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肺之脾胃虚”理论辩证治疗肺癌

2020-12-14宋萌萌刘世研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1期
关键词:升阳精气放化疗

宋萌萌,刘世研

(泰安市中医医院肿瘤科,山东 泰安 271000)

肺癌是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简称,是目前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同时也居于癌症死因之首,且其发病率、死亡率的增长也最快[1],近半个世纪以来, 肺癌在世界各地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显著增高的趋势[2]。当前由于各种新方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关肺癌的理论研究成果取得了重大突破;中医药在肺癌的治疗中已被证实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改善临床症状等[3]。肺之脾胃虚是李东垣的学术理论之一,泰安市中医医院肿瘤血液科乔元勋主任在临床上运用此理论,诠释肺癌的中医诊治,为中医药治疗肺癌提供新的思路。

1 “肺之脾胃虚”理论认识

1.1 理论的基本描述

肺之脾胃虚是李东垣的学术理论之一,李东垣的学术理论根于《黄帝内经》,《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与膀胱相表里,这段话阐明了脾胃与肺在精气输布上的关系,饮食受纳于胃, 胃是其进行腐熟“变化精微而为血”之腑。脾替胃运化布散精气, 所谓脾气输精,这也是脾胃虚与肺病相关联的理论基础。

1.2 理论的使用方法

肺之脾胃虚本证为脾胃虚,标证为肺虚,在临证上要以本证为主,标证为辅。临床表现上以脾胃虚为主,如出现倦怠懒言、不嗜食、食无味、大便不调等症状,兼见肺病如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等。在治疗上当升阳益胃,以升阳益胃汤主之。

升阳益胃汤方中人参、茯苓、黄芪、白术、生姜、大枣、炙甘草甘温,能够补益脾气,其中人参、芍药、黄芪、炙甘草之类又可补益肺气,黄连、泽泻清热燥湿,在甘温补脾之中去性取用,半夏燥湿化痰。橘皮理气健脾、调畅气机。柴胡升举阳气,羌活、独活、防风祛风湿止痛。全方补中有散,散中有收,共奏升阳益胃、清热祛湿解表之功[4]。

在服药之余,饮食调护等也不可缺少,《经》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服药后需薄滋味之食,或美食助其药力益生浮之气而资其胃气也。慎不可淡食以损药力,而助邪气之沉降也。可以小役形体,使胃与药得安静尤佳。若胃气少觉强壮,少食果以助谷药之力[5]。

2 肺癌发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肺癌的产生与内在的饮食、情志、宿疾、体质等,以及六淫邪毒等外邪有密切联系,病机繁杂。周仲瑛提出其发病有气阴两虚、肺络受损致伤络为主,有痰浊壅肺、肺失宣降致逆咳为主,也有以肺气衰败、阴阳并损致正虚邪胜[6];刘嘉湘指出肺癌发病主因六淫邪气乘虚袭肺,邪滞胸中,气机阻滞,失于宣降,津液、血液输布失常,聚痰成瘀,阻遏脉络,久而形成肺部岩块[7];而韩树人将肺癌的病机归于脏腑气血失调,经络功能障碍,致机体抗邪能力下降,邪气乘虚而入而滞于肺,郁积胸中,肺气失宣,血行凝滞,痰、气、热、瘀、毒互结,日久形成肿块而成肺癌[8]。司富春等分析了244篇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和个人经验报告类文献,频次较高症状分别是痰热壅肺证、痰瘀互结证、气阴两虚证、阴虚内热证、肺脾气虚证、痰湿蕴肺证[9]。

总之,肺癌的病理属性属本虚标实。其中,本虚以阴虚和气阴两虚为主,由虚致实,因虚致病;标实以气阻、痰浊、瘀血多见。而气、血、痰和脾胃又有着密切的联系,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后天精气全赖于此,脾统血,心血化生后全赖于脾之统领,脾喜燥而恶湿,水液代谢失调,气化不利,津液停聚而成痰,进而影响肺,三者失常产生病理效应,与脾胃有着密切的关系。

3 “肺之脾胃虚”理论在辨证论治肺癌中的应用

3.1 肺癌早期

肺癌早期,大多因患者本虚,易于感受外邪,导致痰湿、血瘀等病理产物积于肺部,久而发展成癌病。患者在这一时期,多有纳差、乏力等症状,并且易于患有肺系疾病。乔元勋主任医师认为此时患者脾胃与肺是治疗的要点,在用药上要扶正祛邪,补气健脾和胃,一方面养护脾胃,以使补充机体精气,使肺气充足,另一方面祛邪化结,将表邪祛除,并使已经产生的病理产物消除。

用药上以升阳益胃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根据患者具体状况,若夹杂痰湿,则加化湿祛痰散结的药物,如茯苓、泽泻、贝母、夏枯草、山慈菇、牡蛎等;若夹杂血瘀,则加活血祛瘀的药物,如桃仁、红花、郁金、丹参、莪术、乳香、没药等;若有其他兼证,则相应的对证确定治疗方案。

3.2 肺癌术后、放化疗后

当肺癌发现时已经符合手术、放化疗的指征时,首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在术后、放化疗后,患者机体同样处于虚的状态,此时的虚象一方面是疾病本身引起的,另一方面是手术、放化疗导致的。这个阶段患者多有乏力、纳差、呕吐、情绪波动等症状,心肝、脾胃是治疗的重点脏腑,乔元勋主任医师在用药上固胃健脾、护养阴液、补气调肝,在升阳益胃汤调理脾胃的基础上,一方面增加养心阴、疏肝气的药物,如沙参、麦冬、天门冬、玉竹、百合、生地、粳米、郁金、陈皮、川楝子、乌药、香附等,一方面处理不同原因引起的呕吐,根据辨证分型,选用不同的方药,如丁香透膈散、半夏干姜汤、竹茹汤、生姜橘皮汤、半夏泻心汤等。

3.3 中晚期肺癌

肺癌进展到中晚期时,除常规治疗外,以姑息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这个阶段患者机体功能整体下降,肺癌引起的疼痛等症状,以及转移灶带来的问题时刻制约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因肺癌带来了消瘦、疼痛等症状,乔元勋主任医师在这个阶段以脾胃的养护为重点,脾肾同调,使机体能够获取足够的营养支持以延长生存期,并辅以对症治疗。用药上以升阳益胃汤合补肾固本的药物,并重视饮食调护,除了化学药物止痛外,也可在中药汤剂中增加止痛药物,如延胡索、乌药、川乌等。

综上,基于李东垣的肺之脾胃虚理论,乔元勋主任医师在临床上不断地摸索与实践,认为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在于一个虚字,脾胃虚损,精气不足,肺输布不足,则易感外邪,易产生病理产物,如血瘀、痰浊等,久则成癌。在治疗上以补脾胃之虚为主,健脾和胃,饮食化为精气上输于肺,肺气足,则正气足,邪自消,兼以祛除邪实,并根据病情需要适当调整方药,兼顾肝肾,五脏同调。脾胃与肺关系密切,在诊疗过程中切不可忽略它们之间的联系,脾胃之精微物质,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肺之脾胃虚,是诊治肺系疾病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通过肺与脾胃同调,能够更好地提高肺癌患者整体生存质量,对于肺癌的诊治过程有着巨大的探索价值。

猜你喜欢

升阳精气放化疗
全程营养护理管理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浅述食管癌术后及放化疗后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饮食干预在改善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观察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放化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试论中医精气、阴阳五行对中医再生医学的启示
试论中医精气、阴阳五行对中医再生医学的启示
IBM将启动 史上最大收购
升阳通降法治疗胃下垂48例
保养精气,节欲防衰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