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玉米后期管理要加强

2020-12-18玉花

农业知识 2020年16期
关键词:穗肥粒重菊酯

文/ 玉花

玉米后期是以生殖生长为中心的时期,是决定产量高低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管理目标是促进秆壮穗大,防止倒伏,防治病虫害,以达到穗多、穗大的丰产长相。生产上要抓好以下几个技术要点:

肥水管理

1.重施穗肥,巧施花粒肥:大喇叭口期抓好穗肥的施用对于玉米丰产尤为重要,一般每亩可追施尿素20~25公斤,施肥量占总追肥量的50%,施肥时一般距玉米行15~20厘米,深施10厘米左右。要酌情追施花粒肥。这次追肥对防止叶片早衰、增加粒重有重要作用。施肥量一般占总追肥量的20%,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高产田可亩追施15公斤左右。为防止后期脱肥,确保植株健壮生长,也可结合病虫防治进行叶面施肥,每亩用尿素0.5~0.7公斤加磷酸二氢钾0.2公斤,兑水50~100公斤(加入杀虫药兼防治玉米螟)。

2.科学浇水:玉米大喇叭口、吐丝期,对干旱反应敏感,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这一时期如遇干旱,影响玉米抽雄、吐丝、授粉,严重影响玉米产量,这时土壤田间持水量保持在65%~70%左右。开花至籽粒形成期浇水是促进粒数的关键水,对提高花粉生活力和受精能力,增强玉米的结实力,减少秃顶缺粒有重要的作用。在乳熟期遇旱时浇水,是增加粒重的关键水。籽粒灌浆过程中,如果田间积水,应及时排涝,以防涝害减产。

病虫害防治

1.病害:主要有大小叶斑病、茎腐病等。防治大小叶斑病,可先摘除玉米底部1~2片病叶集中销毁,然后喷洒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75%代森锰锌500~800倍液防治。对茎腐病,可喷施10%双效灵200倍液。

2.虫害:主要是玉米螟、蚜虫、黏虫和红蜘蛛等。防治玉米螟,可每亩用1.5%辛硫磷颗粒剂0.5公斤掺细沙7公斤,株用量1.5~2克。

黏虫可用灭幼脲或4.5%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等喷雾防治。玉米蚜虫可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粉剂6000倍液、10%呲虫啉或25%吡蚜酮1000倍喷雾防治,也可用上述药剂与菊酯类药剂混合喷雾。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释放赤眼蜂、蚜茧蜂等生物防治或微生物农药杀螟杆菌、白僵菌等方法进行防治。红蜘蛛当有虫株率达5%时,亩用螨灵克或大杀螨15毫升,兑水15公斤喷雾防治。

其他技术措施

1.防止倒伏:由于秋季多风,在玉米追肥后要及时培土,防止倒伏的发生。培土能增加玉米气生根的形成,增强玉米抗倒伏能力。后期发生倒伏要及时人工扶起。

2.适期晚收:适期晚收可延长玉米灌浆时间,不增加任何成本投入,增产效果显著。玉米的最佳收获期为完熟期,此时果穗苞叶变白干枯,籽粒灌浆停止,乳线消失,籽粒基部出现黑色层。

长期以来,受传统农业生产习惯的影响,普遍存在玉米收获过早现象,尤其是对于一些具有假熟性的品种更是如此,一般在苞叶变白或籽粒顶端变硬即行收获,距收获适期还有7~10天,此时玉米正处于蜡熟期,产量潜力不能充分发挥,既影响粮食产量的增加,又造成光热资源的浪费,因此应推迟玉米收获期。收获时间每推迟一天,千粒重平均每天提高3~4克,籽粒产量平均每天亩增加5~7.5公斤。因此,在不影响下茬小麦正常播种的前提下,应尽量推迟玉米收获时间。该技术不增加任何成本投入,不影响下茬小麦播种,且增产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穗肥粒重菊酯
外源激素与蔗糖对冬小麦穗粒数和粒重的调控效应
气相色谱法测定苹果中联苯菊酯残留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干热风对冬小麦不同穗粒位粒重的影响效应*
离体穗培养条件下C、N供给对小麦穗粒数、粒重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不同穗肥用量和运筹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不同氮、钾穗肥使用量对中粳稻产量的影响
2018年大豆粒重低于常年的原因分析
不同叶龄期穗肥施用尿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不同时期施用穗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欧盟拟禁止联苯菊酯在温室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