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电商振兴致富的可行性研究
——以上饶市铅山县桥亭村为例

2020-12-16洪钰浩陈江涛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12期
关键词:当地政府贫困户农产品

洪钰浩,陈江涛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1 桥亭村电商发展背景

1.1 国家政策引导推进农村电商发展

当今“互联网+”的运营模式已然司空见惯,而其中的商业潜力仍十分巨大。在国家重点扶贫地区,电商行业在部分地区扶贫方面的绩效明显,同时国家也鼓励农户和其他地区的电商投资者联合起来在村与村、村与县、村与其他地区等之间利用网络销售的渠道发展起来,实现共赢。

国务院扶贫办在工作上聚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同时出台了《财政部办公厅 商务部办公厅 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关于做好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旨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创新引领农村流通转型升级,夯实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健全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培育壮大农村市场主体。桥亭村在“互联网+”信息高速发展时代有望以国家政策为依托,抓住机遇进行发展。

1.2 桥亭村扶贫现状

桥亭村为“十三五”省定贫困村,该村位于铅山县南部,属于偏远山区,人民生活较为贫困,总面积17km2,全村共有18个村民小组,642户,共2638人,其中有党员4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59户147人。按照党中央脱贫攻坚战略工作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江西财经大学自2015年起定点帮扶十三五省定贫困村铅山县虹桥乡桥亭村,先后投入各项扶贫资金2000多万元,共实施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6个,产业扶贫项目3个,教育扶贫项目1个,结对帮扶59户149人,同时完成通村通组道路硬化25.84km,新农村建设点13个,安全饮水工程9个。在当地政府和江西财经大学的共同合作下,桥亭村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的3.79%下降至2019年的0.27%[1]。截止2018年底,5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包括特别贫困户)基本收入已经在脱贫标准以上且可获得各项政府保障金,桥亭村已经实现全面脱贫。

1.3 桥亭村产业发展现状

桥亭村农产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为毛竹与油茶,耕地面积620亩,其中水田面积420亩,人均0.16亩;山林总面积19800亩,毛竹5000亩,油茶5000亩,板栗100亩,茶叶100亩。水稻一年一收,毛竹一年四季都有收成。截至2020年8月,由于产量、效率和利润等方面的原因暂时没有建成农产品加工厂。总体评估而言,各项农产品没有规模化生产,产量有限。

江西财经大学先后帮助桥亭村建立了优质高山油茶、蓝孔雀养殖、石斑鳜鱼养殖、光伏四项产业帮扶项目,形成当地特色扶贫产业。在石斑鳜鱼养殖项目中,江西财经大学首度开创“校企政社”合作模式,以学校搭台、当地政府主导为主线,校友企业吸引各方资金、相关龙头企业加入合作社,取得了一定积极成效,桥亭村集体经济在2018年获得分红7.2万元,桥亭村贫困户当年获得分红175000元。

2 桥亭村电商发展现有条件及存在问题

2.1 劳动力和受教育水平无法适应电商产业链发展

桥亭村全村人口以务农为主,村中及周边没有收入较高的工作岗位,年轻劳动人口基本外出务工。据统计,在18~50岁之间有劳动力的男子有95%外出务工,村中留下的人口80%以上为留守老人、儿童和妇女。桥亭村的大部分收入基本来自当地人外出务工所得。此外,桥亭村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目前在年轻群体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占比低于20%。桥亭村大多数的农民没有接触过网上销售的经营模式,同时也不具备电商营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即使村中已接通网络但村中农民不懂得有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发展电商需要大量年轻劳动力,包括有技术、营销和实战方面相关知识和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而农村和经济偏落后地区的发展前景不高,因此很多年轻人会选择去外地务工,导致人力资源不足[2]。因此桥亭村目前已有的劳动力水平和平均受教育水平仍较低,无法适应电商产业链发展的要求,在短时间内在当地组织一支能够接受新鲜事物、学习新知识的工作队伍较为困难。

