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 与磁共振成像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的价值

2020-12-16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4期
关键词:小梁定性敏感度

苑 乐

(宁津县中医院 山东 德州 253400)

股骨头坏死为骨科临床难治性疾病之一[1],有研究指出,导致本病的原因有很多,创伤性髓关节脱位与股骨颈骨折均为引发该病发生的原因,而血液循环阻断的范围和时间长短决定了对股骨头损害程度[2-3],由于股骨头缺血坏死对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且产生一定疼痛,因此,应及早实施诊治。CT 与磁共振成像均为诊断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疾病的有效方案,为进一步探讨以上两种方案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本次研究,将我院于2017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期间收治的60 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CT与磁共振成像诊断在该病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期间于我院接收治疗的60 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成人。纳入标准:①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者;患者年龄均在20 岁以上者。排除标准:①伴有认知障碍者。②伴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参与本次研究的60 例患者中,共81 髋,早期69 例髋,中晚期12 例髋。其中,男性41 例,女性19 例;最大年龄为65 岁,最小年龄为32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54±2.34)岁,平均病程为(1.18±0.11)年。其中,有25 例患者为双侧股骨头缺血坏死,有35 例患者为单侧股骨头缺血坏死,且所有患者均伴有患侧关节活动受限、髋部疼痛以及跛行等症状。

1.2 方法

对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实施CT 诊断与磁共振成像诊断。

磁共振成像诊断方法为:应用1.5TMRI 美国GE 公司生产的核磁共振磁场检测仪对患者进行检测,常规矢状位自旋回波T1 加权像、T2 脂肪移植成像检查,观察检测图像及数据结果。

CT 诊断方法为:指导患者仰卧位,应用64 排美国GE680ct 对患者两侧髋关节进行诊断,将扫描参数设置为220 ~300mAs、120kV,层厚与层间距设置为2cm,连续扫描患者髋臼上端部位以及股骨头下端部位,分析检测图像结果与数据结果。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CT 与磁共振成像诊断在Ⅰ期~Ⅱ期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的检出率。

1.3.2 观察CT 与磁共振成像早期诊断定性敏感度。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核实无误后将其输入SPSS14.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应用n(%)描述,组间经χ2检验,计量资料(年龄)应用(±s)描述,组间经t检验,差异P<0.05 时,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 与磁共振成像诊断在Ⅰ期~Ⅱ期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的检出率如下

经CT 诊断的60 例患者中,有11 例患者为线样征,占比18.33%,有38 例患者为局部囊变,占比63.33%,有8 例患者为骨小梁模糊,占比13.33%,有12 例患者为骨髓水肿,占比20%;经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诊断的60 例患者中,有30 例患者为线样征,占比50%,有40 例患者为局部囊变,占比66.67%,有26 例患者为骨小梁模糊,占比43.33%,有32 例患者为骨髓水肿,占比53.33%,从以上结果可以得出,经CT 诊断的线样征、骨小梁模糊以及骨骼水肿检出率,均明显低于经磁共振成像技术检出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3745,P=0.0003;χ2=13.2969,P=0.0003;χ2=14.3541,P=0.0002); 而两种诊断结果在局部囊变检出率中,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65,P=0.7019)。

2.2 CT 与磁共振成像早期诊断定性敏感度如下

CT 诊断的69 髋中,有61 髋确诊,占比88.41%,有2例误诊,占比2.9%,有6 例未明确,占比8.7%,CT 诊断组早期诊断定性敏感度为88.41%;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69 髋中,有68 髋确诊,占比98.55%,无误诊情况,仅有1 例未明确,占比1.45%,CT 诊断组早期诊断定性敏感度为98.55%。从以上结果可以得出,经CT 诊断的早期检查定性敏感度为88.41%,明显低于经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的早期检查定性敏感度98.55%,实验组具有明显优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243,P=0.0158)。

3 讨论

临床资料显示,股骨头缺血坏死即股骨头坏死,其是指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致使患者骨细胸以及骨髓成分发生死亡及随后的修复,从而引发患者股骨头结构发生改变,股骨头塌陷、关节发生功能障碍的疾病,因该病病灶发生在股骨头,且该位置为人体支撑力主要位置[4],因此,股骨头缺血坏死疾病为骨科临床常见难治性疾病,目前,临床主要将其分为创伤性以及非创伤性两大类。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临床在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疾病中已获取较好效果,但如果患者于早期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随着该病的持续性发展,到中晚期时,则转变为难治性疾病[5],因此,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实施及早诊断与治疗显得尤为重要。CT 与磁共振成像诊断为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疾病的有效诊断方案,但两种诊断结果却不尽相同,如果患者发生早期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原因为骨髓细胞异常,那么此时临床观察室会出现骨质状况的变化,即出现骨质疏松的问题。对此类患者进行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时,可发现异常信号区,而当骨细胞出现进一步坏死时,患者则会出现局部水肿以及炎性浸润的情况,此时会显示T1WI、T2WI 低信号增强[6];随着病情的加重,会发现骨小梁密度的变化,此时应用磁共振成像诊断与CT 诊断均能检出骨小梁异常情况,因此,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具有较高检出率[7]。本次研究,通过对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实施CT 与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进行诊断后发现,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的疾病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CT 诊断的早期检查定性敏感度为88.41%,明显低于经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的早期检查定性敏感度98.55%,因此说明,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尤其在Ⅰ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与Ⅱ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中的检测率较高,可为患者进一步治疗提供有效参考数据。

综合以上分析,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尤其在Ⅰ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与Ⅱ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中的检测率较高,具有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小梁定性敏感度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纺织品定性定量分析上的应用
分裂平衡问题的Levitin-Polyak适定性
假体周围感染联合诊断方法的初步探讨*
基于UPLC-Q-Tof-MS/MS和HPLC的牙膏中叶绿素铜钠主要成分的定性与定量研究
带定性判断的计分投票制及其公理刻画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补 缺
补缺
补缺
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