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攻坚背景下光山县产业绿色发展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020-12-18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姚婷婷王睿

河南农业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光山县羽绒全县

河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姚婷婷 王睿

绿色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次深刻变革,为区域经济跨越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崭新路径。光山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为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光山县立足自身资源,发挥“绿水青山”优势,激发区域发展内生动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走出了具有当地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一、发展背景

光山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曾经是信阳市贫困人口最多的县。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光山县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2018 年顺利脱贫摘帽。光山县根据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立足“智慧之乡”“红色热土”“生态之地”的特色优势,探索绿色生态脱贫、发展道路。2016 年,全县在《“十三五”脱贫规划》(2016—2020)中提出了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坚持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并重,推动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指导思想,并且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工业、农业、教育、卫生、旅游协同发展的战略。绿色发展理念在首位,核心原则就是生态优先,这是光山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二、发展举措

(一)一二产业纵向融合,推动羽绒主导产业转型发展

光山麻鸭历史悠久,品质优良,产蛋多,耐粗饲,适应性强,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近年,光山麻鸭作为当地的特色传统产业,通过扶贫得到了光山县委、县政府的大力开发,建立了规模较大的光山麻鸭原种场和麻鸭养殖基地。2019 年,全县麻鸭养殖户达4200户,1.3 万人从事麻鸭养殖业,这为当地发展羽绒相关产业奠定了基础。

光山县凭借丰富的羽绒资源作出了发展羽绒产业的决定。2016 年,光山县大力实施羽绒服装产业发展项目,启动运转1000 万元羽绒产业助保金,为羽绒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放大贷款规模,进一步提升了羽绒企业产能,加快羽绒服装园建设,扩大了羽绒制品生产和羽绒市场规模,高标准打造羽绒企业创业中心。截至2019 年,全县共有羽绒服装加工企业300 家,羽绒材料市场经营户500 多家,现场充绒户近万家,羽绒电商5000 多家,全县共有15 万人从事羽绒制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工作,年生产、销售羽绒服、棉服4000 多万件,年产值达70 亿元。通过跨境电商渠道,光山县羽绒服装已销售全球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形成全国独具特色的集生产企业、材料市场、服装定制、电子商务为一体的产业格局。

(二)整合产业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1.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电子商务孵化中心建设。光山县建立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区网络交易平台,逐步实现自主掌控电商经营。逐步配套建设6 个电子商务运营中心(供货中心、培训中心、农副产品开发中心、羽绒服装研发中心、视觉提升中心、仓储中心),健全县、乡、村电子商务运行体系,推动多点合一模式。全县开设各类网店2 万家、从业人员3 万多人,催生了网货生产企业200 多家、供货商500 多家、物流速递企业57 家。2018 年,全县网销额达40 亿元,其中,农副产品销售额3 亿多元,跨境电商年销售额500 多万美元。推动月饼、粉条、糍粑等光山农副产品“十宝”线上销售,推进特色工艺品、工业品的研发和网上销售。

2.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物流园区建设。光山县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平台建设,打造现代物流配送集散平台。全县共有快递物流公司57 家,村级电商扶贫服务中心88 个,106 个贫困村设立了“农村淘宝”电商网点,初步构建互通省际、下达市县、兼顾乡村的物流信息互联网络。

3.抓好文化、旅游、体育等新兴产业发展。光山县将红色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茶文化与休闲旅游业有机结合,深入挖掘司马光文化资源,推进司马光文化产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培育司马光文化旅游品牌。加强光山县烈士陵园、花山寨会议会址等红色景区景点建设和管理,打造鄂豫皖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利用泼陂河镇东岳寺村、南向店乡董湾村向楼组、净居寺扬帆村等传统村落及砖桥镇、弦山街道、槐店乡等休闲农业示范园,发展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教育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持续提升生态旅游,加快茶旅产业融合,以茶产业龙头企业带动茶旅景区建设。

