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块链技术给审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020-12-16俄亥俄州立大学费雪商学院魏茜嘉

营销界 2020年24期
关键词:区块节点

俄亥俄州立大学费雪商学院 魏茜嘉

区块链技术的公共分布式账本将解决互联网的安全性和透明度低等信任问题,或将成为继亲人信用、黄金信用、纸币信用之后,人类信用进化史上的又一次革新。作为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区块链在各行业势必带来一轮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对推动审计业务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区块链技术简介

区块链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每一个区块节点依靠特定的算法将区块链上的所有交易、事项自主精密地进行记录,每个节点都保有该区块链上真实完整的数据信息,区块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无形中形成了多份完整的网络数据记录,从而保证了区块链中的信息难以被篡改。区块链技术的本质特征是去信任中心化,兼具数据加密、时间戳顺序、分布式节点共识功能,为信用中心机构之高收费、低效率、数据存储风险大、信息垄断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区块链结合云计算技术,链中所有交易信息的记录都被保存在云端,缓解了储存量压力;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征一方面能够避免信任中心突发故障导致全盘瘫痪,另一方面可以提升系统效率,加快数据处理速度,节省硬件耗费,避免资源闲置;基于密码学的身份认证助力打造良好的在线交易环境,交易不能被第三方篡改,因为从理论上讲,只有控制系统中超过50%的节点的算力才能取得改变交易数据的话语权,但这样的难度大到超乎想象;区块链支持匿名交易,各节点间数据交互无须相互公开身份,区块链交易使用的地址通常由用户自行创建和保存,地址本身与用户身份信息无关,信息源的隐藏有效降低了被窃听监控和隐私泄露的风险。

二、审计行业对区块链技术的需求

虽然目前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这还远远无法满足信息时代对审计的要求。审计行业需要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支持以实现长远的发展。

(一)信任基础薄弱

信任是达成一切交易的基本前提,以风险为导向的现代审计首先判断的就是与客户之间的信任程度,以此作为项目整体风险的重要指标。但被审计单位往往并不会完全与审计方以诚相待,事务所需要尽力排查出财务报表中的风险点和不实项,从而降低审计风险。二者之间的信任基础并不牢固,而信任关系一旦破裂,会让审计工作的成本和风险剧增。

(二)审计程序隐含风险

在确认资产、负债和各类交易事项的真实性时,往往需要向银行和供应商、客户等往来方发函求证,但函证程序由于涉及多方机构和人士,通常不可控因素高且回函率有限,而且内外串通合伙作假蒙骗审计的案件也并不鲜见。事务所受限于时间、人力、成本等因素,对报表内含的风险点很难做到完全排查。

(三)难以实现实时审计

以年报审计为例,上市公司披露年报的时间通常集中在次年的三到五月份,审计工作往往是在次年的一到三月内完成的。审计工作非实时审计,并且延后时间较长,给被审计单位留下了更多“勾兑调整”报表的时间,导致风险扩大。

三、区块链技术给审计带来的机遇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已经紧跟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布局区块链技术,如德勤的Rubix区块链平台、毕马威的以区块链技术支持的数字账本、普华永道的数字资产服务以及安永公司的EYOpschAin,预期创新审计流程,提升审计服务质量,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审计服务。

(一)简化审计程序

在区块链中,任何被记录下的数据必须都经过其他所有节点的同意,并且其他节点也会复制存储这些数据,这些数据一经记录则不得被篡改(除非掌握超过51%的节点)。因此区块链审计不用再对各种记录进行验证,注册会计师可以从区块链平台上直接获取被审计单位内外部的诸多审计证据。因此区块链审计将减少对银行等第三方信任中心的数据依赖,从而使得一些传统的获取审计证据的重要程序诸如函证、观察变得不再那么重要。由于所有的业务活动发生轨迹都保存在加盖了时间戳的区块中,在区块链技术下,审计的取证方式将变得更加简单,审计人员可直接从计算机导出数据,汇总分析判断是否可能存在重大错报。

(二)实现智能审计和实时审计

区块链技术能够实现审计智能化,使链自主审计成为可能。通过对相关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即时性、安全性、连续性进行审计,并通过相关合约规定对会计处理的合理性、合法性、合规性进行监控,区块链审计能够自主审查交易的合规性,并对可疑交易发出预警,可疑交易无法通过各节点的监控,无法达成各节点间的共识,错误信息自然不会被记录。这将极大简化传统风险评估程序的繁杂步骤,降低主观因素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结果的影响,实现及时查找问题并提供审计意见。

