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2020-12-18李慧周舒沁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25期
关键词: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学家庭教育

李慧 周舒沁

摘 要: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各个阶段的学科,其主要探究哪些东西对生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形成积极的个人品质。文章将结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来探究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个人特质、积极的组织机构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5-0024-02

学前儿童的教育近年来被各界关注,这不但给幼儿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压力,也给家长带来了考验,特别是面临孩子从幼儿园步入小学这个“幼衔小”的阶段时,行为习惯差、适应不良、独立自理能力差、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不但严重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也常常困扰着家长们。而良好的家庭教育能有效的预防上述问题的发生,因此为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可以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来分析它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积极心理学概述

20世纪30年代,其实就可以追寻到积极心理学的影子,因为在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生活的研究,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中有所提及。但随着二战的爆发,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被中断,直至20世纪5、60年代,人本主义思想的盛行,不少学者开始关注并致力于研究人积极的一面,这些相关研究不但拓展了人本主义学,更为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及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可以说积极心理学是人本主义的衍生。到80年代中期,积极心理学开始在美国兴起,并由美国心理学会主席马丁·赛里格曼在1998年首先提出。马丁·赛里格曼意识到过去心理学主要是用来治疗、解决和补救心理疾病,而这些主要是针对患有精神及心理疾病的人,却很少有涉及到甚至忽视了正常人群的研究。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缺,它将心理学的研究视点从以往关注心理疾病与障碍的研究转移到关注人性、关注生命中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即强调人美好生活的一面;关注自身的力量、美德,以帮助所有人获得幸福为目标。而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感激、成就、愉悦)、积极的个人特质(个性力量、天分、兴趣、价值)以及积极的机构(家庭、学校、社区等)这三个主题成为了积极心理学的主要支柱。积极机构可以促进积极特质的发展和体现,从而促进积极主观體验的产生。因此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当三者达到和谐统一了,事情就会变得简单得多。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

(1)忽视幼儿的主观体验

学前期是幼儿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幼儿情感体验最为敏感,而他们的情感体验往往来自于父母及整个家庭的教养方式、教育观念、教育目标等。研究发现,大多数父母对教养方式的认知存在偏差,当与孩子发生冲突时,不但缺少与孩子的沟通,还用暴力镇压的专制手段处理。这样的做法不单伤害了孩子的自尊,还给孩子带来了恐惧、焦虑的消极情绪体验。反之,如果父母在教育中,耐心与孩子沟通,给予尊重,信心及鼓励,并用正确的言行去引导孩子,做到言传身教,那么带给孩子的更多是积极的幸福体验。

(2)轻德育,重智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不少家庭越来越注重对孩子的培养,这让他们意识到越早对孩子进行干预训练,越能让孩子出类拔萃,赢在起跑线上。而这一时期的幼儿自控性差、意志力差,在面对繁多复杂的技能训练时,大多表现出排斥抗拒。家长对技能训练与兴趣、智力开发与天分的混淆认知,让孩子面临着巨大压力,失去了原本的童真,甚至还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机械重复的技能训练,不但违背了孩子智力开发的规律,还忽视了对孩子德育的培养。而本该具备的积极品质、个人美德、行为习惯却没得到正确的引导,甚至还给孩子带来了糟糕的情绪体验,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3)家庭教育结构的不合理

目前有研究显示,60%的家庭教育都是由母亲承担,而父亲承担的不足20%,甚至还有20%的幼儿教育由祖辈承担,作为这种不科学、不合理的家庭教育结构,最终出现了丧偶式育娃、隔代育娃的现象。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承担的教育责任是旁人无法替代的,他们赋予的爱是孩子情感体验的主要来源,父爱母爱的缺失不利于积极情绪的产生,还可能给幼儿带来分离的焦虑、没有安全感、孤独等消极情绪。而由于祖辈教育能力的不足,任由幼儿自由发展、顺其自然,导致孩子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缺少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品质。

3.积极心理学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基于上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可以借鉴积极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从情绪体验、人格特质、组织机构这几方面出发,分析积极心理学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1)注重积极情绪的体验,铺好学前家庭教育的基石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赛里格曼,认为乐观积极的情绪对缓解人的压力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他提出了 “习得性乐观”一词。乐观积极情绪的习得应该从体验开始,在学前幼儿的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善于引导幼儿去发现成长过程中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激发幼儿潜在的能力,并帮助他们全身心投入其从事的事情中,给予肯定及正面评价,让幼儿体验到正面评价带来的愉悦,增加他们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获得幸福感。美国心理学家弗瑞德克森认为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为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提供充足的能量,因此当幼儿多次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后,会习得更多良好的行为习惯及个人经验,思维会变得更活跃、认知更全面、反应更灵敏。 因此,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父母应摒弃以往不正确的育儿观,加强对积极行为的引导,重视幼儿感知能力的培养,以情绪体验为中介,塑造幼儿积极的人格品质。

(2)积极品质的形成,是学前家庭教育最终目标

学前儿童正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而这一时期,幼儿积极品质的形成则应该成为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

但目前教育观念的不合理、教育能力的不足以及教养方式的偏差,导致了家长对幼儿个性品质的忽视,他们甚至弱化积极品质对幼儿发展的作用。显然,这样的家庭教育是失败的,他们应该认识到积极品质的具备才是家庭教育的成功,才是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家长应关注幼儿的心理状况,在遵循其发展规律的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积极的个性品质。善于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赞扬及认可,帮助孩子正确对待自身的优缺点,预防消极情绪的产生,塑造积极的个人品质。家长还应当引导孩子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激发出人性中美好的一面,逐渐形成助人、包容、分享等积极的个人品质。再者,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作为家长应该客观的评价每个孩子在智力、行为习惯、学习成绩、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建立自尊心、树立自信心,完善人格。

(3)积极社会组织系统的存在,是进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现实保障

塞利格曼在《持续的幸福》一书中提到幸福人生的实现,需要有积极向上的情绪(positive emotion)、全身心投入的情感(engagement)、明确行为的目的和意义(meaning andpurpose)、自己产生的成就感(accomplishment) 、与周围人的和谐相处(rela-tionships),想要帮助孩子寻找幸福的人生,首先需要社会系统的支持。家庭作为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是其他组织系统无法替代的。有研究表明,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日后的行为习惯、人际交往及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发展。积极的家庭环境能有效的预防甚至减少教育沖突,防止不良情绪及行为问题的产生。对于学前儿童而言,在进入非正式系统的学校教育前,家庭教育与他们身心的发展有着直接联系。家长应掌握基础的幼儿心理学知识,为孩子创造利于成长的家庭环境。比如,和谐的家庭氛围能让孩子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从而提升孩子的幸福感,激发其潜在的能量,易形成乐观开朗、勇敢果断、友善等积极的个人品质。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不放纵、不专制,学会有效沟通,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向孩子传递正面情绪,以孩子为本,尊重和爱护孩子,让他们有安全感。只有在积极的家庭环境中,幼儿积极的个性品质才能得以形成,积极的情绪体验才能获得。积极家庭环境是实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卜雪.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中职学生家庭教育方法的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12):96-97

[2]王燕.积极心理学的十年研究综述[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3(03):27-31

[3]王萍.积极心理学理论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2017(22):12+18

猜你喜欢

学前儿童积极心理学家庭教育
家庭如何促进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初探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