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家校共育工作实践

2020-12-18周建东孙方明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25期
关键词:学生发展家校共育核心素养

周建东 孙方明

摘 要:大力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高度重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积极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整合到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学校特色建设和内涵发展等方面,努力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渗透到学校日常学科教学的开展、德育活动实施等具体内容中去。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生发展;家校共育

【中图分类号】G 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5-0018-02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家庭教育对于促进人一生的发展、对于学校教育的配合与支持、对于社会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苏州市吴江区七都中学是江苏省首批“教育达标学校”和“省示范初中”,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先后获得省级荣誉10多项,苏州市级荣誉20多项。学校以“诚实做人”作为校训,以“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最好的自己”作为教育目标。学校坚持贯彻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办学宗旨,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积极探索与实践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家校共育工作。

1.明确家校共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立足学校、学生及其家庭实际,坚持以学生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工作导向,着力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循序渐进、科学有效的进行指导,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锤炼、关键能力的发展。

(2)发展性原则

以“让每一个学生成就最好的自己”作为我校育人的总体目标,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教育学生,加强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重视家庭在学生终身发展中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协同性原则

有效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各自作用,善于整合各方资源,借助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和基于互联网的在线互动指导等方式,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汇聚多方力量、采取多种渠道协同促进学生的品格提升和能力发展。

(4)差异性原则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明确每一个受教育的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善于采用调查研究、精准施教的方式对待学生及其家庭,开展个性化的指导、给予人性化的关怀,促进学生良好品格和健全人格的发展。

2.制定家校共育工作的发展目标

“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家校共育”旨在以深入家庭教育指导的系列工作为抓手,借助家庭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家庭教育特色活动的创新开展等方式,汇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力量和资源。一是要有效促进我校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和品格能力的提升,努力“让每一个学生成就最好的自己”;二是要促进学科教学、德育管理、文化和内涵等方面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三是将学校建设成为在苏州市乃至更大范围内的在家庭教育工作方面具有一定特色和影响力的学校,作为德育中心学校更好的起到辐射作用,指导并带动周边地区的学校共同发展和提高。

3.构建家校共育工作的基本体系

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的家校共育工作,要以构建校本课程和特色活动为载体,以创设面对面直接交流和基于互联网+的在线直播互动为突破,以充分调动校内外最广泛的资源为保障。通过“知识理论类”、“实践体验类”、“互动交流类”三大家庭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借助从学生实际发展需要的家庭教育“特色活动”的开展,努力提升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学校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学生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典型性和普遍性问题出发,邀请校内外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骨干学科教师、優秀班主任等方面专家开发设计家庭共育课程,创新开展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主题教育特色活动,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1)内容的针对性

以校内外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学科教师、骨干班主任组成课程研发和编写团队,课程的内容设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学生发展过程中需要什么,课程就给予什么;学生、家长、教师的困惑是什么,课程就讨论什么。课程内容经过集体讨论、分工设计、专家审核等环节,确保课程内容对学生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体系的科学性

家校共育工作中坚持以科学性原则,一方面重视家庭、学校、社会三个重要因素,充分协调学生、家长、教师三者关系实施共育,另一方面,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确保了学生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体验,既有从活动参与又有反思感悟,做到了从“知、情、意、行”多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3)形式的多样性

七都中学家校共育课程和活动通过基于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开设线上互动直播与线下面对面交流相结合的课程,增强了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的多样性。同时对教师和家长进行必要的科学指导,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间的交流。课程的具体内容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发展情况和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调整,着力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青春期心理、亲子关系、学业、三观的形成等各方面的问题和困惑。

4.创新家校共育工作的活动形式

学校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出发,紧紧结合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设计开展了一系列极具特色的家校共育活动。

(1)构建和谐的共育关系—家校共育手册校本教材有效使用

《七都中学家校共育指导手册》是学校基于家庭教育指导的现实需要而创新设计的校本教材,经过多年使用和多次修订。在学校德育处组织的期初使用培训、定期检查评比反馈、期末表彰奖励等措施的有力推动下,目前该手册已经成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指导家长进行检查监督、利用教师开展督查评价的有效方式,成功构建并打通了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良好关系。帮助学生逐步达到学会学习、善于反思,成为行为习惯好、计划目标感强、与家长、老师关系和谐的好学生。

(2)变革固有的共育模式—个性化家访创新开展

七都中学个性化家访包括了:根据教育实际开展的一生一情而制定的“精准家访”、联合村(社区)等资源共同开展的“联合家访”、建立学生档案式管理持续进行的“跟踪家访”,这些家访都是在总结学校原来家访活动和教育过程的基础上改革和创新实践而产生的,主要目的是更好的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调动积极的共育力量—“一对一家庭教育指导签约结对”成功落地

中小学教育要努力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但也应该要注意“要让全面的学生得到发展”,即我校育人目标: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个独特的个體,特别是一些学业困难生、单亲家庭生、行为习惯偏差生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2019年11月成功举行了首届“家庭教育指导一对一签约结对”活动,旨在发动广大党员、骨干教师、心理咨询教师、班主任等,为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思想交流、学业指导、心理疏导等帮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4)拓宽有效共育渠道—七都中学家校共育论坛互动直播成功举行

2019年下半年学校两次运用云媒体技术和移动终端开展了“七都中学家校共育论坛”的直播互动活动。活动分别邀请学生、教师、家长及社会上的嘉宾围绕“如何合理使用手机”和“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这样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普遍比较感到棘手的问题进行互动讨论和在线答疑,两次活动均获得圆满成功,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和《吴江日报》等媒体的广泛关注。

(5)创设民主的共育环境—家长委员会常态化参与并监督学校日常工作

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家长需要学校和老师以课程和活动的方式予以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学校也需要家长的参与和监督。通过各班投票选举成立各年级的家长委员会,进而成立学校家长委员。年级和学校家长委员会以志愿服务、安全卫生监督、教学工作督导、重大活动观摩等形式定期和不定期的参与到学校日常工作中来,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更加公开透明、更加科学有效起到了很好的监督和辅助作用,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既是学校和教师的工作目标,更是家长的殷切希望。在家校共育的道路上,家长与教师、家庭与学校之间要加强相互间的协调和交流,坚持以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根本指向,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协同发展的四有新人。

参考文献

[1]逯长春.变迁社会中的家庭教育:困境与发展对策[R].南宁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学报,2019(01):132-139

[2]刘晟,段会领.中学家庭德育伴生机制的构建与实施—以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为例[J].现代教育,2017(06):17-19

猜你喜欢

学生发展家校共育核心素养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