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临床观察

2020-12-16伏思燕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22期
关键词:皮化生胃部萎缩性

伏思燕

河南省民权县中医院,河南 民权 476800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长时间反复损害胃黏膜上皮而减少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黏膜固有腺体,伴上皮化生等病理变化,易引起食欲不振、腹痛、腹胀,严重者易产生腹泻、贫血等症状[1]。现代医学虽可明确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但临床整体治疗效果有待提升。中医学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脾胃虚弱、病邪深伏胃络为根本病机,故治疗应调理脾胃气机,扶正祛邪。笔者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80例,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研究对象为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4~66岁,平均年龄(47.32±2.78)岁;疾病分型:Ⅰ级9例,Ⅱ级28例,Ⅲ级3例;病程2~5年,平均(8.96±2.78)年。观察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35~67岁,平均年龄(47.35±2.81)岁;疾病分型:Ⅰ级8例,Ⅱ级27例,Ⅲ级5例;病程2~15年,平均(8.98±2.8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医学伦理委员会已审核通过本研究方案。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根据《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年,上海)》[2]制定诊断标准:慢性胃炎病理活检显示固有腺体萎缩。②中医诊断:参照《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3]辨证分型为脾胃虚弱型,主症:胃部喜按或喜暖,胃脘部隐痛,胃脘部胀满;次症:食后腺闷,气短懒言,倦怠乏力,食少纳呆,大便稀溏;舌脉:舌质淡,脉细弱。参照舌脉满足上述3项主症和2项以上任意次症即可确诊。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就诊前1周内未采用相关药物治疗;③年龄≤70岁。

1.4 排除标准 ①精神疾病;②合并心肺肝肾功能低下或其他内科慢性病;③合并消化性溃疡;④不耐受本试验药物;⑤恶性肿瘤、艾滋病等其他影响其生存的重大疾病。

1.5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饭前15~30min服用多潘立酮片(海南制药厂有限公司制药一厂,国药准字H20094059)10 mg/次,3次/d;餐前2 h及睡前嚼服硫糖铝咀嚼片(辽宁格林生物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2090)1.0 g/次,4次/d,连续服用6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通络汤治疗,组方:党参30 g,丹参、茯苓各20 g,炒白芍、干姜、炒枳壳各15 g,大枣10 g,炙甘草6 g,黄连5 g。嗳气者加生赭石20 g,旋覆花15 g;口干者加天冬20 g,乌梅15 g;食欲差者加鸡内金、山楂各15 g;腹胀明显者加佛手15 g,香橼10 g。上药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餐后30 min温服。连续服用6个月,且治疗期间均忌食肥厚、生冷、辛辣等食物。

1.6 观察指标 ①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进行评定。治愈:胃脘痛及其他症状完全消失,胃镜或X线钡餐造影检查正常;好转:胃痛明显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其他症状减轻,胃镜检查或X线钡餐造影检查改善;未愈:胃镜或X线钡餐造影检查无变化,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为治愈率与好转率之和。②胃部病理组织积分: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5]制定胃部病理组织积分,胃部病理组织以不典型增生、肠化生及萎缩为主要内容,根据病变程度不同分为无、轻、中、重4级,分别赋值0、3、6、9分。

2 结果

2.1 两组胃部病理组织积分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及萎缩积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胃部病理组织积分对比 (分,

2.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例(%)]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特征为腺体数目减少或消失、黏膜肌层增厚及胃黏膜上皮萎缩变薄,易产生恶心、食欲不振、上腹部灼痛等,严重者会出现贫血、消瘦等症状,是一种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病变[6]。目前已公认慢性萎缩性胃炎演变的规律为正常胃黏膜-炎症-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故逆转病理及癌前病变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方法[7]。硫糖铝咀嚼片属于抗酸药物,其可在受损的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发挥对胃酸侵袭黏膜的抵抗作用,从而有效保护胃黏膜;而多潘立酮片属于胃肠动力药物,可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及张力改善,利于胃部排空[8-9]。但单纯使用西药治疗效果不佳,临床上常采用中西结合的治疗手段,抑制疾病的发展。

中医认为,先天不足、情志失合、外邪犯胃、疲劳过度及饮食不节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的常见诱因,脾胃虚弱为其根本病因。因此,临床治疗多以健脾益气、扶正驱邪为法辨证施治[10]。健脾通络汤中丹参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效;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干姜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大枣养阴缓急;炒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茯苓健脾和胃,利水化湿;炙甘草补脾和胃、兼以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有健脾益气、和胃通络、温中止痛之功,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及萎缩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且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健脾通络汤治疗可有效逆转病变胃黏膜病理,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胃部病理组织,抑制病情发展,整体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皮化生胃部萎缩性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理中通络化浊汤治疗脾胃虚寒痰湿瘀阻型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效果研究
胃部爱情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血清胃蛋白酶原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诊断价值
什么原因造成男人的肠胃不好
生花生可以缓解胃部反酸
肠化免疫分型,告诉您胃病怎么办
肠上皮化生怎样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