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依恋视角下丽水市浮云首岸安置房设计研究

2020-12-17裘鞠郑杨洁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吉林长春130118

安徽建筑 2020年12期
关键词:户型丽水市住户

裘鞠,郑杨洁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

0 前言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安置房建设也是促进城市化发展的一种措施。安置房是城市规划以及土地开发对项目所在基地居民提供的房屋。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成为被安置的对象,但由于受教育程度、生活习惯、传统习俗的不同,农民不愿意前往安置房居住。本文基于对地方依恋理论的研究,对丽水市浮云首岸小区进行设计,不仅满足被拆迁住户心理上的空缺,同时为居民提供良好居住环境,更好地推进我国城市化建设。

1 地方依恋理论

地方依恋理论由来已久,最初表达的是人们的思乡之情。国外对地方依恋理论研究已经超过40年,在心理学、城市规划、经济学等不同领域进行研究。目前学者普遍认同,地方依恋是表达居住者对居住地的依恋情感,这个概念中不难看出情感在人地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地方依恋理论不仅仅是一个学科下的分论点,而是多个学科的交汇点,因此国外研究人员在制定定义时是依据自己所学科目的背景,但其定义大致可以归纳为人和地存在关系,关系的核心是人与地之间的感情,重点说明感情联系的源头。在1963年,Fried的研究中描述了强迫再安置情况下波士顿“伦敦西区”人们的不情愿心理,这反映出人们对地方的一种强烈情感。可见人们对地方的依恋程度,对安置房设计有重要作用。

2 对丽水市浮云首岸安置房项目实例进行分析

2.1 气候概况

丽水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8.1℃,年平均降水量达1395.5mm,年平均雨日有162.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81.3小时。丽水市全年以静风为主,一月的主导风向是东风,其他月份的主导风向都为ENE,年平均风速较小,仅有1.4m/s,以7月的风速为最大,其次是8月,风速最小的是11月和1月。

2.2 项目简介

本项目位于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中心城区浮云溪岸边、项目用地面积约1.56hm2,项目东至城南加油站,南至城南路,西至红光路,北至浮云溪。项目北侧为城市绿心凤凰山公园,南侧为城市绿心南山公园,山水环绕,区域环境优越。在项目的西北方向有著名老街——采真里,在2018年,采真里历史文化街区成功入选浙江省第四批非遗旅游景区,对本项目外观设计有重要影响。

2.3 设计理念——“云和印象:城市梯田”

丽水市浮云首岸小区居住对象主要是被拆迁住户,由于居民对生活几十年的土地有感情,在实施安置时更容易选择房屋安置而不是货币安置。云和有“山水之城”之称。于是在设计时将山间曲折的河流、山谷中层层叠叠的绿色梯田以及山林中的阳光引入到项目中,为大家营造了一种与湖泊、城市以及周边环境进行空间对话的空间模式(图1)。对所有元素进行了归纳提炼,并对项目的体量及功能构成进行了分析。再现了“山、石、溪、涧、梯田”的自然形态和空间。“山、石”的意向,主要体现在多个建筑体块的错落、退让,围合成了一个隐秘又开放的山谷风景(图2)。绵延的“梯田”片片铺满这座山谷,它们吸纳着阳光,同时也为这个山谷贡献着氧气和生机。谷中流动的“山涧”和“溪流”更为这个山谷带来了生生不息的活力。“溪、涧”的意向,是北面河流的延续,北面的河流冲击着这个地块,将其劈裂成更多的体块。不仅保留了当地地理风貌,还缓解被拆迁住户对安置房的抗拒感。原有居民总是希望更接近水,但又不能离开“岸”,所以岸永远是人和水之间的最后一道限制,希望能在这个小区里打破“岸”的限制,让人们行走在其间享受到无限扩大的空间,更好地贴近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同时为了呼应云和梯田特色,在二层梯田设计了很多座“桥”,这样的“桥”,不仅是各梯田的纽带,也是他们与云和的山水、云和这座城市的纽带,更是被拆迁住户对原先房屋的怀念之桥。

图1 体块关系图

图2 概念立体图

2.4 整体设计

此小区的整体设计上采用梯田的设计理念:在一层梯田中实现水与商业的过渡,利用亲水平台及丰富的景观,将人流吸引到水边来,给居民提供室外交往的场所;人们在光顾商业的同时,不仅给居民提供正常服务需求,同时也在与自然进行对话,加深对地方依恋之情。在二层梯田中实现商业之间、商业与河面之间的连接,商业与河面形成内外双重景观,同时通过各个连廊挑台等空间业态打造黄金水岸。在层层叠叠的“梯田”上,三层梯田中有大片的屋顶花园被绿化所覆盖(图3)。各种各样的植物花草每天成长,每天都在改变这个小区的样子。在这静谧的梯田中,有不少餐饮的露天小座就安排在其中,人们在购物休闲之余可以在这里享受一份舒适和放松,贴近生活。

