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镇麦12 号在昆山地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20-12-19黄幸福孙柳青支文杰吴建明

中国种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昆山市强筋穗数

黄幸福 孙柳青 支文杰 吴建明

(1 江苏省昆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昆山 215300;2 昆山市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昆山 215300)

国内市场中筋小麦生产过剩,而优质强筋专用小麦供应不足,市场缺口较大[1]。目前昆山地区小麦主推品种之一的扬麦16,属中筋小麦品种,已经连续种植12 年,品种特性退化严重,表现为穗层整齐度下降、抗病抗逆性下降、穗粒结构失调尤其是小穗增多等[2],已明显不适应生产及市场需要,生产上亟待新品种替代。以镇麦12 号为代表的优质强筋小麦,为昆山市农业供给侧改革,调优小麦品种布局,提供了坚实的品种基础。

镇麦12 号原名镇10216,系江苏省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在镇麦168 穗系鉴定圃中发现剩余变异单株,经系谱法选育出的春性中熟小麦品种,2015 年通过江苏省小麦新品种审定(审定编号201501)。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镇麦12 号平均粗蛋白含量15.24%,湿面筋含量32.9%,稳定时间14.1min,品质指标达到中优质强筋二等标准。

镇麦12 号作为优质专用强筋小麦品种,还具有高产稳产、熟期适宜、抗逆性好、后期熟相好等特点,于2015-2016 年度引入昆山市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2017-2018 年度列入昆山市小麦示范方品种,近几年来在昆山市进行展示、示范种植的基础上形成了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1 产量表现

1.1 展示点产量表现该品种于2015-2016 年度引入昆山市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其中,2015-2018年度展示地点设在张浦镇姜杭村试验基地,2018-2019 年度展示地点设在苏州(昆山)农作物品种综合测试基地。该品种产量潜力较大,2018-2019 年度产量最高,每667m2达496.9kg,比对照品种扬麦16增产17%;2015-2016 年度产量最低,为342.5kg,比对照品种增产5.6%;4 年度平均产量达414.8kg,较对照品种增产9.3%,除2017-2018 年度仅增产2.6%外,其余3 年均取得5%以上的增产率。4 年度展示试验表明,镇麦12 号产量水平与目前昆山地区主推品种之一的扬麦16 相比有较大提升,且稳产性佳。

1.2 大面积生产示范方产量表现该品种于2017-2018 年度开始在昆山市各个区、镇开展3.33hm2示范方试验,分析各示范方产量表现,每667m2平均产量达457.3kg,可见该品种产量潜力较大。各示范方产量除2018-2019 年度开发区蓬朗方产量为385kg以外,其余3 个示范方产量稳定在450kg 以上,其中2017-2018 年度陆家陈巷方经苏州市种子站现场实收测产,产量高达508.4kg,刷新昆山小麦3.33hm2以上示范方高产纪录[3],取得较好示范带动作用。

2 特性特征

2.1 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结构镇麦12 号属于春性中熟品种,全生育期202d,比对照扬麦16迟1.2d。株型偏松散,株高中等偏高,平均株高84.4cm,幼苗直立,分蘖力中等偏下,叶色较深,生长清秀,后期熟相好,穗层较整齐,穗型大、纺锤形,籽粒大且较饱满,长芒、白壳、红粒、硬质,各示范方每667m2有效穗数26.7 万,每穗粒数39.2 粒,千粒重高达51.6g。从示范方产量构成因素看,该品种每穗粒数稳定在38.0~40.7 粒之间,千粒重稳定在50g 以上,各示范方间差异不大,每667m2有效穗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提高有效穗数是提高镇麦12 号产量水平的关键因素[4]。

2.2 品质镇麦12 号籽粒中面筋高于国家标准,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平均粗蛋白含量15.24%,湿面筋含量32.9%,稳定时间14.1min,是典型的强筋小麦。

2.3 综合抗性该品种茎秆粗壮,抗倒性好,由于株高偏高,遇极端天气可能会有轻微倒伏。抗病性好,经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3 年接种鉴定,抗赤霉病达到了中抗级别,近2 年来,各示范方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锈病等病害情况总体偏轻,由此可见该品种综合抗性较好。

3 高产栽培技术

镇麦12 号属于高产优质强筋小麦品种,产量潜力高。综合该品种在昆山地区展示、示范种植表现,该品种每667m2想要取得450kg 以上产量,较理想的穗粒结构应为:有效穗数26 万~28 万穗/667m2,每穗总粒38~41 粒,千粒重50g 以上,相应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3.1 适期适量播种在昆山地区最适宜播期为10月25 日至11 月5 日,如能腾出稻茬,也可适当提前至10 月20 日播种。因该品种粒重高,每667m2适宜播量应为12.5kg,晚播可加大播种量至15kg。播种前应打碎前茬秸秆,做到浅播、匀播,有条件的也可采用机条播方式,确保齐苗,每667m2基本苗16万~18 万株较合理。

3.2 合理肥料运筹相关研究表明,有效穗数是影响镇麦12 号产量的关键因素,可适当增加施肥量,提高基本苗,进而获得较高有效穗数。实施配方施肥,该品种较适宜的纯氮肥施用量在22kg/667m2左右,配合适量的磷、钾肥。基肥∶苗肥∶拔节肥∶孕穗肥为5∶1∶2∶2。具体可根据土壤地力及田间长势情况适当增减。

3.3 病虫草综合防治开好沟系防渍害或干旱播前配套高标准田内外沟系,深度50cm 以上,确保沟系贯通,排灌方便,保证田间墒情适合出苗。

培育壮苗防冻害 壮苗不易受冻害,当出现冷空气早来形成冻害情况时,每667m2可追施尿素、氯化钾各5kg。

及时化除防草害 播后开沟覆土15d 内,每667m2用50%苯磺·异丙隆可湿粉剂150g 兑水50kg 喷雾作土壤封闭处理。如杂草已明显发生,应抢早,在气温高、草龄小、墒情好的情况下施用50%苯磺·异丙隆可湿粉剂150g+6.9%膘马水乳剂100mL 兑水50kg 喷雾除草。如首次化除效果不理想,可在开春后拔节前做2 次化除,防止药害发生。

及时防控穗期病虫害 重点针对赤霉病、白粉病和蚜虫等,于齐穗扬花期使用戊唑噻霉酮(或戊唑多菌灵)+吡虫啉喷雾防治,用药后5~7d 再用药防治1 次,可换药用42%咪鲜·甲硫灵可湿粉剂兑水喷防。防治应用足药量和水量,狠抓适期防治,立足预防,做2 次防治。

猜你喜欢

昆山市强筋穗数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老年强筋操(二)
老年强筋操(一)
老年强筋操(四)
老年强筋操(三)
黄淮北片水地小麦育种现状及性状演变分析
江苏省昆山市通联站
江苏省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夏健
江苏省昆山市通联站展示
江苏省昆山市陆家镇菉溪小学活动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