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采工作面支架防倒调斜技术研究与应用

2020-12-16

山东煤炭科技 2020年11期
关键词:机尾分力机头

刘 凯

(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镇城底矿,山西 太原 030000)

采煤工作面在回采倾斜、急倾斜煤层时,由于受到综采设备布置方式、煤层赋存倾角、切眼与煤层夹角、作业循环方式等因素影响,回采过程中,往往造成溜子上窜下滑、支架倒架等现象[1-2]。随着煤层倾角变化,切眼内溜子出现下滑时,导致机头与转载机搭接不畅,形成大量的前溜“回头煤”,造成设备磨损严重,增加设备运转负荷。随着机头下滑,不断调整转载机位置,也会压缩工作面端头的安全空间,影响紧急避险通道。因此,如何有效解决倾斜煤层在回采过程中的设备下滑问题,提高设备安全运行效率,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 工作面概况

镇城底矿28116 采煤工作面主采8#煤层,该煤层平均厚度为4.1 m,可采范围内煤层赋存相对稳定,煤层倾角为8°,煤层埋深为450 m。工作面设计切眼长度为 145 m,胶带顺槽长度533 m,轨道顺槽长度530 m。受煤层赋存及地质条件限制,切眼施工坡度为 7°。经采前勘探,工作面切眼向外110 m 处,受到地质构造影响,工作面局部坡度可达到 12~21°不等,平均坡度为 16.5°(轨道顺槽高程大于胶带顺槽)。在回采期间,受坡度不断变化的影响,工作面前后溜出现明显下滑现象,切眼内中段支架也出现局部倒架、挤架现象,严重制约工作面的正常采煤生产。

2 设备下滑因素分析

28116 采煤工作面采用综采支架放顶煤工艺进行生产,工作面内存在较大向斜构造,贯穿整个工作面。工作面胶带顺槽煤层底板标高为+748 m,轨道顺槽煤层底板标高为+772 m,巷道之间高差为24 m。当切眼垂直于两巷推进时,切眼内底板坡度呈16.5°,接近溜子与支架的极限坡度,造成管理困难,同时,增加了支架和溜子处于斜面坡度上的下滑分力,产生下滑现象。

若按照采煤机割煤循环,每班先割一刀机头,同时从机尾向下开始推溜,直至拉架结束,经过现场实际观测,此循环每排拉架可造成前溜下滑36 mm;若采煤机每班先割一刀机尾,支架从机头开始向上拉架,则每循环前溜下滑长度为7 mm。因此,经过实践验证,工作面设备下滑主要原因源自向斜构造产生的底板斜面。为了有效解决此问题,可采取调斜的方法,主要原理为:在正常割煤作业时,为及时接煤运输,随着割煤机破除煤壁落煤后,支架工会顺着采动方向拉架推溜。由于架前煤壁空间大小不一,每架的推移移近量不等等原因,造成前溜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水平面和上下空间层面的弯曲,产生偏移。虽然偏移的幅度较小,但受到偏移后的分力作用,当采煤机从机尾割刀向机头运动时,该分力则主要集中作用于机头。当采煤机由机头割刀跑向机尾时,设备承受分力则作用于机尾。在设备调斜期间产生的分力会抵消部分下滑分力,最终影响设备下滑的快慢程度和移近量大小[3-4]。

3 支架防倒与调斜

3.1 工作面调斜

随着工作面底板坡度的增大,设备下滑趋势不可避免,可采用调整伪斜的方式通过坡度较大区域,在现阶段具有明显的效果。调斜方式可通过下列计算方法求得。

图1 工作面调斜示意图

由图1 可得,设定经过调斜后切眼与轨道顺槽之间的夹角为α,回采过程中未出现前溜下滑,则拉架时致使前溜上移距离为L×sin α,其中L 为每刀截割深度。据此推理,当前溜下滑距离达36 mm时,为了抵消下滑距,需L×sin α=36 mm,每刀截深为600 mm,则α 为3.4°。

设定工作面伪斜长x m,即工作面两巷间距在切眼内斜距差为x m。

x 计算公式为:x = M×sin α

式中:M 为工作面切眼长度,m;α 为工作面调斜角度,(°)。

工作面的切眼长度为 145 m,调斜角度为3.4°,把数据代入式中,可得计算结果,伪斜长度为 8.59 m,即保持工作面机头超前机尾8.59 m。

按照此公式得出结论应用于指导生产实践,若前溜与转载机搭接不合理,出现设备管理异常,可通过调整支架推移溜子距离的方式缓解前溜下滑幅度。若在推溜拉架过程中出现严重下滑现象时,可对机头机尾距进行校正微调,即机头机尾不论哪边长,就先割哪边,随着采煤机跑动后,及时拉架回位,确保支架不出现倒架、挤架,保证工作面的“三平一直两畅通”。

3.2 工艺优化

根据采煤工作面的实际开采条件,除了上述调整伪斜的开采方法用于防滑外,对工作面煤层的开采顺序和施工工艺也可进行调整优化。其工艺流程如下:

将原机头机尾通排割刀的双向采煤方法调整为“先机头后机尾”的单向采煤方法,即调整进刀方式为作业开始前,先割一刀机头,待割刀跑透后,回刀至原停机位置。此过程中暂时不推溜,由于采煤机复位过程是空刀状态,因此,煤壁一侧只有一刀截深,复位后再进行拉架推溜。然后,再次启动割煤机,向机头进刀,割完后跑刀割向机尾,随着割煤机移动,进行拉架移溜,始终保持机头超前机尾侧。结合两种防滑措施,可合理调整机头与转载机的搭接长度,另经过调整机头高度,可避免转载点大量回头煤被拉入前溜底链,造成设备损坏。

3.3 实用效果分析

28116 综采工作面在经过上述方法的实践应用后,设备倒架下滑的现状已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正规、安全、高效的作业循环,降低了职工扶架、检修的劳动强度,便于更好地加强设备维护与管理,减少了因设备损坏导致的机电材料费用的投入,为职工实现安全作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效果。

4 结论

通过对镇城底煤矿28116 采煤工作面特殊地质构造条件下采煤设备下滑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客观因素条件下切眼底板伪斜角对设备下滑产生的影响,结合生产过程中的现场实际观测数据,进而通过公式计算得出结论,最终确定相对科学合理的机头机尾超前距。同时,综合优化采煤工艺与截割顺序,使得防滑措施更加完善,更加灵活地实现了宏观与微观方向的防滑调校。通过创新管理手段,不断提升工作面设备管理水平,降低职工劳动强度,最终实现了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生产与标准化双效管理,营造安全环境。

猜你喜欢

机尾分力机头
Immunotherapy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option for advanced disease
双系统电脑横机V型真领编织类型比较与效率分析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煤矿带式输送机用履带自移机尾智能化的设计研究
当两分力的方向不变时,是否分力越大,合力也越大?
人走路时为什么要摆手?
探讨我公司皮带机机尾的改进
747-400F货舱机头门系统原理及故障分析
C919机头成都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