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外科换药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13韩天鹤胡鲜云杨娟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创口换药循证

韩天鹤,胡鲜云,杨娟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原装甲兵工程学院院务部门诊部),北京 100072)

为国际所认可的关于循证医学的含义为:“审慎、精准和明智地应用目前能够获得的所有证据,同时与医师个人的临床技能与临床经验相结合,并充分尊重患者自身的价值观,将三者综合考量,从而提出具体的治疗策略。”循证护理是循证医学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实际证据和数据为基础,同时充分掌握患者实际状况、病情特性以及患者自身的意愿,从而为患者选出最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外科换药手术的目的是为了更真实全面地了解伤口的情况并针对其提出具体的改善措施,从而缩短治疗周期并保护伤口,这与循证护理的理念完美契合。因此,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外科换药术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了更好地凸显循证护理在外科换药手术中能够发挥的作用,可以选择多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学方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要求这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时间以及手术效果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这样才能使得两组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1]。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在其外科换药手术中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其进行术后护理,观察其伤口愈合情况,并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2.1.1 去除敷料 徒手除去伤口外层的药物敷料,用消毒的镊子除去内层的敷料,在去除敷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触碰到已结成的干痂。

1.2.1.2 消毒创口 用棉球蘸取70%酒精溶液对伤口进行消毒,注意擦拭的方向和速率,防止酒精流入伤口内对患者造成伤害。

1.2.1.3 创面处理 完成对创口周围皮肤的消毒工作后,需要立即用0.1%浓度的新洁尔灭或生理盐水由内向外擦拭创面皮肤,擦拭干净创面的分泌物后,再小心清除伤口内的线头和腐肉,防止异物感染伤口。最后用70%浓度的酒精溶液再次对清洁后的创口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创面处理是换药手术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稍有差池都有可能使得伤口感染化脓,从而不利于患者创口的恢复。

1.2.1.4 包扎 根据伤口大小以及渗液多少确定是否需要使用棉垫和绷带,包扎方式应尽量保证创口附近的皮肤处于无张力的舒适状态,也要保证包扎得到充分的固定[2]。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除了采用常规的换药措施之外,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最终选择最佳的护理方法。循证护理有如下几个步骤。

1.2.2.1 寻找问题 首先要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手术完成效果、恢复程度,重点观察创口周围是否出现了化脓、感染等情况。对出现的异常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1.2.2.2 制定详细的护理方案 针对患者不同种类的创口和不同程度的恢复状况,护理人员需要初步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内容应当尽可能地详细,包括换药次数、用药量、消毒方式及频率等。

1.2.2.3 注重患者术后的情绪状态 观察患者的情绪反应,及时排解患者忧虑、焦躁的心情。可以根据患者的自身愿望和情绪表现适当调整护理方案,以期得到患者和家属的密切配合[3]。

2 结果

将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无论是创口的愈合程度还是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都要高于对照组,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循证护理比起传统护理对于创口的修复具有更好的效果。

3 讨论

循证护理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实际证据为基础,这是当代护理界最缺乏的。不同患者的情况是不同的,因此采用统一护理模式往往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护理人员在作出临床决策时缺少可靠的依据,也就无法指定最优的护理方案,使服务质量大大下降。而循证护理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只循常规、随意性大的行为,使护理人员做到从事实出发,以人为本,灵活护理,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取得良好的效果[4]。

在外科换药手术中应用循证护理,不仅能够保证常规创面消毒换药处理工作正常完成,还能寻找到更加合适的换药方式,确定换药时间,也能够对创口的恢复情况做到全面了解,并能充分掌握患者心理状态,最终也能够及时地总结创面换药结果,从而实现外科换药手术质量的提升。实验结果证明,在换药手术中采用循证护理方式能够得到更高的创面愈合率和患者满意度。由此可见,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外科换药术中具有相当积极的临床护理意义和实用价值。

猜你喜欢

创口换药循证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比缝合更好的创口封闭方法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新型肛肠科医用简便换药裤的设计及应用
心灵创口贴
舒适护理在外科门诊换药患者应用效果体会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改良型创口贴