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美视域下绘本家园共读实践的优化策略

2020-12-18张书琴吉光贤

好家长 2020年12期
关键词:场域范式亲子

文 张书琴 吉光贤

绘本是一种独特的儿童文学形式,其价值“靶心”是审美,即让读者体验阅读的美好并产生深层次的审美愉悦。在幼儿时期,亲子阅读是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最佳方式。当前,受功利主义的影响,亲子阅读存在审美缺失的现象,具体表现为阅读“碎片化”、绘本“工具化”、提问“程式化”等,究其原因,是幼儿的审美本能被“遮蔽”,绘本的审美价值被“过滤”,阅读的审美目标被“遗失”,导致幼儿不爱阅读,不会阅读,更不能自主阅读或深度阅读。要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园应加强对家庭亲子阅读的指导。在研究幼儿绘本阅读教育的过程中,本园基于幼儿的审美本能、绘本的审美价值和阅读的审美目的,探索了审美视域下家园共读绘本的优化策略,提高了亲子阅读的质量。

一、建设家园共读“场域”

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认为,个人活动于其中的空间是一个心理场,该场内的全部情况决定着某一时间内的个人行为。为实现绘本家园共读,我们团队开展了家园共读“场域”建设,搭建了现实和虚拟两大家园共读“场域”,形成了家园相互支持的共育局面。

(一)建设家园共读“现实场域”

我们在家庭和幼儿园同时建设了亲子阅读现实场域,并以“最美阅读空间”展评活动为抓手,推动家庭阅读角和园内亲子共读区的建设。

家庭阅读角是亲子阅读实践的“主战场”,要求提供绘本、橱柜、纸、笔等材料,以满足幼儿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发展。园内亲子共读区包括班级阅读区、幼儿园绘本馆、绘本自助借阅机、公共阅读廊和班级绘本“漂流屋”等,家长志愿者可以在班级阅读区带领幼儿共读绘本。绘本馆除了满足幼儿在园期间的阅读需求,还向家长开放,定期开展家长共读绘本活动;家长和幼儿可在绘本自助借阅机输入编码或扫码自主完成借书、还书工作;在班级“绘本漂流屋”,家长可以共享绘本;幼儿园公共阅读廊是家长接送幼儿时进行亲子共读的区域。不论是家庭阅读角,还是园内亲子共读区,都要求按主题分类摆放绘本,满足亲子共读或借阅的需求。

(二)建设家园共读“虚拟场域”

针对家长不知如何指导幼儿阅读、不能根据幼儿的不同水平采取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等问题,我们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优势,搭建了“绘本之约”家园共读云课堂和QQ 群等“虚拟场域”,为亲子共读提供指导和示范,使家园共读行动不受时空和人数限制,而能实时进行互动。

“绘本之约”家园共读云课堂,是同时面向幼儿和家长的绘本共读直播活动,每月直播一次。直播活动的主播由园内骨干教师和个别优秀的家长共同担任。面向家长的共读直播活动在解读绘本的基础上给出共读建议,帮助家长先读懂绘本,以便更好地支持和引导幼儿阅读。面向幼儿的共读直播活动,由主播在线陪伴幼儿共读,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与主播进行线上互动,家长陪伴幼儿共读。

配合定期直播的家园共读云课堂,我们还建立了“绘本之约”家园共读QQ 群。借助QQ 群,幼儿园定期发布直播公告,解答家长的疑惑,家长及时反馈亲子共读困惑,交流亲子共读感悟,聆听主播的语音答疑。

二、提供亲子共读资源

目前,市场上绘本亲子阅读指导资源缺失审美视角,说教倾向严重。因此,我们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优秀绘本的《书目表》,汇编了《亲子阅读指导案例集》,并通过幼儿园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相关内容,让家长及时获取亲子共读指导资源。

(一)提供亲子阅读《书目表》

我们参考刘绪源的《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分类标准,以“爱”“顽童”“自然”为一级分类标准,结合“幼儿所喜爱的绘本主题”的调查表,以幼儿喜闻乐见的绘本主题为二级分类依据,形成了审美和儿童双视角的主题式《书目表》。另外,将主题式《书目表》再按阅读指导范式进行分类,将书目分为“赏读体悟范式”“互动讲演范式”“对话讨论范式”“体验拓展范式”(分别简称“赏读”“演读”“聊读”“玩读”范式)。

