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2020-12-18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山东艺术学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王元彬吕慎刚

营销界 2020年33期
关键词:教学科研国有资产绩效评价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山东艺术学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王元彬 吕慎刚 沈 毅

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物质条件,是服务于高等教育发展,保证学校履行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职责使命的物质基础,为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物质保障。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对高等教育事业投入将不断增大,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量将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其保障能力和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一、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绩效评价意义

一是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占高校国有资产比重越来越大,且将成为绝大多数。以2016年为例,仅校舍总建筑面积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分别达到92671.05万平方米、4514.42亿元,比2015年增加455.86万平方米和456.82亿元。如何分配好、使用好和管理好巨额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成为摆在高校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二是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落实尚不到位。普遍存在“重预算申请,轻资产管理”的问题,资产管理使用环节落实不到位。如何落实“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按照“正确使用、有效管理”的原则,提高资产的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率,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是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面临的最大挑战。

三是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具有公益性,管理使用者绩效观念淡薄。其服务的本质致使无偿占有和使用,不能用于生产经营,不以营利为目的,一直以来存在管理相对滞后、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但要通过科学管理,保障资产安全和有效运用,提高资产利用率,发挥其最大效益,是当前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绩效评价难点

一是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对其是非市场化的有偿使用,产出效益很难准确量化,难以通过会计指标对其绩效进行评价,在管理原则、目标、绩效考核、法律法规等方面都要具有特殊性,增加了其绩效考核评价的难度。

二是绩效评价既要考虑考核指标设置科学合理和规范标准性,也要考虑其可操作性和易取性。如何在评价指标中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并做到定性分析和主观评判客观公正、标准统一,指标设置、数据获取以及效果评价等方面给绩效评价带来了一定困难。

三是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使用有限的资源通过资产评价完善使用和配置方式,在保障高校各项功能的前提下发挥最大效益,避免资源浪费和闲置,实现资产利益和产出效益最大化。如何通过对国有资产的科学评价,最终达到提升资产自身利用效率和资产保值增值是关键。

三、绩效考核评价指标选取

表1 高校非经营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绩效评价指标选取时,充分考虑三个原则、坚持三个为主,即坚持资产总量与人均指标相结合的原则,以人均指标为主;坚持资产规模与利用效率相结合的原则,以利用效率为主;坚持预算考评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原则,以绩效考核为主。依据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绩效考核评价的原则、意义,充分考虑其难点和重要性,设计了高校非经营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主要由资产保障水平、资产管理能力、信息化水平以及资产运行效果四个一级目标层,对应若干个二级准则层和三级指标层共同构成绩效评价体系。

资产保障水平是绩效评价前提,主要由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组成,没有科学的制度和管理体制,资产有效管理和使用就无从谈起,也就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资产管理制度主要考核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制度建设是否完善,是否能根据上位法或上级文件规定及时更新修订制度;制度落实是否到位,是否建立相关监督办法来督促制度落实。资产管理体制主要考核组织机构设置和队伍建设情况,看是否建立“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岗位职责明确;是否配备一定数量和专业并符合相关要求的管理人员,使用单位设置专职或兼职管理员,管理责任是否落实到人。

资产管理能力是绩效评价核心,主要由考核资产配置科学、使用效率和处置优化等方面,从根本上改变资产“重预算、轻管理”的思路,发挥国有资产最大效用,为教育事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目标与宗旨,提升国有资产的整体效率和水平,都离不开资产管理科学化。

资产科学配置从资产配置标准、预算编制情况、教学科研比率、人均资产比率来评价。资产配置标准主要看是否制定各部门资产配置标准,做到物尽其用,避免出现资产闲置浪费,从源头上做好国有资产管理,考察了解单位之间国有资产占用平均水平以及与既有规定标准之间的差距。预算编制情况看是否科学编制年度配置计划,并按计划执行;严格控制计划外购置,按规定程序报批,专项经费购置纳入统一管理。教学科研资产比率主要是评价高校是否将资产向教学科研一线倾斜,降低日常办公资产占比,提升教学科研资产占比。人均资产比率主要从人均净资产总额、人均办公面积、人均通用设备、人均科研设备值、生均图书量、生均校舍面积等方面来考核,这里面要区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区别。

