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法”之经营位置视野下人物画的图像秩序研究

2020-12-14杨千枝

锦绣·上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六法人物画

摘要:谢赫“六法”作为中国传统画论中的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体现。本文从“六法”入手,结合时代背景等因素,以《关羽擒将图》图像秩序为主要研究对象,立足于“六法”之经营位置,进行画面结构与形式的鉴赏和分析,探究“六法”之经营位置在时代背景影响中对中国画人物画图像秩序的影响。

关键词:六法;经营位置;人物画;图像秩序

绪论

中国画历史源远流长,人物画是其中一个重要支流,在美术理论和技法丛书中,南朝谢赫在其著作《画品》中提出的“六法”,是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是前代美术理论的出色继承和发展,“六法”成为了衡量绘画成败高下的标准。其内容是: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自谢赫提出六法论后,“六法”成为了衡量绘画高下的标准,其独特的审美理念与艺术价值也为历代美学家所研究。

一、概述

(一)谢赫“六法论”之经营位置

“六法”中的“经营位置”,经营为主,位置为从,即是说画面中物象的“位置”,应该通过“经营”来确定。经营,指统筹规划、整体布局构图的意思,位置,指的是空间的方向与部位,给经营规定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是中国古代传统绘画中独有的空间意识。1

“经营位置”,也可以称作为构图,构图源自西方绘画的艺术观,中国绘画提出的经营位置就是西方绘画观中的构图。从构图来说,谢赫之说,更为明确、具体。“经营”包含了思考、推敲、分析、研究的意思,其所思考的依据首先是内容,既要看到对象本身的作用及其结构和格局,又得苦心地加以选择、取舍、和组织,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表达出其思想情感和审美内涵,形成完美的画面空间,同时,画家加以自己的思想感情,情绪心态以及对物象的理解,对于画面有着重要的支撑构建作用,而构图就是这个过程最好的一种诠释,2不仅也与画面内容相联系,又具有相对的审美独立性。

(二)商喜《关羽擒将图》

商喜,字惟吉,是明宣宗朱瞻基朝(公元1426-1435年)的宫廷画家,他擅长画人物、山水、花木,画法主要继承了南宋画院李唐、刘松年等发展的“青绿山水”绘画传统和南宋宁波一带的民间宗教绘画传统。

《关羽擒将图》(如图1-1)3是其代表作,此图描绘了三国时期的蜀军大将关羽水淹七军、活捉魏将庞德的故事。画纵200厘米,横237厘米,画在绢上,装裱成轴,色彩艳丽,张幅可观,画面内容以描绘人物为主,以松石、山川、树木为背景,高大、健硕的人物造型和饱满的构图安排相呼应,彰显出气势强大、雄伟恢弘之感,反映了皇家艺术的豪华气派。此图采用了壁画风格,人物造型庞大饱满,为真人等大,形象鲜明突出,人物所处环境的泉石补景,为南宋院体山水遗规,但出笔劲挺,切合整个场面的气氛,视觉效果强烈,气势雄壮,线条刚劲流畅,顿挫有力,色彩红绿金粉,鲜艳夺目。

二、《关羽擒将图》的时代背景

(一)高煦之叛

明代宫廷人物画虽不像宋代明显的为政治服务,但也意存借鉴,只是手法往往隐晦曲折,据史学家推测,这幅画绘制的时间在宣德四年四月之后不久。明宣宗于宣德元年平定漢王朱高煦的叛乱,宣德四年,被擒后的朱高煦袭击了去囚所探视他的明宣宗,宣宗盛怒之下将朱高煦和诸子尽皆处死。

在这一次明朝皇室内部的权力斗争中,宣宗生擒并处死朱高煦与《关羽擒将图》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对应关系,朱高煦失败被擒后的反抗表现,与庞德的奋力挣扎高度 图1-1商喜《关羽擒将图》轴 绢本设色 纵198厘米 横236厘米

相似。据《三国志》等史籍记载,庞德被俘后仅与关羽言辞交锋,没有发生肢体冲突,画面中这一紧张对抗的场景显然有超越文字记载的发挥,很可能就是隐晦地表现朱高煦拼死反抗并袭击了明宣宗这一史实。在这一背景下再观《关羽擒将图》,作者没有采用正面记功的创作思路,而采用了借古喻今的手法,以历史人物替换现实中的斗争双方,既维护宣宗的仁君形象,也震慑藩王和臣民。

(二)文学和戏曲的兴起

在宣德宫廷绘画的选材方面,正史本应拥有优先地位,本图虽是宫廷绘画,但表现的对象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关羽,描绘的情节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三国故事。在题材的选取上与民间美术有不谋而合之处,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吸收了民间美术的造型特点,人物用工笔重彩,浓艳亮丽的色彩夺人眼目,特征突出,体现了人们对英雄形象普遍的崇拜心理。4

