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北工程有效庇护3 019.4万hm2农田工程区粮食年均增产1 060万t

2020-12-13毛晓雅

农业工程 2020年9期
关键词:林果业三北沙化

2020年8月14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我国第1个重大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五期即将完成。40多年来,三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 014万hm2,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3.57%,特色林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累计营造农田防护林165.6万hm2,有效庇护农田3 019.4万hm2,防护效应使工程区粮食年均增产1 060万t。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成功典范。

三北工程始终把恢复绿水青山作为首要任务,大规模植树造林种草,持续修复自然生态。累计营造防风固沙林788.2万hm2,治理沙化土地33.6万km2,保护和恢复严重沙化、盐碱化的草原、牧场1 000多万hm2。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2014年以来,工程区沙化土地面积连续缩减,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年均沙尘暴天数从6.8 d下降到2.4 d,其中毛乌素、科尔沁和呼伦贝尔3大沙地得到初步治理,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净减少。累计营造水土保持林1 194万hm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4.7万km2,年入黄河泥沙量减少4亿t左右。

三北工程坚持统筹推进生态治理与民生改善,着力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40多年来,工程区营造用材林折合木材储备量18.3亿m3,经济价值9 130亿元。累计营造经济林463万hm2,形成了一批重要的核桃、红枣、板栗、花椒和苹果等干鲜果品生产基地,年产干鲜果品4 800万t,1 500万人依靠特色林果业实现稳定脱贫。工程区还形成了以森林公园网络为骨架,湿地公园、沙漠公园等为补充的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年接待游客3.8亿人次,旅游收入480亿元。

(毛晓雅)

猜你喜欢

林果业三北沙化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在判定土壤盐渍化、沙化中的应用
林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对策
三北工程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北工程:将沙海变成林海
浅谈林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几个问题
对林果业可持续发展的简述
土地沙化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
林果业机械的推广
自家林地充“三北”“村官”骗补想得美
陕西沙化土地连续15年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