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研修实效性 促进体育学科体系化发展

2020-12-16邢飞关立国

中国学校体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哈尔滨市名师体育教师

邢飞 关立国

秉承“为学科教师专业发展奠基”的教研总体目标,哈尔滨市构建形成了“立体化”的三级教研体系,即:以各区(县)教研员、各学校主管校长为成员的一级体系,即学科专家团队;以市、区(县)兼职教研员以及学科带头人为成员的二级体系,即学科卓越团队;由体育名师工作室团队成员组成的三级教研体系,这部分成员主要来自一线体育学科骨干教师。三级教研体系的建立,让纵向发展的研修团队与横向发展的课堂教学相交叉、相融合、相促进,有效推动了哈尔滨市体育学科教研活动特色发展,提升了哈尔滨市一线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学科专家团队加强顶层设计,确立学科发展方向

1.做好顶层设计,目标引领发展。学科专家团队立足哈尔滨市体育学科发展,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集中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有:学科政策、前沿理念學习,学科发展动态的交换与分享;对学科发展面临的共性与个性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解决建议;确立学科年度、学期工作目标与任务;把脉学科重点工作;每一年度学科教研内容的选择、活动举办,以及科研内容的选题策划。

2.实施联合教研,实现以点带面。为打破区域化限制,最大化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依据《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关于加强市、区(县)校三级教研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以提高育人水平为目标,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抓手,以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为着眼点,哈尔滨市体育学科积极推动区域联合教研,打造了联合教研典型——“阿(阿城区)松(松北区)里(道里区)区域联合教研体”,有组织、有计划地打破地域限制、行政划分,在特定的时间围绕共同的课题,联合开展教研活动,且效果显著。一是,阿城区靠近山区,冬季冰雪资源丰富;松北区是新区,新建校多,场馆资源优势明显;道里区是主城区,具有相对较好的骨干教师团队、经济基础等,三区联合教研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教学难题共同破解。二是,联合教研以轮换主持教研的形式展现出各地区、各学校的特色,同时取得的成果以现场会的形式向全市推广,以此推动全市学校体育的发展。

如,道里区主持的课题“区本课程‘跳绳课程开发与应用”,由三区学科专家团队共同统筹规划并明确任务分工,由体育名师工作室具体实施,通过2个月的设计与实施形成了较为系统完善的成果,并向全市展示推广;阿城区承办的主题为“冬季冰雪特色课程开发与利用”的展示活动,三区面向全市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冰雪课程内容;松北区在主持联合教研活动的同时协办了2019年黑龙江省四城市教学交流研讨活动,“阿(阿城区)松(松北区)里(道里区)区域联合教研体”承担了开幕式任务,在三区学科专家团队的共同策划下,在展示三区教科研成果及各学校校本特色课程、体育教师基本功的同时,充分体现了近年来哈尔滨市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成果。

二、学科卓越团队分解目标任务,制订行动方略

学科卓越团队由市、区(县)兼职教研员和学科带头人组成,他们的职责就是分解目标任务,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略,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如果说学科专家团队是为学科发展明确路线、奠定发展基调,那么,学科卓越团队的成立就是要不断推进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将体育学科的发展目标落地,将教育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学科卓越团队目标落实、任务实施主要采取主题研修活动的形式。主题研修活动内容主要围绕学科专家团队设置的教研主题展开,并依据哈尔滨市“研、培、练、赛”一体的教研活动思路,分解成课堂教学大赛、教学基本功大赛等实践形式,其中课堂教学大赛主要有哈尔滨市“烛光杯”课堂教学大赛及区级“超越杯”“创新杯”课堂教学大赛等,是以课堂为重点、课例为载体,并由团队具体组织实施,各项活动均为每两年举办一次;教学基本功大赛主要有哈尔滨市体育学科岗位大练兵活动、哈尔滨市体育学科专业技能比赛等,主要考察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课堂教学水平,同样由团队负责设计实施,每两年举办一次。

其中,教学大赛有自选内容授课和武术、跳绳、足球等区本课程的同课异构,参与教师都是经过各区、各学校选拔推荐的优秀体育教师;而教学基本功大赛则是根据教师自身所学专项,设立知识素养、必测内容和选测内容三项,活动形式多种多样,而且必须是全员参加。主题教研活动的开展,有效提高了哈尔滨市体育教师群体的专业化水平,以教学、研究、培训为基点,搭建素养提升、能力培养、业务成长的平台,并建立自查、评价、激励的工作机制。其中,自查机制,即在教学前自查,将疑难问题、教学困惑记录下来,分享在团队微信群或研修平台上并展开讨论,听取大家的建议;评价机制,即要求参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实时评价或在课后进行总结性评价,可以是教师自评,也可以是其他教师评价、师生之间互相评价及学生反馈评价等,由此让每一位教师更加明确自己的特长,找到自己的不足,改进自己,提升自己;激励机制,就是为体育教师搭建了提升自我的通道,即体育教师通过自身努力,且伴随着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升,可以晋级进入相应水平的团队中,如晋级到名师工作室团队、学科卓越团队乃至学科专家团队中去,相反,消极的、碌碌无为的体育教师就会降级到下级团队直至退出团队,这让每一位体育教师都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并从中获益。

