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Hp 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分析

2020-12-16许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15期
关键词:嗳气泻心汤萎缩性

许军

(江西省宜黄县中医医院内科 宜黄344400)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胃病,主要表现为乏力懒言、食欲不振、呃逆、嗳气、胃胀、胃痛等,临床对于该疾病的发生机制尚未得到统一结论,大多学者认为其与免疫因素、胆汁反流及Hp感染存在一定关系。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常规治疗多采用西药,有研究报道指出[1],使用西药治疗可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且治疗效果有限。近年来,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给予中医中药治疗逐渐取得较好的效果。本研究选取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旨在探讨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6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26~65 岁,平均(47.28±2.38)岁;病程6~20 个月,平均(12.93±2.88)个月。研究组男20例,女23例;年龄26~66岁,平均(47.39±2.42)岁;病程8~22 个月,平均(13.43±3.27)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均经14C尿素呼气试验、病理组织学、胃镜检查确诊。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者;恶性肿瘤患者;未按规定服药或中断治疗无法对药物疗效进行判定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标准四联疗法:克拉霉素分散片(国药准字H19990376)0.5 g/次、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国药准字H20065335)20 mg/次、阿莫西林(国药准字H13023964)1 g/次,上述三种药物均2次/d;胶体果胶铋胶囊(国药准字H20059181),2粒/次,4 次/d。研究组患者给予加味半夏泻心汤进行治疗,药方组成:15 g 大枣,30 g 菝葜,30 g 白花蛇舌草,30 g 薏苡仁,6 g 炙甘草,6 g 干姜,10 g 党参,10 g 黄芩,6 g 黄连,15 g 制半夏。食欲不振者加12 g焦谷芽,12 g 焦六曲,12 g 焦山楂;嗳气呃逆者加30 g 赭石,6 g 竹茹,12 g 旋覆花;胃胀者加12 g 八月札,12 g 枳壳,20 g 川佛手;胃痛者加12 g 香附,20 g延胡索。药汁煎煮至400 ml 左右,每日1 剂,分早晚两次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2 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疗效、Hp 根除率。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恶心、腹胀、嗳气、早饱,采用积分法对其严重程度进行评定,0 分表示症状消失,3 分症状最为严重。临床疗效主要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胃黏膜病变消失或积分减级2 级以上,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及实腺体萎缩经病理组织学检查恢复正常或积分减级2 级以上视为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胃黏膜病变积分减级1 级以上,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及实腺体萎缩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积分减级1 级以上视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视为无效。显效+有效=总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恶心、腹胀、嗳气、早饱等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恶心、腹胀、嗳气、早饱等各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s)

症状 n恶心腹胀嗳气早饱治疗前对照组 研究组 t P治疗后对照组 研究组 t P 434343432.53±0.422.57±0.522.34±0.462.21±0.392.58±2.572.59±0.542.36±0.512.24±0.410.1260.1750.1910.348>0.05>0.05>0.05>0.051.43±0.351.46±0.431.20±0.371.11±0.370.57±0.270.72±0.310.46±0.210.53±0.2212.7579.15411.4068.835<0.05<0.05<0.05<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及Hp 根除率比较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37%、Hp 根除率为95.35%,均优于对照组的69.77%、6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临床疗效及Hp 根除率比较[例(%)]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当今社会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病症主要为胃黏膜萎缩变薄、腺体减少等,严重时甚至出现肠化生、异型增生等病理变化。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治疗难度大、病程长、病情反复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研究报道指出[2],家族遗传、Hp 感染、高龄、吸烟、酗酒等是引发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其中Hp 感染最为典型,Hp 感染会导致胃黏膜腺体遭到破坏,进而引发胃溃疡及胃癌。学者杨柳[3]指出,根除Hp 是治疗Hp 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关键。临床传统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常采用西医疗法,但西药多引起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近年来中医疗法逐渐兴起,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属“反酸、痞满、胃脘痛”等范畴,多因久病胃络瘀阻、脾胃虚弱、邪实正虚、饮食不节、脾胃受损导致。患者所伴嗳气、反酸、胃痛、胃胀、痞满、胃脘等症状为标实本虚,标实为痰凝、食积、血瘀、气滞等,本虚为脾胃气血亏虚[4]。本研究依据Hp 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给予加味半夏泻心汤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前两组恶心、腹胀、嗳气、早饱等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根除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史业骞、郭志刚等研究结果基本相符[5~6]。表明给予Hp 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恶心、腹胀、嗳气、早饱等临床症状,有效根除Hp,临床疗效显著。分析原因在于半夏泻心汤祛实补虚、平调寒热、辛开苦降之功效,方中大枣、炙甘草具有扶正气,复脾胃之功效;黄连、黄芩之苦和干姜、半夏可对脾胃气机之上升降进行调节;菝葜、白花蛇舌草、薏苡仁具有解毒消积、祛湿通络的作用,对Hp 感染与肿瘤形成具有抵抗作用,可有效防止其发展为胃癌[7]。对于食欲不振者加焦谷芽、焦六曲、焦山楂以化积消食;嗳气呃逆者加用赭石、竹茹、旋覆花以止呃降逆;胃胀者加八月札、枳壳、川佛手消胀行气;胃脘者加用香附、延胡索以行气活血止痛[8]。诸药合用,可使脾胃升降得以恢复,胃腹脉络气血得以调和,从而使其局部微生态得到改善,并对胃黏膜损伤进行修复,使黏膜腺体病变得到逆转,从而防止其发展为癌前病变。综上所述,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Hp 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使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嗳气泻心汤萎缩性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
半夏泻心汤干预“菌-炎-癌”致病过程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浅析半夏泻心汤古今应用
总是打嗝,是不是胃肠有问题?
饱嗝不断,喝荸荠鸡金饮
嗳气饱胀,可能是肠胃“发脾气”
半夏泻心汤治疗丘疹举隅
加味异功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