三、经济效益

自光山县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光山县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出了一条以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自主融入产业链条为核心,以建立产业发展与贫困人口稳定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扶产业与扶志气有机融合为目标的“多彩田园”产业扶贫路子,形成了产业类型、带贫模式、增收渠道多样性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产业脱贫与增收

2016—2019 年,光山县共整合资金5.3 亿元支持产业发展,各类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扶贫贷款2391 笔,计10.6 亿元,带动贫困户11 576 户。全县累计发展带动5 户贫困户以上的“多彩田园”产业扶贫示范工程631 个,累计带动贫困户32 419 户次增收。同时,光山县引导近7000 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依靠自身力量发展“多彩田园”产业,实现家庭增收3500 元以上,实现了产业帮扶措施对贫困户全覆盖。

1.茶叶、油茶种植增收。作为全国茶业扶贫示范县、信阳毛尖的主产区,光山县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大力发展茶产业。

2.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全县大力推进种养循环、稻渔一体化发展模式,形成了中北部粮油,西南部茶叶、油茶、中药材,中东部苗木、花卉,城镇近郊绿色蔬菜等特色生态高效农业产业格局。

3.通过“电商产业+技能培训+贫困户”带动经济发展。全县建成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举办各类电商培训班,全县网店达到2 万家,从业人员3 万多人,快递物流公司57 家。全县建成村级电商扶贫服务中心88 个,依托“供销e 家”等网售平台,推动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返城,活跃了城乡经济。

(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

近年,光山县牢牢把握脱贫攻坚和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探索并不断完善符合当地特色的绿色产业发展模式,促进了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2018 年,光山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7 273.50 元,比2017 年增长8.2%;2018 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2 866.32 元,较2017 年的11 760.80 元增长9.4%。

四、社会效益

产业高效绿色发展带来了光山县经济快速发展和当地居民收入的提高,在社会效益方面也取得显著成效。光山县围绕脱贫攻坚工作“创一流,走前列”的总体要求,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大力投入教育和医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切实解决了贫困群众的安全住房问题。同时,全县在满足人民的精神生活、美丽环境和发展能力方面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通过文化活动扶志提气,丰富农民精神生活

扶贫扶志,最重要的是精神脱贫,必须有好的载体和活动作为支撑。光山县的扶志提气活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全县各村开展优秀村规民约评选活动,评选出10 大优秀村规民约,被《信阳日报》整版刊发。深入持续开展“规范红白喜事倡树文明乡风”全民承诺活动。通过引导广大贫困群众树立文明乡风,减少烧纸放炮,改变封建迷信、相互攀比等不良行为,倡导喜事新办、丧事从简,积极开展“文明农户”“文明村”“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进一步弘扬全县人民尊老爱幼、相敬相爱、崇尚文明的传统美德,促进了家庭和睦、邻里团结,改善了农村精神面貌,树立了文明乡风。二是开展文化主题活动,激发了群众脱贫内生动力。2017—2018 年,光山县组织开展“爱光山、加油干、奔小康”系列主题活动,激发了脱贫的内生动力。从2017 年11 月开始,全县通过学唱爱光山的两首歌和征文活动,坚持从小抓起,从基础抓起,教育农村中小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并通过学生影响家人及身边群众,激发大家“爱家乡”“加油干”“奔小康”的热情。光山县用歌舞、光山剧种花鼓戏、玩狮、舞龙等艺术表现形式,演出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同时把脱贫攻坚典型故事编写到节目中,既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又激发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二)提高农民发展意识,培养脱贫技能

光山县调动贫困群众积极主动地改变生活状况,抓住外界帮扶的机遇,引导培育贫困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培养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技能,组织、引导、支持贫困群众用自己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通过“农民夜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民脑袋富起来。结合外部帮扶力量,推动贫困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通过电子商务培训提升持续发展能力,与对口帮扶企业加强合作,开拓发展视野,解决贫困人口就业,为光山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助力提供了保障。光山县与阿里、京东、苏宁易购、中国网库、拼多多等合作,利用平台优势,多渠道销售光山本土产品;与杭州市、广州市、上海市、扬中市、常熟市等服装生产企业合作,丰富网货货源。光山县在电商创业孵化园培训基地创办了电商培训班,学员由所在村、乡镇审核推荐,全部来自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家庭。

