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管理与风险防控

2020-12-16马君梅

广东蚕业 2020年7期
关键词:农畜产品机构报告

马君梅

(西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青海西宁 810016)

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关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人们的安居乐业,也是利国利民的头等大事。近几年,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高品质农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保证消费者舌尖安全,就需要发挥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的职能作用,严把食品安全的第一道关卡,确保市场当中的农产品质量过硬,符合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农产品质量安全取决于生产地的种植水平和对农产品的监督管理能力。通过构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能够大大提升基层地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能力,不仅是构建完善市场准入机制的前提,还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农畜产品市场不断完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完善的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该机构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全面发挥,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开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风险,为此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构建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能够高效运行。

1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职能作用

现阶段,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职能作用主要涉及以下3 个方面:(1)通过有效的检测,及时发现不合格的农畜产品,并将不合格的农畜产品剔除,协助农业行政执法机构对不合格的农产品进行严格的无害化处理。(2)开展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实施例行的监测和风险监测,对当地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为当地政府部门制定农村安全质量安全监管计划提供依据。(3)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标准,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制定符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的质量标准[1],承担辖区范围内日常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日常巡查调查、生产基地生产技术指导咨询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2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管理要求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应该建立与本机构实际相符合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保证该体系在结构当中能够持续有效运行。在整个机构运行过程中,技术是主线,质量管理体系是技术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保证,是机构为实现既定的农畜产品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所构建的持续保证检验检测能力的制度措施。在资质认证过程中,应该从人才、资源投入、机械设备、物料、方法、环境等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突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要求,明确专业技术组织的属性。

3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面临的风险

3.1 试验检测前面临的风险

试验检测前所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检验项目设置风险和样品采集风险,其中第一种风险主要是指在检测项目设置或者引用标准时不合理、评价缺乏依据。样品采集风险主要是指在样品采集过程中,抽样方法、采集的位置以及采集过程中所处的环境不符合采样要求,在样品运输和保存过程中不符合相关技术规范,样品的储存环境缺乏有效监管,详细信息没有完全记录,样品在拆分制备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规范情况[2]。

3.2 实验检测过程中面临的风险

实验检测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包括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检测方法面临的风险、试剂耗材存在的风险、质量控制存在的风险等。

仪器设备存在的风险主要是指在检测过程中,各种设备在使用管理过程中是否对性能和标志以及校准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测,是否选择有资质的实验室对仪器进行严格的校准,校准结果评价是否合理,是否安排了专职人员对仪器设备进行认真细致的管理,各种设备的运行是否稳定。检测过程中操作人员操作是否恰当,是否进行了严格的审查,操作流程是否规范,仪器设备维护保养是否恰当,各种设备档案记录是否完善。

检测方法风险主要是指在进行样品检测过程中选择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是否恰当。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过程中,根据客户的检测需求,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划分为国际、区域、国家和行业标准,不同的检测标准有着不同的检测要求。

试剂耗材风险主要是指在试剂和耗材采购过程中,是否严格执行了招投标制度,是否存在无竞争性的招投标资料,供应商的资质是否达标,是否进行了严格的事迹材料性能评价。耗材和试剂购买之后,是否采用了相应的措施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检验,保证其符合相应的技术规范[3]。试验过程中所配置的各种试剂和溶液是否进行了明确的标志,在标签当中是否详细地注明了试剂的名称、浓度、配置时间、配置人员和使用期限等。

质量控制风险主要是指在进行样品实验室检测过程中,内部质量控制不到位,质量控制项目不全面,实验记录不完整。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没有进行严格的实验室质量评价或者对比试验。

3.3 试验检测后面临的风险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之后,需要出具相应的质量安全检测报告。面临的风险有:在检测报告当中信息添加不足、添加不完善,实验报告相关签字标志不完善,向客户提供的检测结果不够全面、准确,未对检测结果和规定限值的合理性进行严格的评价和重复试验,在检测报告当中经常会出现人为改动检测结果的现象。客户对于检测报告当中的结果存在疑问时,安全检测部门不能够向客户提供详细的说明和解释。在试验操作过程中,各种数据的归档处理不完善,处置不恰当,尤其是在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处理和填写过程等方面。档案记录不清晰,在存放和保存过程中经常存在遗失或丢失现象。

3.4 其他检测风险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是一项十分系统且规范化的工作,对质量安全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检测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不能够做到主动服务,不能够严格落实客户对检测信息的知情权,存在隐瞒虚报的情况,在检测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没有及时告知或者告知不到位。检验检测时收费标准不恰当,部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心理状态不稳定,检测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质量安全隐患。实验室操作过程中各种危险因素普遍存在,例如生物、化学、物理等这些危险因素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安全事故。

4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风险防控措施

4.1 加大风险识别

在进行样品分析记录或者实验报告形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种风险,因此在实验检测过程中,应该做好实验数据检测结果的核对,避免出现失误,造成产品质量检测报告错误,以及客户投诉等情况出现。对于检测报告存在信息失真或者实质性的数据错误,需要及时更改或者重新开展实验检测;对于报告和原始记录当中存在的内容性差错,但没有对最终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可以将其划定为一般性差错;原始记录当中所涉及的相关材料方面存在差错,但没有对最终的报告结论产生影响,可以视为轻微差错。出现上述差错之后,检测机构应该及时对内容进行修改,并向客户指出。

4.2 加大风险分析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过程中应该对所存在的各种风险问题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并进一步明确风险的严重程度。在检测过程中,各种数据和检测结果存在失误,会造成最终的检测报告结论和内容也存在严重的差错,一旦发生这种错误,将会严重影响生产企业的合法利益和消费者对该产品的信赖,引发客户投诉,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报告的结论或报告当中的相关信息存在差错,造成报告内容需要进行修改或者重新检测,报告一旦向客户发出同样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4]。最终的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存在差错,但对检测内容和检测结果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报告发出之后,同样会引发客户的投诉。针对上述多种问题,我们需要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并对上述不良行为进行评价,明确风险的严重程度,评分越高影响越严重。

4.3 加大风险处置

在风险分析之后,对于风险指数相对较高的潜在风险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风险问题出现。但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过程中,由于风险性质存在很大的可变性,因此在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管理过程中,经常处于不断完善中。很多风险问题发生后,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并对检测过程中存在的不当行为和不科学的风险管理措施及时修正和调整。另外,应该加快构建完善的投诉反馈机制,开通投诉绿色通道,优化投诉处置流程,实现客户和检测部门的有效互动、良性沟通,以此来降低风险的发生率。

5 小结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作为食品安全检测的职能部门,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是衡量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标准,需要利用针对性的检测手段来监控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各种投入品的具体使用,保证生产安全合理。

猜你喜欢

农畜产品机构报告
影响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研讨
浅谈农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报告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报告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