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0年至2019年国内子宫肌瘤应用曼月乐临床综合评价*

2020-12-13王丽燕王缉义王冬晓王兴红

中国药业 2020年23期
关键词:曼月乐肌瘤内膜

郑 新,王丽燕,古 典,王缉义,王冬晓,刘 福,王兴红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广西 玉林537000)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育龄期妇女患病率 达25%[1],40~50岁女性群体发病率超过60%[2]。目前,子宫肌瘤病因、发病机制虽不明确,但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疗效显著。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商品名曼月乐,LNG-IUS)作为非口服药物,用于子宫肌瘤方面的报道相对较少,且某些观察指标存在争议。本研究中归纳整理2010年至2019年国内有关曼月乐用于子宫肌瘤的文献,为临床更精细化治疗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收集

采用文献回归分析方法,以“曼月乐”“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子宫肌瘤”为关键词,检索2010年至2019年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国内相关文献,收集子宫肌瘤患者应用曼月乐的情况,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放置曼月乐前后的月经量、血红蛋白质量浓度、子宫肌瘤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体积大小的变化,环体位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等,并进行综合分析。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报道;仅使用曼月乐治疗或作为治疗组的报道;2010年至2019年发表的国内文献。

排除标准:综述、个案、文献分析或会议纪要;病例数少于10例;存在曼月乐禁忌证;同一个单位或研究机构同一时间段的重复报道;无治疗方法或评价指标;未提及患者基本信息。

1.3 文献筛选

按篇名、摘要、全文阅读的方法逐层进行纳入及排除筛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 2007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X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文献纳入情况

共检索到65篇文献,剔重后为37篇。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逐层阅读,筛选文献,最终共纳入21篇文献(共902例患者)。

2.2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年龄21~51岁,平均37.9岁;子宫肌瘤瘤体2.5~5.0 cm,单发、多发均有;子宫增大均小于12孕周大小。17篇文献提及合并症(736例),其中贫血670例(91.03%)、月经过多610例(82.88%)、经期下腹不适20例(2.72%)、膀胱压迫症状10例(1.36%)。在10篇提及贫血分级的文献中,中度贫血占50.2%,轻度和重度贫血占比基本一致。仅有4篇文献提及孕史及产史,分别为1.5~3.2次和1.0~1.3次。

2.3 随访周期

21篇文献均报道了放置曼月乐后的随访周期(1~48个月)。其中,1个月(9篇)、3个月(16篇)、6个月(15篇)、12个月(20篇)报道较集中,其余时间除9个月2篇外,36个月、48个月均仅为1篇。

2.4 临床指标变化情况

21篇文献共报道了8个治疗观察指标,包括月经量、血红蛋白质量浓度、子宫肌瘤大小、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经期及性激素、子宫肌瘤个数[3]。详见表1。

表1放置曼月乐前和随访12个月临床指标综合统计情况

月经量:17篇文献共733例患者对使用曼月乐前后月经量进行了数值对比,占81.3%。患者放置后过多的月经量逐渐减少,其中月经失血图法(PBAC)评分7篇、对比百分率5篇、体积统计4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篇使用严重程度比较,使用曼月乐后中重度减少、轻度增多占大多数[4]。

血红蛋白质量浓度:17篇文献的761例患者对使用曼月乐前后血红蛋白质量浓度进行了对比,占84.4%。患者放置曼月乐后血红蛋白质量浓度逐渐增加至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子宫肌瘤大小:16篇文献的707例患者对使用曼月乐前后子宫肌瘤大小进行了对比,占78.4%,使用直径和体积对比的文献分别有11篇和5篇。两种对比方式结果有差异,使用直径对比的文献,均报道子宫肌瘤直径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体积对比的文献,体积虽然有缩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对两种对比方式的数据进行综合统计,结果亦同文献一致。16篇文献均无子宫肌瘤瘤体增多或变性的报道。