不过,《三国志》显然未能提供足够形象化的细节,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丰富的形象化细节,绘声绘色的文字,学者们通常认为此图是以《三国演义》为依据的。元末明初,戏曲已经是一种成熟而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形式,明初统治者都曾严控民间演剧和限制引导剧本,但在符合皇家审美需求和政治需要的前提下,明初皇室对戏曲颇为热衷,且对民间文学比较熟悉和喜爱。综合以上两点,宣德时期三国题材画不仅依据于《三国演义》,亦包括讲唱文学、杂剧等民间文艺形式。

(三)关公崇拜

关羽生前职位仅为前将军,封号至汉寿亭侯,刘禅追封关羽为壮缪侯,之后,历代统治者对关羽的追封从未间断,不断增加,形成了“汉封侯,宋元封王,明清封大帝,历朝加尊号”的现象,历代帝王对关羽的不断追封,大力表彰关羽之“忠义”,极尽赞美之词,还大兴土木,为关羽修建庙宇祠堂。同时,佛教、道教也试图借关羽名号为自己争取信众;权力和宗教阶层对关羽形象的大力宣扬,无疑也对于民间关公信仰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至此,走上神坛的关羽形象日益深入人心,而这种关公信仰也反应在文学艺术中。

三、《关羽擒将图》之经营位置探究

经营位置,在人物画中,包含着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问题,因为要突出表达故事情节所叙述的内容,也就不能离开人物的活动,与因活动而发生的一切联系,必定要展示在一个空间(与时间)——环境之中,商喜将这一瞬间的历史事件通过视觉形象表达出来,这就要求事先有周密的构思,根据主题进行苦心的“经营”,5确定时间、环境,通过关羽与庞德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冲突,确定每个人物在这一环境中的地位与形态,使环境与人物协调一致,主体突出。

(一)构图形式特征

1.参差错落

在追求符合形式美的前提下,《关羽擒将图》不是将文字描写的事物具象化,而是传达人物空间关系与情感冲突。在有限的空间场景里,人物被放大了,背景则相应缩小,呈现出舞台美术般的象征性,在整体的空间分割中去有机的充实具体的内容,完成空间营造,达到整体的艺术构成方式与局部变化的协调一致,人物位置的安排亦是起伏参差,利用起伏参差与疏密聚散的结合,使这幅巨型人物画的构图既节奏分明又耐人寻味。人物姿态不做作,甚至具有表演感,画面中所有的人物,不管他们的力量倾注角度朝向哪里,也不管他们的相互关系——冲突、呼应还是并列,都把脸朝向观众,开脸从七分面到十分面不等。只有在表演艺术中,才会出现人物不面对它的对手而面对观众的情形,这是画面前方形成了一个适合观看的虚拟平面——观众席,犹如杂剧表演场景,将表演艺术的即时性和即逝性作为图像转换,而这种绘画的表现方式,亦受到元末明初时兴盛的戏曲艺术的影响。

2.均衡合度

此画以S形构图,作者通过视觉语言表现关羽对庞德反抗的绝对控制力 ,不仅突出了画面主体关羽, 商喜《關羽擒将图》图解(编者自绘)

也强调关羽所代表的朝廷的正统地位,关羽和周围人物站的稍显分散,却是一个一体化的团队,通过共同的目光所向,神情所聚,表达着同仇敌忾的立场,关平拔剑半出鞘,立于关羽左侧,周仓扶大刀立于关公右下方,二将神情戒备,对关羽形成拱卫之势,庞德则处于一个身体上紧密联系,动作和情感上激烈冲突的群体中,他正试图挣脱两名裨将的控制,三人挤做

一堆,缩于画面右下角,通过两组人物所占画面画幅对比,视觉效果上明显受到关羽一组人的压迫,使画面在构成形式上不仅切合主题,更合乎均衡的要求。

3.动静互衬

此画人物主角是关羽和庞德。庞德上身裸露,赤脚,双目圆睁,咬牙切齿,毫不畏惧。两裨将在敲桩、绳缚,压抑被审者的咆哮。关平拔剑威慑,周仓从旁吆喝——把整个审讯场面激化到了崩弦欲断的程度。而关羽蓝巾、绿袍,全身披挂,丹脸凤眼,长髯飘拂,凝神危坐,似乎也折服于庞德的“威武不能屈”,其神态威严,器宇轩昂,具大将风度。画面人物间互有呼应,特别是庞德掉头不理,一裨将似欲扭转他的头颅逼他听审,关羽的静与庞德的动形成了强烈对比,关羽静止的形象十分突出的成为了画面中心,这种以动显静的构成方式也增强了画面的戏剧性冲突。

