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动物解剖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0-12-17

家畜生态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解剖学骨骼课件

(湖南农业大学 动物医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动物解剖学》是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接触最早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正常畜禽有机体各个器官形态、构造、位置及相互关系的学科[1]。能否学好这门课,直接影响兽医病理、生理、药理、临床诊断、外科及产科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更影响动物医学专业培养出的学生是否具有动物饲养、管理、繁殖以及疾病诊断、预防、治疗的能力。然而,由于目前养殖业趋向于集约化饲养,学生很少直接接触畜禽,专业基础几乎为零[2];加之动物解剖学课程具有形态结构名词、概念繁多,结构复杂难记,信息多易混淆,直观性、教条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较难培养趣味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与学枯燥乏味[3-6]。而且,由于动物解剖学教学课时的压缩,知识的传授以强力灌输的现象较为严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认为解剖学知识难以记忆和理解,进一步加大了教学难度[7]。如何引导学生学好动物解剖学,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牢固基础,并使学生具有一定分析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教学难题。

随着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宠物医疗的兴起和新技术在动物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对动物医学人才的需要。为了能够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熟练掌握动物解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上好第一堂课,消除专业偏见

第一堂课就像人的第一印象,如果第一堂课能给学生留下好的印象,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将对以后的课程学习大有裨益[2]。在第一堂课中,不应该讲解大量的专业知识,而是要进行专业和行业的介绍。目前,国内对动物医学专业还存在一定的偏见,学生进入课堂也总是抱有抵触情绪。作为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解剖学教师就应该担负起介绍专业和行业发展的责任。让学生明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动物科学及动物医学专业在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现代化规模养殖也需要具有更高专业技术的动物医学及动物科学人才,新时代的兽医与传统乡村兽医已有了质的区别,未来就业前景非常广阔,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从事畜牧兽医事业的信心。同时,结合膀胱切开、骨折手术、“五花肉”长在哪里、怎么辨别真假肉等与外科、生活相关的鲜活而生动的例子,使学生认识到动物解剖学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在日常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2 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改变讲授重点

动物解剖学课程内容多而课时少,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课程内容时有所侧重,更多地讲授与生产实践结合比较紧密的知识[8]。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逐年增多,且多以猪、禽、牛和羊的饲养为主,而役用家畜如马、骆驼等的饲养比例较低。因此,在授课时,则应以猪、禽、牛和羊的系统解剖为主,简单对比讲述马、骆驼等动物的解剖构造即可。随着犬、猫饲养数量的逐年增加,今后从事小动物临床诊疗的兽医将会越来越多,在教学内容中适量增加犬、猫的解剖学知识也尤为重要,且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另外,在生产和临床中,畜禽经常出现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和心血管等系统方面的疾病,所以也应将上述章节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解。

3 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以往,为使标本保存完好,节约成本,解剖标本大都使用福尔马林浸泡,而甲醛具有强烈的挥发性和致癌性,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危害[4],学生往往对观察标本具有抗拒心理,教学效果差。针对这一问题,解剖教研组调整实验课方案,以解剖活体猪、羊、家禽为实验内容,一方面解决了观察标本时甲醛对人体的伤害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由于经过福尔马林浸泡而导致器官正常色泽、质地的变化问题,使学生真正掌握器官在活体状态下正常的解剖结构和特征,为今后的兽医病理、临床诊断奠定基础。

在改善实验教学条件的同时,鼓励对动物解剖感兴趣、学有所余的同学成立动物解剖学科研创新小组,申请校级和省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并积极开展研究工作,让真正对动物标本制作有浓厚兴趣的同学参与制作标本,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解剖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动手实践能力,也为解剖实验室增添了许多精美标本,为教学创造了良好条件。

4 转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由于解剖学课程名词繁多、器官的形态位置关系错综复杂,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往往学习难度大、兴趣少。这就要求教师将解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临床紧密结合起来,以此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如在讲解骨的构造时,结合骨折介绍骨折的常见类型、骨折的愈合过程,解释“伤筋动骨一百天” 的科学依据。在讲解骨骼的理化特性时,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提出问题“为什么小孩容易得佝偻病,老人摔倒容易骨折”,让学生先进行讨论,并将问题引导至骨骼的理化特性,最后再系统讲授骨骼的理化组成,并解释由于幼儿、成人和老年人的骨骼化学组成的差异,造成“小孩骨骼容易变形易得佝偻病,老人骨骼较脆摔倒容易骨折”[2]。讲解反刍动物四个胃的解剖结构时,先给出与本章内容密切相关的临床病例,如创伤性网胃心包炎、瘤胃臌气等病例,以此为基础,让学生掌握反刍动物四个胃的解剖位置、关系及功能。讲解泌尿系统时,结合犬肾结石、膀胱结石产生的原因和避免措施以及临床治疗方法进行讲解。讲述生殖系统时,结合牛胎衣不下等生殖疾病讲解牛、羊子宫的结构特点。在讲解心脏的位置时,利用肢体语言,引导学生将右手放到自己左胸部,将左手放到右胸部,感知心脏的搏动,同时用俗语“偏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最终引导学生认识家畜心脏的具体位置[9]。通过以上生动、实际的教学案例,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进一步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使学生不断的学习到了解剖、临床知识以及生活常识,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5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仅一味地灌输知识,而忽略学生的参与度,长此以往,教与学将严重脱离。因此,在课堂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思考、动口、动笔、动手,使学生思维保持最佳状态。目前,动物解剖学课程的讲授施行理论与实验相分离的模式进行,造成理论课的讲授,过多依赖多媒体、挂图等,而平面图又很难看懂[10]。不同动物机体间(包括人体)形态结构在大体解剖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比较的教学方法,比较畜禽和人体同类器官的异同,将器官的形态结构、部位、名称、方位联系到人体,将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同时也使得解剖知识更容易理解[3]。如人体的全身骨骼构成,基本与家畜相似,通过让学生自己触摸自身骨骼的方法,记忆家畜的骨骼构成;人体脏器的大体分布位置与其他哺乳类动物的分布有类似之处,通过对比,使学生更易掌握家畜的腹腔分区及脏器大体分布位置,也使学生了解了自身的构造特点。

6 制作精美教学课件,提高教学质量

动物解剖学作为形态学科,多媒体技术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它可以通过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较为直观地展示家畜的解剖结构,让学生尽可能的理解解剖知识。同时,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就需要教师平时多收集相关材料,尽可能多的获取动物脏器实物图、模式图以及解剖视频。收集完成后,还需要后期的加工和处理,将图片、视频处理成自己课堂内容所需要的模式,而不是直接拿来就用。为了使学生更易理解解剖学知识,增加效果,到位合理的动画效果必不可少。同时,制作过程中还需要配合适当的文字,在以往的教学课件中,大篇幅的文字占据了课件的整个版面,使得教学效果较差,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精炼文字,给出重点内容,一方面使课件精简干练,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记笔记[6]。只有精美的课件,才能真正体现出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也使得课堂内容丰富多彩,教师讲授轻松,学生学习乐在其中,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总之,在动物解剖学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紧密结合日常生活及临床实践,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解剖学知识,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接近临床实际,为今后的课程学习以及从事临床疾病诊疗打好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解剖学骨骼课件
做家务的女性骨骼更强壮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健康骨骼
人体解剖学与医学影像解剖学在教学中的结合探析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人体解剖学
太极拳侧行步运动解剖学分析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动画设计研究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
骨骼是如何生长的
神奇的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