子宫体积大小:10篇文献的466例患者对使用曼月乐前后子宫体积大小进行了对比,占51.7%。患者放置曼月乐后子宫大小逐渐恢复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子宫内膜厚度:9篇文献的365例患者对使用曼月乐前后子宫内膜厚度进行了对比,占40.5%。患者放置曼月乐后子宫内膜厚度逐渐恢复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他观察指标:2篇文献的56例患者对比了曼月乐治疗前及每隔3个月随访时的经期天数,其中6个月和12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篇文献的55例患者对比了经期天数,结果均有下降,12个月随访时平均天数为3.7 d;1篇文献的22例患者对比了曼月乐治疗前后的子宫肌瘤个数,12个月后无明显改变(P>0.05);1篇文献的68例患者给予曼月乐治疗前及6个月后的性激素血清中雌二醇、黄体生成素、血清卵泡刺激素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 环体位置情况

9篇文献的20例患者在1~3个月内曼月乐环体放置位置发生脱落占4.6%,其中B超复查下移15例(予以复位处理未再移动),自然脱出4例,搬重物脱出1例。

2.6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共15篇文献报道了放置曼月乐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情况,其中均报道1~3个月内出现不规则少量或点滴状出血的发生率最高,占58.0%(378/652),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放置12个月时降至2.15%(14/652)。此外,仍有少数文献报道12个月内其他药品不良反应,如闭经[3.12%(1/32)~23.08%(12/52)],阴道分泌物增多(11.36%,10/88),性生活不适(10.71%,3/28),乳房胀痛(8.54%,7/82),腰腹疼痛(5.77%,9/156),头痛,情绪波动等。所有纳入文献均未报道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或凝血功能出现异常。

3 讨论

子宫肌瘤发病机制并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其可能与遗传、卵巢内分泌功能、雌(孕)激素及肌瘤组织中激素受体、生长因子、细胞凋亡、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细胞免疫、表观遗传学等因素有关[5-6]。手术治疗如子宫全切术虽可达到根治目的,但丧失生育能力;子宫作为内分泌器官,过早切除将影响女性健康;肌瘤剔除术虽保留子宫,但术后复发常见,Meta分析中国女性复发率为27%[7],累积复发率随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8]。口服药物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米非司酮等治疗,副作用较大较多,不宜长期服用,依从性不确定,且停药后肌瘤迅速恢复[9]。

曼月乐是非手术、非口服的局部药物治疗手段,是一种新型的含孕激素左炔诺孕酮52 mg的T型宫内节育器,在宫腔内以20μg/24 h持续而稳定地向宫腔释放药量,局部作用于子宫内膜,直接作用于靶器官。一次放置可维持5年疗效,避免手术和长期口服药物,符合保守及避孕的要求,性价比高,可满足子宫肌瘤伴常见症状的年轻患者兼顾保守治疗、必要避孕作用的要求。

曼月乐在宫腔内局部恒量释放左炔诺孕酮(LNG),通过抑制雌激素受体,导致子宫内膜对血液循环中的雌激素丧失敏感性,拮抗子宫内膜增生[3,10];此外,曼月乐对卵巢储备功能不显著,血清抗苗勒管激素、性激素及卵巢超声检查均无变化[11]。曼月乐治疗子宫肌瘤伴月经过多或贫血,使内膜发生萎缩或退化变薄,而非抑制排卵功能,临床则表现为出血量明显减少,继而血红蛋白质量浓度逐步提高,子宫内膜萎缩、退化,肥大的平滑肌纤维也随之萎缩,子宫体积自然逐渐缩小。