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对哈尔滨市三级教研体系的一次检阅和历练,通过一次次的活动不仅使学科卓越团队收获了成长,更让广大一线体育教师获益匪浅。扎根基础教育,深挖教材内容,落实课堂教学,向课堂要效果,这一直是学科卓越团队孜孜以求的目标。经过多年积累与发展,在学科卓越团队的实践探索中,“天鹅项下的珍珠”哈尔滨市体育教研成果显著,一线体育教师普遍形成了低段以多样化冰雪活动兴趣培养为主、中高段以滑冰滑雪教学为主的较为清晰的课程梯度认知共识;各区(县)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成果,如从2014年的《冬季体育课程内容的研究成果汇编》到2016年的《冬季体育课程开发成果汇编——教师备课指导用书》,再到2019年的《冬季滑冰教学指导意见》,道里区冬季课程开发成果渐丰,这些也是对道里区冬季课程发展历程的见证。

正是在“立体化”三级教研体系的带动下,在学科卓越团队的不断探索中,秉承创新的理念,无论地属城区还是农村,各学校均立足于区域特点、本土特色等实际,寻求适合自己学校的校本特色课程,力求做到“一校一本”,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由此强体之路在校园中越走越宽、越走越精。如,哈尔滨市道里区榆树镇中心校是道里区的郊区学校,该校秉承“行读书之风,走强体之路,开艺术之花,结科研之果”的办学理念,强调“夏为冬用,冬夏双修”的强体思维。再如,哈尔滨市欧洲新城经纬小学校的“生命力课程”就是让学生通過体育课锻炼身体的同时,知道生命的宝贵,珍惜生命,爱护生命。

三、名师工作室团队攻坚克难,为学科目标任务达成保驾护航

作为“立体化”三级教研体系的第三级,体育名师工作室团队时刻反映着哈尔滨市、区(县)以及学校的学科发展趋势,展现出的是哈尔滨市一线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及科研水平。体育名师工作室并不仅仅是“立体化”三级教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更要发挥其辐射全市体育教师的作用,带动全市体育教师专业成长。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体育学科为了更好地发挥体育名师工作室成员的辐射带动作用,以“邢飞工作室”为切入点,相继成立了李巍工作室、孙艳吉名师工作坊、杜鹃工作室等子工作室(坊),一线体育教师成为体育名师工作室的主要力量。其中,杜娟工作室把20余本不同版本的体育教材进行了整理和归纳,汇编成了《现行教材优化整合——小学体育教学教师用书》一书,为开展体育课堂教学提供了参考,而工作室成员也通过参与整理对教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有效提升了他们对教材的解读能力及课堂教学实效。

体育名师工作室不仅要做“立体化”三级教学研修活动的推广者,更应成为执行者。如,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线上教学、居家学习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体育教师成为“主播”。为有效应对疫情带来的这一变化,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体育学科采取视频会议的形式,组织以哈尔滨市九区九县体育教研员为主的学科专家团队,研究延期开学线上教学预案,并积极配合哈尔滨市教育局指导学科教师制订线上教学预案,进行居家网络体育教学。各体育名师工作室立即行动起来,以“停课不停练,每天锻炼半小时,遇见更好的你”为主题,开展“假期体能天天练”活动。为提高教研员和体育教师所录制微课的质量,通过钉钉平台组织以“有温度的体育教研”为主题的哈尔滨市体育教师微课制作网络培训,该培训共500余名教师参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哈尔滨市充分发挥体育名师工作室教研团队研究、指导、辐射的优势,引领市、区(县)、学校三级教研团队,组织一批专业能力强的体育教师录制居家锻炼小视频;并利用“哈尔滨市体育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哈尔滨教育云平台、黑龙江省元申广电“空中课堂”频道等网络平台资源,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特点,合理选择适宜的锻炼内容,采取科学、实效的教学方法,指导全市中小学生进行“居家每天锻炼半小时”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以健康的体魄战胜病毒,打赢防疫阻击战。

正是有了“立体化”三级教研体系的支撑,才能让哈尔滨市体育学科应对疫情的方法与措施得当,也正是有了三级教研团队的引领与辐射,才能让所有人面对线上教学时处事不惊、有条不紊。

哈尔滨市体育学科“立体化”三级教研体系的发展囊括了市、区(县)所有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每一个环节都缺一不可。同时,尽管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新时期新要求,哈尔滨市教研工作仍需坚持立足体育学科教学的实效性,扎实推进完善教研体系建设,不断推进体育教研“立体化”进程,并着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体育教师队伍,提升体育教师科研能力,扩容体育教研体系。此外,在立足“纵向”的体育教研活动的同时,哈尔滨市还将与其他省份开展联合教研活动,汲取新的理念,不断提升教研团队能力,打造更多的学科专家团队和学科卓越团队,构建更多的体育教学研修体系,让体育教师在交流活动中受益,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哈尔滨市名师体育教师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画作选登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有失尊严
浅议"名师"
名师读意林
3名黑龙江越狱逃犯1人被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