2.2 出入交通便利,物流尚在起步

自2015年江西财经大学投入资金大力帮扶桥亭村脱贫致富,在此间在和当地政府的协同下帮助桥亭村做好了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做到了户户通上水泥马路,大大减小了从深山乡村去往县城的交通成本,使得发展物流、发展电商有了一定的基础条件。同时,桥亭村去往各乡镇、县城也开通了班车,日常每15~20分钟就有一班车,大大方便了村内人员对外交流,十分有利于发展村内经济。截至2020年8月,仅有邮政快递的业务可以覆盖虹桥乡,且运输效率和时速度不够,桥亭村的村民网购商品之后只能前往乡里邮政点取件。由于桥亭村达到脱贫标准至今不足两年且村落位置处于山区,各项产业发展明显慢于其他地区,因此物流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桥亭村的基层干部已经初步拟定了在桥亭村建立快递包装加工和快递收放站点的计划。农村没有建成完善的物流体系开展电商行业寸步难行,因此需要当地政府多加引导和投入,建立起村与村、村与县之间基本的物流体系。

2.3 产品种类有限,产量不具规模

桥亭村主要农作物为毛竹和油茶,毛竹和油茶种植面积均为5000亩左右;小部分农户养殖蜜蜂获取蜂蜜;小部分农户种植生姜。但以上几种初级产品由于人员有限、种植面积不足均无法达到量产,且在桥亭村没有初级农产品加工厂的条件下生产的农产品没有较高的附加价值,难以分化出更多类型的加工后的农产品。将来如果发展电商桥亭村在供应量方面只能满足部分小单销售需求,而面对较大进货单将供不应求。

2.4 政府引导多村合作,初步建立电商平台

由于桥亭村生产的农产品在种类和产量上均有限,不能作为发展电商的唯一货源,因此在2020年当地的基层干部们积极引导各村的相关农商户,在桥亭村成立了一个专门面向电商销售加工、包装后的农产品的合作社。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该合作社将铅山县各村(包括桥亭村)的优质农产品加入其中,包括土鸡蛋、红薯粉、土蜂蜜和铅山县其他村的农产品,目前当地合作社已经初步拟定销售的农产品包装样式和价格,同时联系好各方提供商保证做到量产。同时,在桥亭村的扶贫车间成立电商直播平台,打造“直播+扶贫+产业”的电商扶贫新模式,以淘宝店铺和抖音直播等方式积极向江西财经大学师生、校友、社会各界销售铅山县和虹桥乡桥亭村的扶贫产品。电商直播平台计划将在直播间展示桥亭村各项农产品的纯绿色生产、加工过程,包括原产地、种植环境和生产周期等,保证让顾客买得放心;同时向各界直播展示桥亭村的绿水青山、田园风光,积极拓展桥亭村的乡村旅游产业。目前桥亭村农民合作社在2020年正逐步申报成功各项食品安全销售许可证,为将来全面发展电商直播做好前期工作。

为落实电商扶贫计划和稳固桥亭村脱贫成效,当地政府积极完善了合作社和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电商平台销售所获收益除去必要运营成本之外全部归桥亭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所有,分配比例为各占50%,其中贫困户分红收益保底每年1000元以上,特困供养户每年可获分红1200元左右。目前,桥亭村的电商平台尚处于初立阶段,各项工作仍在起步中,将来平台销售利润可观,同时也将带动当地村民就业,为桥亭村振兴致富、保持脱贫成效带来了新思路。

3 桥亭村电商振兴致富可行性总体评估

桥亭村自2018年底全面脱贫,全村人口尤其是贫困户的收入超过了脱贫标准,但到2020年各项该村产业经济仍然没有全面振兴的迹象,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两点:第一,桥亭村留存年轻劳动力较少,农民受教育水平不高,这导致发展任何产业都无法汇集关键带头人才和足够的劳动力;第二,桥亭村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限制,物流发展较为艰难,农作物种植无法规模化,同时在该村建立加工厂较难盈利,这导致农产业长久无法振兴。

根据桥亭村目前的情况,江西财经大学和桥亭村当地政府经过长达近五年的精准扶贫工作已经在当地积累了许多扶贫成果,这包括石斑鳜鱼、油茶、蓝孔雀和光伏四项产业帮扶项目,雪莲果种植园的建立,江财校友定点帮扶补贴助学基金的成立,桥亭村电商直播平台和桥亭村农民合作社的建立等。桥亭村的在可预见的将来受教育比例、人口平均收入以及就业人数比例将会不断提升。这些基本情况的改善是发展电商项目的基础。在当地政府的牵头下,2020年初汇集铅山县多村农产品的合作社落地建成;同年,8月在桥亭村扶贫车间初步建立电商直播平台,申请食品安全销售许可证,并做好产品包装样式拟定、价格拟定、开展各大平台宣传等前期工作。与此同时,为建立完整的电商服务产业链,当地政府初步确定在扶贫车间设立快递物流站点。当前在铅山县上级领导和当地政府以及江西财经大学的合力推进下,桥亭村的电商发展已有基本条件,但若要在成立初期稳定维持运营需要包括政府在内的各方提供部分资金支持。

