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有效提升英语语法教学的活力

2020-12-14端一飞

考试周刊 2020年92期
关键词:学情活力核心素养

摘 要:苏州吴江,作为江南富裕之地,地方经济的发展并没有使地方教育与其成正比。其中部分农村初中的英语学科教学发展滞后。基于这一困境,文章分析了本地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立足语法学习这一英语教学中的难点,提出了四点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情;活力

一、 問题的提出

为迎接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挑战,深入贯彻实施《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2016年9月,教育部课题组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当今时代发展对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它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整合,是每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近些年,吴江的教育专家提出“构建活力课堂”的概念,恰从精神层面,契合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主题要义。但再好的举措,要有效地落地,必须要一线教师基于各自班级的学情进行操作和实施。文章就自己所了解的农村初中英语这一特定的环境,对如何有效提升英语语法教学的活力给予具体探讨。

二、 从核心素养视角审视农村初中英语学情

近三四十年,随着苏州经济的改革开放,各大、中、小型企业已经在苏州的乡镇和农村遍地开花,助推了乡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农村人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变化,但令人遗憾的是,精神生活的提升却不与其成正比。其中,农村学生的学习现状,尤其是英语学习的现状相比起城市学生还是相差甚远。作为苏南经济发达地区,这里的乡村师资力量相比起大城市并不算很差。合格的师资队伍虽然使乡村孩子的英语学习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基本的听、说、写、读可以跟上,但学生的总体英语水平还是不容乐观。特别是到了初中,两极分化尤为严重。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比如在家庭层面,部分家长本身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科学教育理念;有些家长忙于工作,对孩子学习的关心不够;尤其是外来务工家庭的大量加入,他们的孩子很少接受良好的小学英语教育;有的孩子是初中才来本地跟父母生活,小学学的是外地教材等等,导致这些学生家庭教育缺失和监管不力,一方面,造成了苏州农村学生英语水平不平衡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教师层面,制约英语语法教学效果提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英语课堂教学没有覆盖英文,教师众多时候还是讲汉语,而英语和汉语表达差异很大,英语语法又比较复杂,慢慢使学生觉得它晦涩难懂,影响了其学习语法的积极性;第二,大多数英语教师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方式进行英语语法教学,课堂缺乏活力与趣味,学生难以对这种乏味的授课模式感兴趣,从而降低了英语语法的教学效果。

但是英语作为一门非母语语言学科,与人们所熟悉的汉语之间有很大差异。要学好英语,学好语法是关键。因为词汇这一关,只要认识26个字母,只要肯花时间识记背诵,总能有所得。而英语语法是针对英语语言的使用进行研究后,系统地总结归纳出来的一系列语言规则,分为词法和句法。词法包括各类词的形态及其变化,句法主要讲句子的种类和类型,句子成分以及遣词造句的规律。如果用盖房子比喻学习英语,那么单词是砖,语法是钢筋,砖用来砌墙建顶,钢筋用来搭建结构,二者缺一不可。由此可见,语法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但是,基于上述苏州农村初中英语学情的分析,目前苏州农村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效果十分不理想,语法教学已成为英语教学中的难点,已成为制约英语水平提高的瓶颈。

三、 核心素养与英语语法教学的关系

学生只有掌握了英语语法知识才能很好地学习英语,它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规范,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途径。

一方面,教育的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英语课程教学,彰显英语语法教学的育人价值,使之自觉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使“英语语法教学”升华为“英语育人教育”。另一方面,核心素养的达成,也依赖英语教学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学科本质魅力的发掘,只有乘上富有活力的学科教学之筏,才能顺利抵达核心素养的彼岸。

因此,英语教师们应该立足苏南地域文化特色和经济特征,寻找新的英语语法教学策略,不断提高英语语法的教学效果,以期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地尽一份责任。

四、 有效提升语法教学活力的策略

一谈到教学活力,就容易让人联想到那种表面热闹,满堂问答的“活力课堂”。这种课堂实则是逻辑缭乱的课堂,表面热闹的课堂不一定是有生命力的有效课堂。那么针对英语语法教学容易让学生乏味的特点,笔者认为提升英语语法教学活力,不仅体现在教师教得要有活力,还体现在学生学得有活力。而这种活力始终应围绕如何有效落实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最终目的,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四点语法教学策略。

(一)利用趣味歌诀,简化学习难度

由于农村学生学习环境和习惯限制,他们的语法学习方法往往只停留在背记的层面。如果一一让学生背住,既没必要也不现实。而将知识编成集故事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儿歌形式的歌诀,不仅可以提升教学效率,还有助于学生轻松愉快地巧学语法,增加课堂教学活力。