图3 屋顶花园

图4 亲水平台

2.5 户型设计

2.5.1 户型前期调研

在设计户型平面结构前,设计者到被拆迁住户家中进行走访,了解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户口数,确定大致的设计户型面积,注意设计细节,不仅要保证安置房具有城市商品房的优点,还要符合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

2.5.2 平面设计

共有4种户型,分别是145m2(四室两厅两卫),130m2(四室两厅两卫),110m2(三室两厅两卫),90m2(三室两厅一卫),层数为 17+1 的为 90m2、130m2、110m2,层数为21+1是145m2。在调研时发现当地居民使用室外阳台进行生活服务,因此在户型平面上将两户住户连接形成共同的室外阳台,利用公共区域通往阳台,不仅有利于生活使用,同时加强了居民交流。原先居民是三代同堂或者二代同堂,至少有两层,上层为居住空间,下层为商业空间,根据政策一户人家可以分到两至三室,为了保留原有几代同堂的生活方式,在设计的时候会将个别户型上下层设计为一户或者是将同一层的两户设计为一户,保留原有家庭人口一起居住的生活习惯。为了尽可能沿用当地居住的传统方式,130m2的跃层,首层为客厅、餐厅、卫生间厨房,其中客厅面积较大,二层为房间;其145m2的跃层在首层会增设一个房间。由于当地老龄人口较多且在家门口聊天,所以在设计时会考虑到老人心理上的需求,针对有老人的家庭,对老年人房间进行半封闭空间设计,邀请好友串门时可以在半封闭空间活动,老年人的房间离入口近利于通往室外公共空间。丽水当地居民上下班一般是用电瓶车为主,在底层设置储藏室与电瓶车共用,配置相应的强电设备。在当地相对比较潮湿的情况下,户型设计时考虑穿堂风,尤其是客厅部分,自然通风和采光,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能耗。减少室内门的安装数量,尽可能地利用走道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2.6 建筑形象设计

打造形象,树立标杆。云和是木玩之城,在标志性的重点区域,如社区主要入口、售楼部展示区、沿街商业展示面、私家入户花园、架空层入户大堂等细节处设置标志性木玩具,既有趣味性又能树立可见的形象标杆。建筑楼层高低错落的天际线符合梯田形象延绵起伏。该项目附近是采真理老街,以前的老城区,大量的居住建筑保留院落形式,特色院落以居民住宅为主,充分体现云和当地民居特色。为了提高居民依恋之情,建筑外部装饰尽可能采用相同元素。建筑外立面色彩采用木色系列,提高地方认同感。

2.7 室外空间与配套设施设计

在三层屋顶进行入户平台设计,极大程度地拓展了邻里交流空间,保留原有居民在露天下交流的习惯,在交流中引领住户走向北面的亲水空间,还丰富了空间层次和绿化,力求打造别具一格的黄金水岸。原先居民有种菜习惯,所以在室外留出一片土地不仅丰富景观还延长了在室外空间逗留时间,缓解老年人压抑情绪。住宅小区设置了两道门禁系统。完全独立于商业区之外,保证了小区的安全性与私密性。小区住户设计了一个专门的大台阶式形象入口。既是对商、住人群进行分流,也能引导住户进入屋顶花园。考虑到老年人行动不便,在一层设置了3个电梯直通屋顶入户层。根据当地的传统文化专门在室外活动场地设置专供红白喜事的场所,满足不同住户同时使用,提高居民归属感。

3 结语

安置房作为现代化事业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之一,安置房建设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建设水平的高低,同时对城市民生以及社会和谐等也有着重要关联。因此,在安置房设计时,需充分考虑被拆迁住户心理上的需求,提高居民对所在地的依恋情感,有助于创造宜居环境,推动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户型丽水市住户
长城脚下坐望山——C1户型&D3户型
丽水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侨城一号A&E户型
格局已变!最新数据揭示,广州楼市七成多户型超100m2!
顶层住户的无奈——渗漏篇
简单的高招
丽水市特色足球展示
丽水市美术教师新作选
射频感应电子门锁
家庭装修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