬水40~50m³[1]。

严禁放牧 麦田放牧可致使麦苗齐根拔断,形成缺苗断垄,死苗率增加。

3.5 春季管理浇水施肥 春季小麦返青起身前后,进行春季第1 次浇水,同时根据苗情,每667m2追施尿素8~10kg;小麦抽穗扬花浇第2 次水。

病虫害防治 春季随气温的升高,各种病虫害开始侵染麦田。在3-4 月防治麦蚜、红蜘蛛等虫害,防治赤霉病、白粉病等病害。每667m2宜用50%的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15g 兑水30~45kg,于上午露水干后或16:00 后均匀喷雾防治麦蚜[3];或用40%联苯菊酯微乳剂30~50mL 兑水30kg 均匀喷雾防治红蜘蛛;或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防治赤霉病或隔5~7d 防治1 次即可[4];或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0~35g 兑水30~45kg,于上午露水干后或16:00 后均匀喷雾防治白粉病。

预防晚霜冻害 春季要关注天气预报,注意气温的变化。拔节后若遇突然的寒流天气,寒流来临前应采取浇水等措施预防霜冻。寒流过后,查看麦苗及时补肥补水,促进麦苗尽快恢复生长。

后期“一喷三防”小麦生长后期进行“一喷三防”,即根据麦田实际情况,将杀菌剂、杀虫剂及微肥混合进行叶面喷施,起到防病、防虫、补充肥料、增加粒重的目的。白粉病和蚜虫混发地块,每667m2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80g+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15g+磷酸二氢钾100~150g,兑水30~45kg 进行叶面喷施[3]。

3.6 收获田间穗子发黄,麦叶黄枯,籽粒变硬,籽粒含水量为24%~35%,粒重最高时及时进行收割[5]。收获期间关注天气变化,注意安全。

猜你喜欢

播量衣剂白粉病
种衣剂对水稻发芽的影响及病虫害防控试验
小农户模式下不同播期和播量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枯草芽孢杆菌对宜良大棚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避雨栽培模式下气象因子对一年两收冬季葡萄白粉病发生的影响
一到春季就流行 蔬菜白粉病该咋防
不同播量对小麦品种天麦119 适应性的影响
不同种衣剂在鲜食玉米“申科糯601”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大蒜素能较好防治刺梨白粉病
播期和播量对春小麦银春10号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衣剂处理对青瓜生长及产量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