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毒绳防治杨雪毒蛾项目的创新应用及效益分析

2020-12-16刘大伟赖淑丽

中国林副特产 2020年6期
关键词:人工费防治法杨树

刘大伟,赖淑丽

(辽宁省喀左县小城子林场,辽宁 喀左 122300)

1 立项背景及目的意义

作为商品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杨树(Populusspp.)在本地区林业产业中所占地位可谓举足轻重,无论国有林场还是个人房前屋后,皆可随处见到杨树的影子,特别是大小河流两岸的沙质河淤土(河滩地)上,几近全都为杨树纯林所覆盖。尽管说近年来杨树原木价格不是很高,发展杨树的“技术瓶颈”也相对较为复杂多样,但人们种植发展杨树、开发研究杨树的热情依然高涨。就全国而言,过去那种“南方杉家浜,北方杨家将”的老旧林业格局非但未破,而一种“东西南北中,全是杨家兵”的局面业已成型。现如今,杨树已经南下江南接近了南岭,整个大西北、华北平原、东北南部,甚至江南一些地区,皆以杨树为主。究其原因,最主要的与杨树商品林具有“短-平-快”特点有关,说到底就是还能赚到钱的。我们在北方周边地区走访调研时发现:有不少国有林场和林业种植大户(家庭林场)其主导产业仍就是大面积发展杨树,其中不乏“栽-育-采”实现良性循环者;在高速公路、铁路两侧,杨树成了“绿色通道”的主栽树种。在辽宁,甚至专门成立了省级“杨树研究所”。如果把杨树产业比喻为“具有产业属性的社会公益事业”可能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故此认为,大凡事关杨树的事儿,都是堪称林业上的大事儿,不可小觑。

在此,我们姑且不论这种高密度、单一树种的杨树人工纯林对国土安全和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有多大,但有一个事实是明摆着的:那就是每年的5月前后或7~8月份,当我们驾车行走在高速路上时,总能见到两侧的杨树林像被火烧过一样,生长季节叶片全无,既影响树木生长,更有碍观瞻,严重时还会出现大面积死树现象。其罪魁祸首就是由杨雪毒蛾(StilpnotiacandidaStaudinger)[1-2]幼虫暴发成灾造成的。十几二十米高的杨树发生了这种食叶害虫,地面喷雾够不到,树干注射来得慢、效果差,飞机喷药污染环境且成本高昂。为此,我们研制一种毒绳防治法——亦即利用杨雪毒蛾幼虫所具有的“昼伏夜出”(幼虫晚间上树取食、白天下树潜伏,每天往返1个来回)习性,在它的上下树的必经之路树干的合宜位置绑扎1道毒绳,幼虫爬过毒绳后,会因其足底(虫体最薄弱之处)着药触杀致死。实践证明:此法非但效果优异,而且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无需水源、保护天敌、几无污染,此为防治杨雪毒蛾创制的一种全新技法,也为所有具有上下树习性害虫的防治开辟一条重要途径,极具推广应用前景。

自2010年以来的10年间,本着边试验边推广的“两手抓”原则,先后在喀左县、北票市、朝阳县、阜蒙县等地累计推广应用7700 hm2,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2 主要创新点

2.1 本项目创制的杨雪毒蛾防治新法——毒绳防治法,具有制作简单、绑扎方便、使用安全、耐雨冲刷、环境友好、无伤天敌等突出特点,开辟一条局部施药防治杨树害虫的新路子。

2.2 防治成本低,仅为常规防治法的1/3,大面积防治时可达97%的杀虫率,比传统喷雾防治法提高1/3强,防效稳定可靠。

2.3 此法不争农时、不挑劳力,有利于组织发动群众;不受水源和地形限制,解决了偏僻山区水源匮乏之难题;其它所有具有上下树习性害虫的防治均可借鉴应用之,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2.4 给出的杨雪毒蛾的调查取样方法,以及危害、发生程度分级标准和防治指标值,让外业调查和做出科学防治决策皆有所遵循。同时对杨雪毒蛾种名作出订正。

3 项目推广应用情况

3.1 已推广应用情况

在2010年3月至2020年5月的10年间,课题组本着边试验边推广和以试验地为基点辐射周边的原则,累积推广应用7700 hm2,防区分布在北票市(1500 hm2)、朝阳县(1600 hm2)、阜蒙县(1250 hm2)、喀左县(3350 hm2),据防后30 d调查统计,取得了97.0%(平均)的优异防效和显著的“三大效益”,维护了林主们的切身利益,收到广泛好评。

应用毒绳防治杨雪毒蛾大面积试验的防效调查评估结果见表1。

表1 应用毒绳防治杨雪毒蛾大面积试验的防效调查评估结果

3.2 推广应用前景

(1)它适合在所有有杨树栽培的地区推广应用,其推广效益也将伴随着应用空间的拓展而横向放大,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2)它还适用于对所有具有上下树习性害虫防治时借鉴应用,短期内可望获得大面积推广。