而编写趣味歌诀就是一个很好的语法教学策略。

例如冠词的使用是初中学生非常混淆的地方,也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大难点。在自己口干舌燥地讲解还效果不好的时候,笔者在网上找到了如下口诀:

名词是秃子,常要戴帽子。

可数名词单,需用a或an。

辅音前用a,an在元音前。

若为特指时,则须用定冠。

复数不可数,泛指the不见。

碰到代词时,冠词均不见。

这样朗朗上口的口诀,轻松解决了难点和重点,学生也没有过重的额外负担。

(二)巧用英汉差异,形成对比记忆

基于前面对苏州农村学生英语学情的分析,这里的学生基本都是在完全掌握了母语的情况下才开始学习英语的。这样就会导致汉语的知识对新语言系统的掌握产生影响,尤其主要体现在语法的应用上。其实,教师与其纠结英汉的混淆,不如巧用二者的差异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对学生产生敏感激发,对知识的掌握形成对比记忆。

例如,英语中疑问句要倒装,疑问词放句首,而在宾语从句中,却要将倒装句还原为正常语序。这与汉语是不同的,所以学生往往很是疑惑。比如:

Where does he work?(他在哪儿工作?)

Nobody tells me where he works。(没有人告诉我他在哪儿工作。)

教师可以把英、汉句子的语序差异标记位置,并列举或让学生列举一系列类似句型,让学生标记,经过强化训练,学生就会依葫芦画瓢,明确英文句子的正确语序。这样的反复对比,就可弱化汉语的干扰,强化知识正迁移。

(三)引领鉴赏经典,激发感知创造力

初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的“文化品格”是指学生对国内外经典文化的自我理解和认知、自我凝练和消化的学习能力。这就凸显了文学鉴赏力的重要性。重视引导学生鉴赏经典,可以在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因为它是学生的一种主动理解内化过程,学生可以产生进而表达对文本、作者及其他的感受,这一过程,更多的是學生审美情感的作用。在这种作用下,学生的身心、情感深陷其中,此时语境自现,语法自通。

例如,歌曲《昨日重现》(Yesterday Once More)是20世纪70年代欧美经典的英文歌曲。

When I was young I' d listen to the radio

当我年轻的时候 我常守在收音机旁

Waiting for my favorite songs

等待着我爱的歌

When they played I'd sing along...

歌声响起我便同声和唱……

这首歌是以主人翁的怀旧故事展开,所以运用了很多过去时的语法知识。教师可以课堂赏析的形式,让学生随着主人翁的思绪进入美丽的回忆故事里,会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文学感知力。在舒适和谐的情境里,学生的文化创造力也会被激发。这时教师对过去式的语法讲解只需稍加点拨即可,让学生自己归纳并创造过去式的句型。

(四)创设情境教学,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语法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主要是指:基于深度理解的基础,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思想与概念,并将其内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将已有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目标,推动深度学习已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成功的关键。笔者认为,深度学习达成的策略之一是构建教、学、评三者的一体化。

英语课标也指出,一个完整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评”三个方面,“一体化”指三个方面的融合统一。“教、学、评”三者本质一致,共同指向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具体而言,教师应以课程目标为依据,有机整合课程内容,精心设计学习活动,以主题意义为引领,以所学内容为依托,通过创设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英语学习活动情景,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参与主题意义的建构过程,从而确保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同步提高和全面发展,最终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深奥的问题如果融合在契合的情景中常会变得简单。英语语言是以其独有的文化和环境背景为依托的,因此,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语法深度学习并使之充满活力,教师就要注重情景的创设和运用。

比如借助地方文化创设情境。苏州是江南水乡,历史文化悠远,特色古迹丰富,教师有责任把当地的地方文化在课堂中渗透,在学生中传承。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英语为地方历史名人写传记,为地方古迹写简介。教师也可组织学生去参观学习,并现场组织英语对话和讨论,参观结束回去后再用英语总结。因为是比较正式的推介,所以语法知识的准确性必须保证。在实践活动中,无论是小组成员的辅助,还是老师一以贯之的点评,学生的语法知识得到了正确的运用。

当然,这样的活动费时费力,但其体验是最真实难忘的,其学习效果是最深层次的,其心灵感受是最愉快活泼的。因而,教、学、评一体化的语法深度学习目标能够高效落地。

基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希望教师要立足本土英语学情,群策群力,为更加有效地提升英语语法教学活力而出谋划策。

参考文献:

[1]王蔷,李亮.推动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意义、理论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9,115(5):25-36.

[2]管贤强.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学教育发展的新动向[J].课程·教材·教法,2018,46(2):17-21.

作者简介:

端一飞,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学情活力核心素养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活力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改制增添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