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高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0-12-13俞梅鸯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0期
关键词:变异性器官颈动脉

俞梅鸯,王 军*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1900)

截止至2016年,我国国内高血压患病人数达到3亿,新增患病人数总计为1000万。与正常血压人群比较,高血压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等其他脏器器官发病率逐年上升。据不完全统计结果证实[1],全球范围内高血压每年新增人数达到1000万,且多数患者合并多种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及其他脏器损伤,引起一系列伤害。因此,维持高血压患者血压平稳至关重要。常见治疗措施为降低患者血压水平,对上述患者予以合理药物治疗可积极控制原发血压水平,并降低靶器官损害。文章就原发性高血压与靶器官损害临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以下综述,现报道如下。

1 血压变异性

血压变异性是指一段时间内血压波动程度。血压波动为常见的一类生理现象,波动期间会受到生理、药理影响,并与患者长时间行为、环境及体液循环等多种调控相关,时间段分段可分为几分钟、几小时,甚至为一天及几周,日常血压变异性时间段可分为下述几点:瞬时、短时以及长时血压变异性。对血压变异性监测可概括为下述几类:常规测量、24动态血压监测、家庭血压监测等。当选择不同检测方式及时间段,此时呈现出血压变异性数值存在差异性。部分研究表明,因血压短时间内变化程度加快,因此,临床研究多以24h血压变异性作为参考数值。

2 靶器官损害

2.1 心脏损害

血压变异性造成的外周血炎症反应会影响心血管细胞增殖、凋亡,从而造成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鄢卫民,黄海燕,冉玲华等[2]研究中表明,当处于高血压环境时,此时患者血压变异性增大,机体应激反应下,自我防御体系激发促进心肌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心脏微循环内慢性炎症反应激活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左心室肥厚。同时,血压变异性可调控并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诱导心肌细胞发生异常增殖、凋亡、肥大及增生,诱发左心肥厚。研究表明,通过对24h血压动态变化监测,获取的平均血压数值相比较单次测量血压数值更具有预测价值。叶康志,黎沛桃,张晓光等[3]研究中指出,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数值越低,引起左心室肥厚概率越大。

2.2 脑损害

造成高血压靶器官损伤常见组织为脑部,且引起脑血管疾病发生独立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因此,当患者早期症状未表现时,此时通过开展各项生化检查用于判定疾病程度,作为预防疾病发生及改善预后常见方式。一项调查结果提出,对高血压患者开展长达13年随访研究得出,造成患者脑梗死发生主要因素与收缩压血压水平、变异性显著相关,造成收缩期血压水平升高与吸烟相关。杨斌武,韩冰,张璐等[4]研究指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中风因素与短时、长时血压变异性相关,夜间血压大幅度下降,清晨血压快速升高时,高血压水平升高增大脑梗死出血风险。一项研究指出,往往原发性高血压发生与年龄相关,年龄越大,24h收缩压和日间收缩压标准差、舒张压标准差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非颈动脉硬化患者相比较,明显偏高,易并发脑梗死。要求临床予以患者治疗同时,密切关注血压变异性,利于稳定机体血压水平,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2.3 肾损害

随着近些年来部分研究指出,肾损害与微量蛋白尿之间联系深入,并对肾损害疾病诊断起着重要临床意义。反映肾脏功能的常见指标为微量白蛋白尿,包括血液动力学、高血压及糖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等因素也为影响的敏感指标。高血压患者脉压水平高低与靶器官损害程度联系紧密,不仅仅会造成左心室肥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甚至会引起肾脏损害。部分研究指出,此时脉压>60mmHg与脉压40~60mmHg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增高,且尿白蛋白与脉压呈现正相关。研究进一步证实,造成早期肾损害与脉压、高血压密切相关,升高会引起肾损害。患者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此时血液状态改变引起肾脏损害,血压变异性加重会加重疾病进程。余文杰,吴海宏[5]指出,早期并发肾损伤,此时患者收缩压标准差及变异系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整体数值偏高,进一步证实,血压变异性与肾脏发生率紧密关联,成为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早期损伤预测因子。早期肾损伤预测因子指标为血压变异性,此时关注血压变异性可作为患者早期肾损伤发生指标。

2.4 颈动脉损害

当患者长期处于较大的血压波动范围时,造成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升高引起高血压,当厚度增加时,动脉血管壁常见反映指标为动脉血管壁厚度,数值上升证实动脉出现无创性损伤,成为早期表现。唐秋芳,王春梅[6]研究指出,24h、夜间及白天收缩压标准差、变异系数改变,与高血压患者年龄、颈动脉内膜数中层厚度数值呈正相关,进一步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压变异性监测,尽早采取干预措施,可防止颈动脉硬化的发生。贾一平,赵仙先,吴弘等[7]研究指出,对4215例健康职工进行颈动脉窦部斑块检查,分析长时血压变异性,进一步得出,当血压变异性越高,患者颈部动脉窦斑块风险性增加,证实血压变异性升高往往会损伤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健康人群中,上述现象同时存在。此时血压变异性增高,则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损害基本已被证实,但不表明所有高血压人群中血压变异性对颈动脉损伤程度也不同。

3 小 结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伤之间联系紧密,作为靶器官损伤诱发因素,并参与到靶器官损伤疾病进展。因此,对临床确诊为高血压患者需及时采取临床治疗,密切关注血压变异情况,对血压稳定性监测,进一步预防、诊断及治疗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但目前针对血压变异性开放研究高血压药物及血压变异性,是否可作为高血压患者治疗指标尚未达成共识,随着临床对血压变异性研究不断深入,逐渐被用于临床之中判断疾病预后指标。

猜你喜欢

变异性器官颈动脉
类器官
ORGANIZED GIVING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运动、健康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老年恙虫病并多器官损害1例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近况
清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
祛脂定斑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型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