(三)通过生态建设打造光山的“金山银山”

光山县致力于绿色发展,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置于首要位置,建设“绿色”发展新家园。围绕“一河”(小潢河)“两库”(泼河水库、五岳水库)“三园”(大苏山国家森林公园、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仙居农业公园)的治理与保护,通过点、线、面带动,使全县城乡生态环境呈现出“天蓝、地绿、水清”新面貌。一是通过实施“青山计划”,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建设总面积2 788.53 hm2、森林覆盖率达92.3%的大苏山森林公园。加快矿山治理与生态环境恢复,对限期整顿、规范提升的6 家矿山从严管理。二是实施“碧水工程”,统筹运用湿地建设等措施开展水污染防治,改善全县水环境质量。三是实施“蓝天工程”,以治理灰霾和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全面加强大气污染防治。2019 年9 月,光山县成功创建为“省级森林城市”。在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的2015 年以来的环境空气质量排名中,光山县4 次荣登县区第一。

五、经验和启示

光山县产业绿色发展,首先,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尤其是定点扶贫。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批示中指出:“定点扶贫,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2015 年,光山县成为中央办公厅定点帮扶县,至此对光山县的定点扶贫形成了自中央单位到省委及省直机关单位、市委及市直机关单位的三级立体帮扶参与主体。正是在中央的领导下,各定点帮扶参与主体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工作经验、专业知识和选派单位的强大资源,为定点扶贫对象的经济发展、党的建设提供支持,与光山县开展的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一起构建起大扶贫格局,发挥各方面积极性,才有了如今的光山。其次,光山县脱贫得益于当地党政组织的引领。光山县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以高质量党建推进高质量脱贫,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作风全面过硬。全县组织选派495 名优秀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及助理,派出7160 名党员干部与全县贫困户结对帮扶,93 名副科级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88 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驻村第一团支部书记,并成立137 个扶贫工作队、340 个村级脱贫责任组,构成了脱贫攻坚“尖兵方阵”。大力实施农村党建“严乡强村育新”计划,在全市创新开展“建组织、树旗帜、亮身份、加油干”活动,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建在重点项目上、建在帮扶网格里。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全面加强,为脱贫奔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扶贫先扶志”专项活动中,各乡镇帮扶干部、帮扶责任人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利用入户走访,深入田间地头集中开展脱贫攻坚政策知识宣讲,确保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讲解群众最想学的知识,提供群众最需要的服务,及时解决群众最闹心的难题,全面激发了干部群众脱贫发展积极性。最后,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是脱贫攻坚的落脚点,一切工作的目的都要落实到这个落脚点。光山县脱贫攻坚的一切成效都来源于依靠群众。光山县在脱贫攻坚中不断培育出先进典型且选准典型,使这些典型带动周围的群众进步,在光山县电视台专题设立扶贫频道,开辟“脱贫路上光山人”“光山脱贫故事”等多个专栏,深度挖掘在脱贫攻坚战中不等不靠有志气、自主脱贫有骨气的贫困群众,以及担当意识强、工作作风踏实的帮扶干部,对他们的先进事迹,通过“报纸、网络、微信、电视”等县内各媒体进行立体化、全方位宣传。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引领下,光山县把创新致富,绿色发展放在首位,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发展了大量有技术含量的现代农业,使农业产业焕然一新,通过新农村建设让昔日的贫困地区率先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产业发展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还能带来社会效益,引导广大农村群众通过绿色发展致富,用绿色发展创造美好生活。

猜你喜欢

光山县羽绒全县
灵感跃动
房子7天内“自燃”40多次
光山县粮油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实践调研
街头羽绒也时髦
浅析胶水羽绒的6种感官鉴别方法
光山县精准鱼蛋白有机肥田间试验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浅析光山县水利工程建设在扶贫攻坚中的重要性
羽绒棉没有绒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