(3)它所具有的简单、高效、低成本、几无污染等突出特点,高度符合害虫管理“IPM对策”要求条件,有望受到国际同行的推崇和直接“拿去”应用。

4 效益分析

4.1 绑扎毒绳防治与常规喷雾防治之成本对比

应该指出的是,评价一种防治方法之优劣,成本问题是不能忽略的。一个好的防治方法,在防治效果达到最佳的同时,也要求防治成本相对较低。表2即是采用杀灭菊酯毒绳防治与氧化乐果喷雾防治之成本比较,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表2 杀灭菊酯毒绳防治与氧化乐果喷雾防治之成本对比分析

防治成本核算方法如下:

(1)绑扎杀灭菊酯毒绳防治:3#纸绳+机油+浸蘸人工费计合每团6元,绑扎0.667 hm2(胸径12 cm,55株/667m2)约需2.5团毒绳,毒绳款为15元;每人每天(人工费80元)可绑扎1.2 hm2林地,则0.667 hm2林地的人工费就是45元。两项合计为60元,合6.00元/667 m2。

(2)喷雾(氧化乐果)防治:每组2人(1人拉水配药,1人喷药)平均每天可喷防0.667 hm2林地,按人工费每人每天80元计,0.667 hm2林地需要人工费160元;0.667 hm2林地的农药费等(按2.00元/667 m2计)为20元。两项合计为180元,合18.00元/667 m2。亦即:采用毒绳防治(6.00元/667 m2)要比采用氧化乐果喷雾防治(18.00元/667 m2)每667 m2节省防治费用12元(合180元/hm2),防治效果却提高了将近30%。换言之,仅用1/3的花费且提升了1/3的防效。

4.2 经济效益

应用“应用毒绳防治杨雪毒蛾上下树幼虫关键技术”,非但防治效果可靠稳定,而且防治成本较低,经测算仅为常规喷雾防治法的1/3,仅此一项每公顷即可节省防治费用180元强。10年间在本县及周边市县累计推广防治面积7700 hm2,共节省防虫费138.60万元。另外,按杨雪毒蛾暴发成灾可致5%杨树死亡来算,10 年共挽救385 hm2(7700 hm2×5%=385 hm2)杨树免遭死亡。这里我们姑且不计杨树的造林、养护费用以及减缓杨树生长带来的损失,仅按每667 m2每年平均生产1 m3木材和450元/m3的木材市场价格计,那么10年 间7700 hm2林地产出木材总值为2599万元。上述节本和增效两项合计=138.60万元+2599万元×1/3=1005万元。这是最保守的估计了(最近3年平均每年的值)。据统计,我国现有杨树林面积854万hm2(辽宁50万hm2,辽西20万hm2),若按每年有1%的面积发生杨雪毒蛾危害需要采用绑扎毒绳防治,那每年获得的效益将是相当可观的了。

4.3 生态效益

该项目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创制的树干绑扎毒绳防治害虫新法,非但防效优异,且不伤害天敌,对环境几无污染,对保护生态平衡大有裨益。第二,避免出现因爆发杨雪毒蛾而至杨树死亡的现象和必要的补植作业,实现一次造林即可成林,进而加速了增绿进程。第三,把树木养成了森林,自然就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固碳制氧、提高生物多样性、净化美化环境等效益。第四,按照国内外普遍共识——森林的生态效益是其经济效益的13倍左右,则可根据经济效益对其生态效益做出量化评估。

4.4 社会效益

首先,通过简单示范性培训,即可让林农们掌握好其关键技术环节,还可成立专业防虫队,带动周边地区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增加林农的收益。其次,更多简捷、高效、省钱关键技术的研发成功,必将极大地提升全社会投资林业的热情,进而助推林业实现大发展、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再次,科技创新的国内外影响以及对害虫管理“工具箱”的丰富,也都具有非凡的社会效益。

5 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

存在问题:(1)宣传力度和重视程度不够;(2)树干绑扎毒绳下部的萌生枝条清除不彻底会影响防治效果;(3)急需制定毒绳防治技术标准。

改进建议:(1)强化宣传和舆论引导力作用,提升行业特别是基层林主的重视程度和应用推广的认知度;(2)尽快制定出台相应技术标准,以引领标准化作业;(3)采取毒绳防治前,务须清除杨树干基萌条。

猜你喜欢

人工费防治法杨树
水电工程合同中人工费调差现状分析与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自2022年6月5日起施行
发挥传染病防治法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主控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于9月1日起实行
山西省公路工程造价依据人工费的确定和影响
跟踪导练(五)
我国首部土壤污染防治法将于2019年施行
杨树山漫画作品欣赏
定额人工费和市场人工费的差异分析
杨树上为什么会有许多“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