《书目表》实行动态更新制,定期发布在幼儿园公众号上,以便家长检索并选取适宜的共读指导方法。为方便检索,每本绘本除标注主题、阅读范式外,还标注了适读年龄和风格特点等内容。如绘本《我爸爸》标注了“亲情”“爸爸”“赏读”“3~6 岁”“诗歌”“超现实主义”等关键词,帮助家长快速获取该绘本的关键信息。

(二)提供《亲子阅读指导案例集》

我们从四种阅读指导范式的维度梳理出亲子阅读案例,形成了《亲子阅读指导案例集》(下文简称《案例集》)。《案例集》包括“阅读实录”和“阅读设计”两部分。每本绘本的“阅读实录”由“导读”“幼儿的话”“家长的话”等部分组成,“阅读设计”由“阅读目标”“阅读准备”“阅读过程”和“适读年龄建议”等部分组成。《案例集》兼顾同主题或同作者绘本的“群书”阅读案例,以及同一本绘本的递进式分层阅读系列案例和分龄阅读系列案例。

家长进入幼儿园微信公众号平台,除了可以共享亲子阅读《书目表》和《案例集》,还可以共享“绘本阅读微课”“绘本朗读音频”“亲子共读心得”等亲子阅读资源包。家长点击由教师、幼儿及家长共建共享的资源包,就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

三、拓展家园共读路径

我们通过培养亲子共读“领衔人”、开设家长共读“工作坊”、组织阅读指导“训练营”、形成家园交替“共读链”等实施路径,有效发挥了幼儿园对亲子阅读的引领作用。

(一)培育亲子共读“领衔人”

我们在各个班级选出有能力、有意愿的“种子”家长作为亲子共读领衔人,领衔人定期从幼儿园领取装有经典绘本和笔记本的“漂流包”,将亲子共读的感悟记录在笔记本上,与后续拿到“漂流包”的家长共享感悟、困惑和经验,帮助“种子家长”形成具有审美取向的共读理念和协助策略,并引领更多家长参与进来。此外,“种子”家长还要带动其他家长参与线上资源平台的建设,为平台提供共读视频、录音和感悟文档等资源。

(二)开设家长共读“工作坊”

我们定期将一部分家长聚集起来,通过沙龙、论坛等形式开展互动式讨论,让家长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并相互交流,探索具有审美取向的亲子阅读指导理念和指导策略。如针对家长的困惑进行交流,观摩教师的绘本阅读公开教学并展开讨论,让家长以幼儿的视角共读绘本。

(三)开办阅读指导“训练营”

在亲子阅读中,家长将文字转化为生动、温暖的话语,将绘本的真谛和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幼儿,这种言语的体验和心灵的沟通是幼儿自己阅读时无法体验到的,所以家长的审美水平越高,幼儿就越能深入地理解绘本。我们在教师和家长中寻找“培训师”,开展绘本阅读教育相关的讲座、实操性的训练等活动,以提升家长的阅读指导水平。如练习如何朗读绘本、如何设计提问、如何挖掘绘本的审美价值,或以某一绘本为例,实操阅读指导范式等。

(四)形成家园交替“共读链”

亲子阅读是幼儿园绘本阅读教育的重要环节,它与师幼集体共读、同伴小组阅读和幼儿园课程拓展的资源式阅读构成了一个相互补充、互为支持的“共读链”。通常,一本或一组绘本通过线上导读直播后,会先进行亲子阅读,班级教师根据亲子阅读情况跟进阅读,组织师幼集体共读、同伴小组阅读或区域拓展阅读等活动。如此,一本或一组绘本以幼儿为纽带,在家庭和幼儿园中就形成了互为基础的交替“共读链”。

审美视域下幼儿绘本家园共读行动以幼儿为立足点,以家园合作为切入点,以绘本为伸展点,以审美为聚焦点,实现了家庭和幼儿园两个阅读场域的优势互补,达成了幼儿、教师、家长和幼儿园的共生共长,形成了本园特有的书香氛围,使幼儿获得了更为全面的发展。

猜你喜欢

场域范式亲子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场域视野下的射艺场建筑文化探析
激活场域 新旧共生——改造更新项目专辑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