(二)图像秩序的布置与创造

1.图画构成的空间秩序

《关羽擒将图》是单幅场景叙事画,其画面对于瞬时情节的表现更为明显,而定格的图像片段也是画面中矛盾最激烈的时刻。人物分组与空间处理上,主客位置明确,尊卑有别,人物布局总体呈“之”字式,画中人物6人,自左向右公分两组:第一组为周仓、关羽、关平;第二组为两名裨将、庞德。画面中两组人物虽然众寡不一,但是整个画面并没有失衡之感,这一方面主要以重色稳定画面;另一方面通过构图空间上的距离调整来完成,即以不同距离调整人物间的等级低位。且图像组织结构的外形较为丰富,涵盖了内部复杂的形体与空间组织,这样也使整个画卷自然分成为各自完整的图像单元,而每组图像又以对称均衡的构图方式,共同统一于整体画面的有序之中。其对称中心是借助图画中两组人像的空间来实现,两组图像单元间的距离与空隙所产生的不容逾越的画面界限,也显示出胜败双方的等级秩序(如图3-1)。

2.人物图像的体型比例

此画呈壁画风格,尺寸巨大,人物造型庞大饱满,为真人等大,形象更鲜明突出,视觉效果强烈,且画中各人物上下有序,尊卑有别,不仅直接通过色彩象征表现,还以形体夸张方式完成。画中人物基本都是站姿,关羽虽是屈膝盘腿坐姿,但仍是体大位尊的形象,身型被明显夸大,显示出关羽作为胜者的主动与优越,其余人物高度差别不突出,围绕他的关平和周仓,皆采取概括处理,服饰简易,关羽的兵器青龙偃月刀的高度几乎二倍于周仓,所有人物及环境整体弱化以衬托关羽形象,人物形体在视觉效果上大小对比明显。画面人物没有布置在同一地平线或平面上,而是将其安排在位置关系明确二层次错落的图画空间之中。这种图画编排较为复杂,将庞德安排在画面台阶之下右下方,关羽位于台阶之上,进一步强调关羽自上向下的优势。

3.图像位置与人物姿态

《关羽擒将图》中关羽的威仪,一方面是通过关平、周仓等人的警觉的姿态来衬托,他们身型较小,五官刻画简单,神情与动态跟随着关羽的喜怒哀乐而变化,非常生动;另一方面,是借助对关羽容貌神情的刻画与特殊画面安排来完成的,关羽安排在画面偏左中心位置,这里是图画表现的制高点。关羽目光俯视台阶下挣扎的庞德,神情矛盾而庄重,体现了关羽对庞德复杂的感情,而庞德的表情狰狞且愤怒,咬牙切齿,身体挣扎到扭曲状。庞德的挣扎和关羽的威仪姿态反差强烈,表现了画面中严谨的等级与秩序意识。

四、小结

商喜熟悉画理,精于构思,对“六法”的理解透彻,并以高超绘画才能付诸实践。在《关羽擒将图》的绘制中,遵循谢赫“六法”,在图像塑造与画面组合中,表现出多重的差别与次序,使图画成为彰显胜者威仪和强化社会等级次序的有效载体和手段,其复杂的图像关系也凝聚着特殊的思维模式或观念,在特定时代背景影响中对中国画人物画图像秩序有一定影响。这也给我们提供了进一步解读图像内涵的基础与视角,具备对图像构成的分析和认识能力,从本质上把握形式美的构成方法与艺术规律。

注释:

1.摘自韩刚 谢赫《“六法”义证》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9.197

2.摘自《画境 中国画构图研究》第24页

3.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https://en.dpm.org.cn/dyx.html?path=/tilegenerator/dest/files/image/8831/2007/2103/img0007.xml

4.摘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https://www.dpm.org.cn/collection/paint/231042.html

5.摘自《画境 中国画构图研究》第26页

参考文献

[1]陈寿著《三国志 卷十八》. 线装书局.【M】.2002.05

[2]罗贯中著《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M】.2019.07

[3]姜今著《画境 中国画构图研究》.【M】.1982.12

[4]马忠贤著《中国画人物》.【M】.2007.08

[5]虞复著《国画丛谈》.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M】.1958.04

[6]刘玉成著《中国山水名画鉴赏 第2卷》.【M】.2002.04

[7]韩玮著《中国画构图艺术》.山东美术出版社.【M】.2010.11

[8]郎承文著《中国画构图大全》.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M】.2002.3

[9]卲彦著《隐喻的纪实——关羽擒将图的主题与功用》.故宫博物院院刊.【J】2015年第6期

[10]徐春红著《经营位置 画之总要》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9.5

[11]胡寿荣著《理智与直觉——中国古代人物画意象表现与德国表现主义绘画比较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美术学院.2008.5.1

作者简介:杨千枝(1991.9—),女,汉族,籍贯:陕西西安人,郑州大学美术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研究方向:油画艺术研究

猜你喜欢

六法人物画
谢赫《古画品录》中的气韵生动探析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何家英人物画的愁绪之美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西汉秘密花园
高中语文教学导入“六法”
韩伍京剧人物画选
韩伍古代人物画选
张自启中国画——人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