资产使用效率从资源共享机制、设备利用效率、不良资产率、设备维护情况来评价。资源共享机制是要提升资产共享率,加大院系之间、校际资产的共享与调剂。提高设备利用率,盘活闲置资产,提高资产使用率。降低不良资产率,保证国有资产安全性、完整性和使用有效性,降低资产闲置率。设备维护情况主要考虑设备维护费用占资产总额的比例越少越好,在合理区间内降低资产维护费用。

资产优化处置从资产处置机制和资产调剂来评价。资产处置要严格规范和完善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处置的经营管理程序,履行审批手续并经相关部门批准,把市场机制引入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处置过程,通过公开平台交易处置。加大资产调剂和捐赠力度,将不适应本单位发展的资产调制捐赠给需要的地区和部门,最大限度地延长了实物资产的寿命,降低未到报废年限的资产报损率。

信息化水平是绩效评价重要抓手,主要包括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数据库情况两个方面,建立“全面、准确、细化、动态”的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和基础数据库是提高资产管理效率的有效载体,提升国有资产“保障履职、配置科学、使用有效、处置规范、监督到位”科学有效抓手。信息系统建设主要有系统建设和系统使用,看是否建立完善的校级信息系统以及采购、图书、仪器设备、房地产管理等子系统,系统之间是否数据实时同步,系统是否及时维护更新。信息数据库情况主要考核数据完善程度和动态管理水平,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资产变更信息的及时更新,资产申购、处置等流程清晰,资产信息数据的一体化生成,各类资产管理员能熟练操作信息系统。

资产运行效果是绩效评价目的,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外部评价四部分,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作为高校教学、科研活动的“物”,更好地服务于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更好的为社会服务和高校文化传承提供物质保障。

人才培养是高校资产运行效果的重要指标,是教育成果转化的重要衡量指标。主要考核生均培养成本、毕业生就业率以及学生满意度。以学生人均培养成本、毕业生就业率衡量人才培养的投入产出情况,学生满意度主要测评学生在校期间对学习、生活环境以及图书、网络信息资源的满意度评价。

教学科研主要考核教师人均经费投入和人均成果产出以及教师满意度。教师人均科研投入主要考虑教学科研仪器、用房以及经费投入,重点要考察教师课酬水平;人均成果产出不简单考虑项目、论文和著作发表量,要考虑专利及技术转让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的能力;教师满意度主要测评教师对学校教学、科研物质保障条件的满意度评价。

社会服务主要有社会满意度和资源开放程度。社会满意度主要考核高校服务社会能力,国有资产能否保障高校为社会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创新支撑;资源开放程度主要是高校资源向社会辐射,是大学服务社会的重要表现,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国民素质能力水平。

外部评价主要考虑学校影响力、同行认可度以及资产清查情况。学校影响力和同行认可度都是高校一种无形资产,是高校文化传承的表现形式之一,是高校软实力的具体体现;国有资产清查能真实反映高校国有资产占有使用状况,资产清查报告是上级主管部门评价高校国有资产绩效的重要依据。

因不同高校层次、规模、学科和办学特色等都有所不同,在评价指标设计时,充分反映各高校的共同特征,反映评价对象的共同属性。绩效考核评价要改变各高校“重预算、轻资产”的思路,防止各高校将学校利益最大化和争取更多财政资金投入作为管理的重点,影响国家国有资产的整体效率和质量。同时,绩效考核评价加入了教师、学生和社会三个满意度调查,综合考虑了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在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职能中作用发挥。

猜你喜欢

教学科研国有资产绩效评价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云上中文”教学科研数字化资源平台助力一流学科建设
独立学院转设过程中如何构建合理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管理体系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公立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研究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南非大学的能力建设研究——以教学科研策略为例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