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控制

2020-12-13张菲菲陈阳阳罗江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交叉感染检验科废弃物

张菲菲,陈阳阳,罗江

(1.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 潍坊 261200;2.北京朝阳区中日友好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029;3.山东省潍坊市中心血站,山东 潍坊 261043)

检验科作为医院中最易出现医源性感染的科室,每天需要接触大量的患者尿液、粪便、体液、血液等分泌物,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自身感染,除了污染患者的检验报告之外,还会造成科室之间的交叉感染,因此,医院应对检验科医源性感染进行重点控制[1-4]。本次以87名包括工作人员在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对医源性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呈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笔者所在院包括工作人员在内感染患者87例,男47例,女40例,年龄在26-53岁,平均(36.31±3.26)岁。均符合医源性感染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及其家属对本课题知情且同意。

1.2 研究方法 从检验科医源性感染患者构成比例、疾病种类、感染途径等方面出发,使用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所有人员的资料和日常工作生活进行统计,从而为本次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的所有数据处理均使用SPSS 21.0版本,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感染结果 本次研究中选取的87名病例中,甲型肝炎3人(3.4%),乙型肝炎1人(1.1%),戊型肝炎1人(1.1%),结核病2人(2.3%),梅毒1人(1.1%)。共感染8人,感染率为9.2%。

2.2 感染途径 本次研究的8名感染病例中,3人是由于粪便及体液感染的,2人是由于血液感染,2人是化学试剂感染,还有1人感染途径暂不明确。

3 讨论

3.1 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3.1.1 检验科内部布局不合理 目前医院检验科内,对于污染区、清洁区并未进行明确的有效划分,工作繁忙时更难做到认真区分。此外,工作区的采光与通风都存在一定问题,这种环境下极易造成细菌的大量滋生。最后,患者看病往往由家属陪同,家属未经许可未进行消毒就进入检验科室,也很容易引起交叉感染,且患者越多感染几率越大[2]。

3.1.2 操作不规范 本次调查中发现,有工作人员由于患者众多、时间紧迫而错误使用手套导致自己感染,这也表明操作不规范也是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因素之一[1]。

3.1.3 废气污染物的处理不到位 医院每天患者众多,保洁人员对于废弃物污染物的处理很多时候是不到位的,随便丢弃、堆积,一旦消毒不当,很容易造成感染[3]。

3.2 医源性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

3.2.1 加强医源性感染区管理 医院中层应对检验科进行重点管理,根据本院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区域划分,分区分管,抓落实,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在检验科内部设置清洁区、感染区、工作区,并进行严格的区分,未经许可不能随意进出,清洁区配备专门的洗手消毒干手设备。对患者的检验样品也要严格控制,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此外,检验科也应在通风和采光方面做好工作,避免滋生病原菌。医院高层应制定有效的感染区管理规章制度,吸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对科室的管理、废弃物的处理等方面做好制度上的规定并落实到实处。

3.2.2 做好对废弃物等的处理 医院废弃物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规,对所有可能造成污染的物品进行特殊处理,一般经过高温消毒后投放到固定的废弃物处理中心,生活垃圾和医学废弃物垃圾不能混放,必须严格进行区分。在检验科室内部,配备消毒液,工作人员要经常清洁消毒之外,还要定时定点对不同区域进行分类消毒,确保工作区域的清洁最大化。

3.2.3 强化工作人员的无菌观念 检验科工作人员必须强化自己的自我保护意识,认真学习感染相关知识之外,还要切实做好防护工作,不能懈怠,在每次进行操作时佩戴一次性口罩、一次性手套,必要时可佩戴双层手套。还要注意一点,当工作人员自身皮肤有伤口时,一定避免伤口接触患者的样品,在日常工作中做好消毒防护,切实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4]。

综上,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主要因素包括操作不规范、管理不到位、工作环境不够安全、样本的交叉感染等,可以通过强化工作人员无菌操作观念、加强科室的无菌管理以及做好废弃污染物的处理等方面进行有效的预防控制。

猜你喜欢

交叉感染检验科废弃物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水泥回转窑处理废弃物的分析
电子废弃物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隐患与防护
JCI临床实验室评审标准在检验科危急值管理中的应用
折痕
基层医院检验科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小儿会阴烧伤护理中食物保鲜袋接尿的应用价值评价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肝炎病毒交叉感染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