曼月乐对子宫肌瘤大小的影响表现为缩小趋势,但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不一。按直径统计和按体积统计也存在不同结论,后者反而与一些综合分析结论相符[1,12]。肌瘤组织局部对雌激素的高敏感性是产生肌瘤的重要因素之一[13],孕激素有促进肌瘤有丝分裂、刺激肌瘤生长的作用[14]。LNG作为孕激素可促进肌瘤生长;局部相对较高的浓度使子宫内膜,包括子宫肌层、肌瘤的雌激素受体敏感性下调,抑制生长。这种特殊的双重调节作用[15],使得子宫肌瘤最终是增大还是缩小取决于两方面,即子宫肌瘤对孕激素更敏感则表现为增大,子宫肌瘤雌激素受体下调作用更明显表现为缩小[13]。体外实验研究[16]在一定程度上也证实LNG扮演双重角色,当LNG浓度较低(<10μg/mL)时增强子宫肌瘤的细胞活力;当LNG>10μg/mL后则开始抑制肌瘤细胞的生长,且随浓度增加及时间延长抑制作用加强。质量浓度为25μg/mL时24 h~72 h抑制作用为20%~25%;但曼月乐放置后,有报道子宫内膜中LNG质量浓度为470~1 500 ng/mL、子宫肌层中为1.8~2.4 ng/mL、血清中为0.13~0.21 ng/mL[13],子宫肌瘤周围LNG浓度离单向起抑制作用仍有不少差距,且存在个体差异和需要长时间维持。除了上述双重作用理论外,对于使用直径和体积统计结论不同,推测原因为每篇文献研究人数有限,受个体化影响所致,扩大样本至足够大时可能结论不同;测量误差因素,三维径线的半径计算体积较单用直径更科学。因此,曼月乐对子宫肌瘤瘤体缩小是否显著需要更多、更大样本、更科学的研究。

曼月乐虽然是局部用药,全身副作用较少,但浓度却远大于血药浓度,仍存在一定的药品不良反应。不规则少量或点滴状出血是发生较多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通常在50%~60%,多见于放置后1~3个月内[10,13],与本研究结果相符。这是由分子生物学、组织形态学多因素综合表达的结果,主要是由于放置压迫引起内膜缺血缺氧,内皮损伤;雌激素作用减弱内膜凝血功能;子宫壁血管脆性增加,周围支持组织降解、收缩乏力[10,17-18]。该突破性出血尽管初期发生率高,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发生率明显降低。另一个药品不良反应是由于子宫内膜增生受到拮抗导致的闭经,属可预见性的月经暂停现象。应用曼月乐期间卵巢排卵功能基本正常,取出后即可恢复生育能力[19],12个月的累积妊娠率可达79%~96%[20]。此外,阴道分泌物增多、乳房胀痛、头痛及情绪波动均为激素样反应,而性生活不适、腰腹疼痛也是子宫肌瘤的症状,可能存在个体耐受差异,并不多见。

使用曼月乐后子宫肌瘤脱落率为0~20%,子宫体积越大,脱落率越高,可能与曼月乐只有一个型号[21]或子宫因肌瘤变形[22]有关。本研究中,4.6%属较低水平,以子宫肌瘤下移为主。主要原因是绝大多数在1~3个月内进行了动态监测,另外则建议放置后尽量不要做重体力活及过大动作的运动,放置条件如肌瘤大小、肌瘤性质也是医师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

虽然子宫肌瘤是否能显著缩小存在争议,但所纳入的文献均未报道使用曼月乐后瘤体异常增大或变性,结合其对减少月经量、纠正贫血、缩小子宫体积、减少子宫内膜厚度的诸多显著治疗效果,以及可预见和纠正的药品不良反应,说明曼月乐在非禁忌使用下应用于子宫肌瘤是安全有效的。曼月乐可以长期、连续使用,77%使用超过10年的使用者无不良健康事件发生[19]。

由于本研究是基于有限年份的文献分析,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如国内文献无法对子宫肌瘤瘤体的性质进行综合分析,且单发、多发都有,无法单独比较曼月乐对哪种瘤体或肌瘤个数多少更有优势,缺乏针对性;目前国内文献随访时间绝大多数仅为12个月,但曼月乐用药可维持5年,缺乏更远期的随访数据;缺乏标准统一的指标测量表达方式,如使用国际通用PBAC评分法[23]的不到1/2、多数未使用三维径线半径计算子宫或肌瘤体积。因此,期待国内有更大样本量,更多有针对性的治疗前后或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猜你喜欢

曼月乐肌瘤内膜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放置曼月乐环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避孕的临床价值分析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息肉惹的祸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米非司酮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
子宫内膜增厚需要治疗吗
人工流产术后差异性时间置入曼月乐宫内节育器对节育对象的避孕作用分析
GnRH-α结合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研究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