在区块链中,当一个节点一项经济活动发生时,该节点则会通过广播的形式通知其他节点,其他节点则会同时复制存储该经济活动发生所产生的数据,因此在区块链中数据的传达几乎是同时的,使实时审计成为可能。实时审计系统内置了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及分析模块,采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形成知识图谱,在包括被审计单位、供应链参与者、关联方等构成的复杂关系网络的海量信息中挖掘、分析出行业性、区域性和个体性的风险因素,实现在线风险预警,并不断进行机器学习。同时,系统支持将发现的风险因素、超预警值指标等登记为疑点,自动形成实时审计工作底稿,按照风险预警级别,分别归集并发送给现场审计人员进行核实。借助区块链的时间戳功能,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审计系统可以方便审计人员将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进行情景重现,从而对非结构化数据加以利用和分析。

(三)审计服务多样化

随着客户需求日趋多样化,区块链通过提高社会精细化分工水平,可以提升审计服务的质量,构建新型审计服务体系。近年来区块链技术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会计师事务所开始将传统的审计服务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建立起行业云审计平台和大数据审计分析平台,满足被审计单位的个性化需求。区块链技术驱动下的审计服务从传统业务开始向提供经营管理绩效信息的管理服务延伸,提升会计师事务所多样化服务客户的能力。

四、区块链技术给审计带来的挑战

(一)行业竞争加剧

在未来,区块链自身提供的信息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等多方利益相关者对信息质量的要求。因此,社会对外部审计的业务需求将会减少,会计师事务所难免会面临业务量缩水的问题。同时区块链技术很可能促使内部审计功能强大而使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业务萎缩,从而推动“自审计”行业格局的形成,进一步加剧外审行业竞争。

(二)对审计人员要求提高

审计人员需要在企业管理、商业决策、计算机编程等多方面充实自己,成为不会被技术变革所淘汰的全方面人才。未来合格的审计从业者不仅要精通审计流程,也要通晓必要的信息技术。与此同时,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审计工作中大量重复、机械性的工作将被机器所取代,审计从业者跨专业学习能力、持续学习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对未来的审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三)加强监管

区块链中网点之间数据透明,而且保留匿名不符合审计行业的要求,所以区块链审计技术发展必然需要创立一种新的共识机制,在能够保证企业商业机密对外不泄露的同时,给予事务所足够的权限来查阅相关信息。并且审计行业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着国家经济的健康和稳定发展,所以国家必然会有相关的监管要求,这就需要在区块链中设置监管权限,不能让区块链成为逃离监管的法外之地。以去中心化、自我管理、集体维护为特征的区块链淡化了国家、监管概念,冲击着现行制度安排,区块链发展需要在维护私密性和接受监管之间找到平衡。

五、区块链在审计领域应用的建议

(一)加强审计人员非专业能力的培养

随着大数据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未来的注册会计师不仅要精通审计专业知识,而且需要掌握管理学、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这就要求在注册会计师的继续教育中加入对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以适应未来审计行业的人才需求。

(二)区块链技术持续升级

目前区块链技术已经在金融等领域取得成功,但是该技术在其他领域的普及和应用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例如区块链技术在处理海量交易时的信息承载能力和拓展问题都需要加以克服和完善。区块链技术尚处于初级阶段,解决区块链技术与审计业务需求相融合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相关区块链技术研究单位、高校和事务所加大科研和资金投入,克服当前区块链技术存在的隐患,不断提升和完善技术,争取早日实现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审计实务中去。

目前区块链技术在审计领域应用尚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时期,作为审计从业者,应当做好准备迎接新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思考探索新的职业定位,把握技术革新的浪潮,化挑战为机遇;对审计机构而言,应该对技术变革的到来有足够的前瞻性,在保证技术研发不落后的前提下,提前转变商业模式,调整业务盈利类型;对政府部门而言,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区块链技术的完善对各个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大对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应用的资源、税收等政策扶持力度,同时加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技术监管和市场规范紧跟技术推广和应用的步伐。

猜你喜欢

区块节点
基于图连通支配集的子图匹配优化算法
一种基于链路稳定性的最小MPR选择算法
结合概率路由的机会网络自私节点检测算法
面向复杂网络的节点相似性度量*
采用贪婪启发式的异构WSNs 部分覆盖算法*
《红楼梦》的数字化述评——兼及区块链的启示
区块链助跑财资管理
区块链产业发展速度放缓
一场区块链引发的全民狂欢
区块链助力企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