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2020-12-14赵晓静

锦绣·上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最后一公里综合性服务中心

赵晓静

摘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是面向百姓最基层的文化阵地,在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文明风尚方面发挥着重要职能,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公共文化服务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成效明显,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得到较大改善。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特点,现有的基层文化设施和服务已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因此,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意义

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有利于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补齐短板,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有利于增加基层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文化凝聚人心、增进认同、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积极作用;有利于统筹利用资源,促进共建共享,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二、我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总体情况

我市下辖两县四区24个乡镇、26个街道、288个村、226个社区。截止目前,共完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322个,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24个,街道综合文化站14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84个,村文化广场233个。中心服务完善、管理规范,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综合利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效益最大化。

三、我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经验做法

一是深入调研,规划指导。开展全市调研,摸清底数,查找症结,分类指导。明确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建设标准和完成时限,形成了我市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指导各县区根据本地基层公共服务机构设置和群众文化需求情况,制定具体细化的设施建设标准、服务供给标准、管理运行标准。

二是加强领导,出台政策。成立本溪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各县区参照成立协调组,层层传导、统筹协调推进全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先后出台《本溪市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本溪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作为我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政策遵循和指导。

三是稳步推进,试点先行。2017年,召开全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创建成果交流展示活动,市委、市政府、市政协等部门领导,市财政局、市发改委等项目成员单位负责人和基层文化专干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通过现场观摩和座谈交流等形式,进一步总结经验、交流学习、推动工作。每年选取3年来建设省级试点71个。

四是强化督查,以“检”促“建”。采取随机抽查形式,对全市乡镇(街道)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全面督查,并将检查情况在全市进行通报。针对实地检查的情况,制作考核意见表,对检查中暴露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并当场进行反馈。形成年初指导、年中督导、年末验收的常态化考核模式,保证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五是补齐短板,提升效能。将中心建设与精准扶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等相关工作结合起来,统一部署,同步推进。我市贫困县桓仁县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组织市群众艺术馆和县区文旅局为中心文化专干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提升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效能。

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功能发挥不充分。基层财政资金不足,对应配套设施不完善。部分文化中心设施陈旧损毁,文化中心一室多用;有的中心即使设备齐全,质量却得不到保证,致使文化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很低。二是人员配备不合理。文化专干不专用的问题比较普遍,乡镇综合文化站长多为兼职,不能专心投身于文化工作,缺少既懂管理又懂業务的文化站长。三是资源整合不到位。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存在多元主体参与,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多个主体之间合作意识不强,部门各自为政。在实际工作中,人、财、物,活动各自运行,整合衔接不够。四是需求供给不平衡。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与形式不断增多,但是群众却难以享受到较为全面的、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比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慢,使得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总量“供不应求”。

五、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是统筹协调,加强配套管理。市县两级政府要根据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实际需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机构正常运转经费保障机制,保证公益性文化机构,特别是基层文化机构正常运转和开展公共文化活动所需的必要经费。同时积极利用县级总分馆制,使数字服务设施、流动设备、固定设施形成互补,避免出现设备闲置的情况。

二是合理规划,构建多元机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合理规划布局公共文化设施。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把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单一的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整合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促进文化资源优化配置和共建共享,实现人、财、物统筹使用。

三是多措并举,加强队伍建设。在配足配齐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同时,还要采用灵活的用人机制,通过设置公益性文化岗位、建立志愿者队伍等方式,把具有文化专长的人才引进我市文化工作队伍。结合“667”手拉手基层辅导、志愿者走基层活动,举办不同类别的特色培训,打造一支专业高效的文化管理人才队伍。

四是科学管理,提升服务效能。

把需求作为服务模式的导向,为群众提供多样化的服务,确保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能够得到有效表达,实现文化层次的“上下通达”。充分发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桥梁纽带作用,将中心建设与县级总分馆制建设、戏曲进乡村等结合起来,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文化流动服务点,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与基层群众实际需求的无缝对接。

猜你喜欢

最后一公里综合性服务中心
对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综合性护理在支气管扩张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股东大会知多少
尼泊尔首家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正式运营
纠纷调解知多少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综合性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