电商平台成立后,在初期帮助桥亭村留存的部分劳动力就业并提升他们的收入水平,同时收益分红会稳固脱贫成效;发展至一定规模后将吸引桥亭村外出劳动人口和有相关技术、知识的人才回流至电商行业,壮大桥亭村的电商平台工作队伍。电商平台的不断发展将带动桥亭村其他产业的发展,使得人口收入提高和教育资源改善,同时吸引人才回流和引导更多人口就业从而正反馈于电商平台,在该村实现一个良性经济循环。因此,在桥亭村发展电商从而振兴经济的思路是很有实施潜力的。但这其中存在诸多细节问题需要克服,比如桥亭村当地村民发展电商的意愿等问题,且目前桥亭村电商平台初步成立还未真正全面运营,因此需要具体实践来考察该项目的可行性。

4 对桥亭村电商振兴致富思路的建议

4.1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产业

电商平台基础资源的最直接来源是电商平台建成所在地的资源,这包括销售货源、当地独特文化和风景特色等,因此为实现电商振兴经济的效果必须充分发掘和利用当地的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桥亭村是“十三五”省定贫困村,地处偏远山区且耕地面积较少,适合在当地生产小规模农产品,如土蜂蜜、油茶、红薯、生姜等,在具备一定经济能力和物质条件之后可以开设初级农产品加工厂,生产价值更高的具有附加值的农产品,以此改善当地的生产经济链;同时,桥亭村当地山清水秀,景色怡人,空气清新,整个村落坐落在山丘沿路,并在20世纪60年代建有水库,如今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因此桥亭村可以通过电商直播等平台向外界宣传桥亭村的美丽以发展乡村旅游业。因地制宜发展相关农产业,充分利用桥亭村现有资源以发展经济是振兴乡村经济关键、有效的渠道。

4.2 搭上政策“快车”,建立并完善电商和物流体系

电商扶贫政策是我国近年来重要扶贫政策之一,党和国家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坚决在2020年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在农村电商扶贫这条路子上制定相关政策投入足够的资金予以支持,保证农村脱贫工作顺利进行。江西省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应用于健全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等有利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公益性项目,重点支持物流配送体系、农村电商培训体系且对在电商、物流等方面工作突出的企业予以支持[3]。桥亭村有望借助国家对电商的扶持政策,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做到从乡到镇、从镇到县城配送顺畅流通;在当地培养更多的电商人才,以当地政府为主同时扶持更多小微电商企业在桥亭村扎根,形成完整的电商服务行业链,由此带动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

4.3 发挥政府作用,加大教育投入,培养电商人才

为充分使得电商行业在桥亭村得到发展,铅山县虹桥乡政府应当落实好国家的电商扶贫政策,积极向所管辖的各地区的农村基层干部进行交流,对培养电商人才、发展电商教育方面加大资金投入。桥亭村居委会基层干部应当发挥带头作用,向当地村民积极宣传电商的知识和国家相关的政策,鼓励农民们了解电商的概念和从事电商工作,培养当地农民参与电商的积极性;同时,当地政府投入资金培养当地电商人才,吸引本村年轻劳动力回流,灵活处理当地收入在脱贫标准上下的贫困户的就业问题,比如对参与电商工作的贫困户予以一定的补助。

4.4 建立健全财务监管体制,规范农村电商发展

铅山县桥亭村当地政府应当建立监管部门,从方案设计、工作安排、成果验收等各方面,监测桥亭村当地政府主办的电商平台在助力本村振兴致富工作各个阶段的进度。在监管部门的监督下,严格监控桥亭村在电商发展方面国家专项扶贫资金的使用,做到财务公开,保证国家政策落实的有效性,同时对受惠人群进行实名登记、建档立卡,对一切隐瞒、欺诈等违规行为明确其责任并定期公告[4]。

猜你喜欢

当地政府贫困户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英国的“鲨鱼屋”
金融扶贫站惠及3万贫困户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无人机测温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越南·河内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